首页 > 专题活动 2022年专题 新闻动态

广州丨创新“宣教+”工作模式 推动“扫黄打非•护苗”宣传走深走实

  • 来源:广东扫黄打非
  • 时间:2023-12-19 11:24

今年以来,广州市南沙区认真落实“扫黄打非”工作部署,将“护苗”专项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管理模式,凝聚工作合力,强化宣传教育,积极探索“宣教+综合治理、宣教+绿色阅读、宣教+志愿服务、宣教+全媒宣传”工作新模式,多措并举推进“扫黄打非·护苗”宣传走深走实,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以“护苗”促“育苗”,为时代育新人,助力南沙高质量发展。

“宣教+综合治理”

精益求精

健全完善联动机制,全力筑牢文化环境安全防护网。定期编印工作简报,促进各单位相互交流学习。引领全区9个镇街、277个基层站点,把“扫黄打非”与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合,加强基层综合治理,将500余名网格员培育发展为“扫黄打非”宣传员、巡查员、信息员,定期走街串巷摸排走访、上门宣传。走访调查辖内校园周边的印刷企业、出版物经营单位等场所2854家次,派发宣传单张1万余份,向广大市民宣传“护苗”知识,呼吁共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结合普法宣传日、版权宣传周等契机,借助“街坊之家”等场所开展好书推荐、现场咨询、知识问答等活动,普及保护知识产权常识和非法出版物的鉴别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扫黄打非”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宣教+绿色阅读”

亮点纷呈

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守正创新,多阵地、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阅读活动。依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区图书馆融合共建的优势特色,持续擦亮“书香南沙·共享悦读”全民阅读品牌。注重亲子阅读阵地建设,设置3个亲子阅读区、1个青少年阅读区等未成年人专用阅览区域。借助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播的优势条件,组织开展多彩“护苗”营地活动。常态化开展“走读南沙”“护苗游园”“小小馆员体验日”活动,组织开展“阅读达人”“书香家庭”等荣誉表彰。辖区各级学校也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答、“绿书签”制作、红色书籍阅读和故事分享等形式,开展各类阅读分享活动近1000场,参与读者超过10万人次,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引导青少年远离有害出版物和信息,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宣教+志愿服务”

深入人心

结合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与“扫黄打非”宣传工作融合推进。引导辖内社区工作者、学校教师、机关干部等群体组成“扫黄打非”志愿服务队,采取宣传、讲座、志愿服务等形式,广泛组织开展“扫黄打非”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地等宣传活动。借助“五一”等节点,融合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系建设者 电影进工地”志愿服务活动,潜移默化宣传“扫黄打非”知识。现场发放“扫黄打非”宣传单页、“护苗”行动书签及面对面科普等宣传方式,讲解“黄”“非”的危害,引导未成年人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自觉抵制有害出版物,远离不良低俗信息,累计开展各类“扫黄打非”志愿宣传活动8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单张5500份,播放宣传视频1800多分钟,受益人群超过2.6万人次,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儿童安全防范意识,让孩子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茁壮成长。


“宣教+全媒宣传”

有声有色

坚持线上与线下齐抓、传统手段与新兴媒介相结合。采用少年儿童乐于接受、家长学校普遍支持的方式,发挥“流动大喇叭”巡回宣传作用,采用电子屏、宣传栏、宣传海报、专题讲座等途径方式,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争做不良文化的抵制者、健康文化的传播者、社会道德的守护者,持续推进“护苗”工作正面宣传引导,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联合网信、公安等部门,组织开展“护苗”“净网”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严防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借助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文化惠民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新媒介传播效能,加大对“护苗”行动系列宣传,组织开展“扫黄打非”系列宣传60多场次,主流媒体报网端融合宣传报道650余篇,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