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追梦人 | 欧海林:“湘”味解乡愁,匠心传“湘”味

  • 来源:深圳新闻网
  • 时间:2023-09-22 16:08

深圳新闻网2023年9月22日讯(记者 蔡雄彬)深圳,是一座机遇之城,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来此追逐梦想。而在1700多万常住人口中,湖南人始终占据着一席地位,鹏城街头巷尾的湘菜馆和随处可闻的湖南方言,让深圳一度被戏称为“湖南省会”。外地人,为深圳带来了新的活力,而深圳,也用它的包容之姿,拥怀着每一位到此的“逐梦人”。本期“追梦人”,向您介绍一位用“乡味”解“乡愁”的湖南大厨——欧海林。

辣菜粤味勇破圈 新派湘菜传天下    

犹如大将临敌,手上的大勺化身指点江山最好的武器,切丝备料,热锅起油,放入姜葱蒜爆香,取虾壳熬汤,海鲜焯水沥干倒入锅中,最后注入灵魂调味品——辣椒,一道集合咸、鲜、微辣等多种味型的“洞庭椒糊海鲜”便新鲜出锅了……眼前这位动作利落的湖南大厨,便是深圳市尚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产品研发总监、湘园玖号创始人欧海林。

20世纪80年代,初中毕业的欧海林在舅舅的启蒙下,成为一名湘菜厨师。而凭借着日复一日勤奋刻苦的练习,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欧海林从一个零基础的厨房学徒,成长为一位水台、热菜、刀工、凉菜、热炒等烹饪技术全部熟悉的大厨。彼时餐饮业开始快速发展,许多知名酒店向欧海林抛出橄榄枝,他19岁便当上了厨师长。

1995年,欧海林决心来到深圳闯荡,而当时深圳街头的湘菜馆屈指可数,而自己作为一名湘菜厨师长,待遇竟然与普通的粤菜师傅相差数倍。年轻的欧海林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湘菜带出湖南,在深圳打出一片属于湘菜的天地!

湘菜怎样才能像粤菜一样卖得起价?湘菜厨师怎样走出湖南、上得了台面?欧海林给出的答案是:辣菜粤味。

“辣菜粤味,我认为有三点:第一是海鲜湘烹;第二是粤材湘烹;第三是湘粤的调味融合。”在他看来,广东、深圳都有很长的海岸线、海产富饶,而辣椒的温热性状恰好可以中和海鲜的寒性,又更适合广东人多“湿气”的体质。同时,用湘菜的烹饪方法加工广东食材和海鲜,既保留了食材的本味,又在口感和味型上带来了新的变化,达到味性、个性的双互补。“就像传统湘菜剁椒鱼头,我们在原版调味的基础上减掉了辣味,提升了鲜味,接受度自然也就变高了。还有这道‘洞庭椒糊海鲜’,微辣的口味辅以椒经过发酵后绵柔悠长的风味,让它既可做菜也可作主食。”欧海林举例道。

欧海林认为,不同菜系之间其实有着很多共通之处和值得互相借鉴的地方。比如淮扬菜讲究精细与种种平和,湘菜就是热辣和霸道十足的锅气。所以湘菜可以吸收淮扬菜的精细,淮扬菜也可以吸收湘菜的“意”味。“两边结合才是大众最喜欢的个性分明,就像湖南人的精神一样,霸得蛮、耐得烦。”在深圳近400万湖南人的庞大市场和以欧海林为代表的推动“湘品出湘”的湘菜厨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湖南菜一跃成为深圳外来菜系之首,街头巷尾的7000多家湘菜馆,也让“湘味”成为深圳不可或缺的风味。

复原菜品养新军 继往开来守匠心 

踏入餐饮行业三十多年,欧海林习得的不仅是老一辈的手艺技巧,更是他们的匠心精神。

“这种辣椒不适合切丝切片,更适合于炒家常口味的菜。”“丝瓜就要买白一点、硬一点的比较嫩和鲜甜,吃起来也不会有海绵一样的口感。”“这个姜都已经干掉没办法用了,买回来就等于是废物,它不但不能做好菜,还会造成其他食材的浪费。”……每天上午,欧海林都会对采购回来的食材进行检查,他总说:“厨房无小事,每一步都很关键。”

“我们是通过传统老一辈师傅教出来的,不光是对我们的职业水平,还有我们的职业习惯这些方面也都是要求很高的,所以现在我对年轻一代也沿用这个标准,甚至是更高标准去要求他们。”在后厨,他经常教导徒弟们烹饪要全身心投入、对菜品和顾客负责;学习要举一反三,多思考多尝试。“相比教徒弟这个菜要怎么做,我更愿意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这么做。只有懂得为什么这么做,才真正掌握了这道菜。师傅教徒弟,如果徒弟不搞懂‘为什么’的话,那他永远不可能超越师傅,水平就永远停留在师傅之下。”

在徒弟们心中,欧海林是一名妥妥的“严师”,更是一个行业的标杆。“一个优秀的厨师,不仅要被老板认可,更要被消费者认可,被行业认可、社会认可。”这是欧海林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徒弟们的期望。至今,他带出了徒弟近百人,其申办的深圳市技师工作站,更是为深圳餐饮界培养了上千名职业厨师。

作为祖庵菜的传承人,欧海林也一直将这份使命铭记于心。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湘菜文化,欧海林创办了湘园玖号,用于专心研发复原祖庵菜和培养深圳湘菜队伍。近十年来,欧海林通过翻读手札、查阅资料、走访师傅等方式,结合现代烹饪技法,复原出了100多道祖庵菜。欧海林说: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要结合时代的趋势和消费者的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出符合当代人口味的东西。

2020年,欧海林主编的《湘菜在深圳》一书出版,填补了湘菜进入深圳35年无专业书籍的空白。将自己累积下来的烹饪知识,通过整理成册的方式传授给更多需要的人,这让欧海林感受到颇有成就感。欧海林说:“这是出于对这个行业的尊重和热爱。餐饮这个行业本来就是一代传一代,所以总要有人来担起传承的责任。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去写文章,促进我们餐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希望喜欢做菜的朋友,能够有一些正统的学习。”

如果说复原菜品和培养新人是传承发展,那么走出国门交流碰撞,便是让“湘菜文化”不断破圈、出圈的弘扬创新。2018年,欧海林以食为媒走进纽约联合国总部,2023年,与香港大厨同台探讨,在与不同菜系、技艺的碰撞里,欧海林形成一菜多做的思维,融合世界辣菜,追寻辣菜粤味的创新。

针对湘菜走出国门,欧海林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不管是跟中国各个不同菜系的厨师去进行交流也好,还是代表我们整个中国出去交流也好,通过与厨师之间的交流,他可能一下子就点破了你没想到的地方,这就是交流的好处。一道菜在多种构思的情况下,融合演变创新出来的菜品,它的适应面和理论科学性肯定会更好。”从略知一二到游刃有余,从无名小卒到业界翘楚,从初出茅庐到桃李天下,欧海林从未停下追梦的脚步。他希望能够在全世界推广中华饮食文化,让源远流长的中餐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让每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人都能回味家乡的味道。

“来了就是深圳人”是一座城市对它的建设者的包容并蓄,“在深圳也能尝上家乡味”更是一种最贴切“乡愁”的烟火气。在无数个星夜里,在鹏城街头小巷的湘菜馆,“湘味儿”化身成了“乡味儿”,慰藉着无数漂泊异乡的“追梦者”最柔软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