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活动 2022年专题 关爱未成年人

“护苗”执法案例 | 交友软件等不得向未成年人传播有害信息

  • 来源:扫黄打非
  • 时间:2023-08-25 15:25


01

场景呈现

    某App是一款交友类软件平台,网民仅需通过手机验证码就可以注册平台账号,并且该平台会自动将用户的性别设置为男性,不要求网民填写其他基本信息,未对未成年人使用账号情况进行进一步验证,未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不受淫秽色情、低俗庸俗等有害信息的影响。网民在注册账号并登录该平台后,其他大量女性账号会迅速以一对一私聊的方式打招呼,发布含有性暗示、性诱导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违法违规信息,诱导网民充值。

02

案件事实

    2022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该省网信办根据网民提供的线索对该App进行网络监测,采取网络截图、录屏等证据保存措施对该App上账号发布违法违规信息的行为进行取证。2022年6月21日,该省网信办对该App内容审核责任人进行询问,确认该App的管理存在漏洞,账号发布的相关信息属于违法违规信息,相关网络截图和录屏取证材料情况属实。

经查,该App运营主体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履行主体管理责任,对该App上的账号及账号发布的信息管理不力,导致有账号发布含有性暗示、性诱导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违法违规信息,严重污染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环境。

2022年7月,该省网信办对当事公司依法作出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依法约谈运营主体相关负责人,责令其立即注销违法违规账号,限期全面整改,健全完善内容安全管理机制,内部从严处罚责任人。

03

查处过程

网上监测取证

    该省网信办执法部门在对相关案件线索进行登记后,立即组织2名执法人员对该App进行巡查监测,发现该App上有40个账号共发布了54条含有性暗示、性诱导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违法违规信息,随后执法人员对每个账号的基本信息及其发布的违法违规信息的情况采取网络截图、录屏取证等证据保存措施予以取证保存。

进一步调查取证

    在对某App涉嫌违法行为进行取证后,该省网信办执法部门立即向相关领导报告申请立案,并组织2名执法人员围绕违法事实的基本情况、性质、情节对该App的内容审核责任人进行询问。

该环节核实重点:

1.认定App管理机制。经被询问人员确认,该App系统后台没有及时迭代更新敏感关键词拦截库,无法防范App上的账号发布违法违规信息的行为,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隐患。

2.认定App上的账号发布信息的性质。经被询问人员确定,相关截图、录屏取证证据上的40个账号发布的信息属于《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七条第四项规定的不良信息。

3.认定违法违规行为。经被询问人员确认,相关截图、录屏取证证据属实,该App上确实有40个账号共发布了54条含有性暗示、性诱导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违法违规信息。

法制审核处罚决定

    该省网信办执法部门将相关案件形成的调查说明、行政执法决定建议、相关证据资料、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等提交法制审核部门,由其组织公职律师、执法业务骨干等参与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最终确定该省网信办对该案件具有管辖权,并且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属实,执法部门作出处罚决定依据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等。

作出行政处罚

    2022年7月1日,该省网信办执法部门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案件证据、情节认定、处罚依据及拟处罚内容,并告知当事人享有陈述、申辩、听证的权利。截至2022年7月7日(5个工作日),当事人未提出陈述、申辩、听证申请。7月8日,该省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八条、《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对当事公司作出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04

法规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六十八条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十条、第三十五条

05

案件启示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随着网络社交软件的兴起,彼此不相识的陌生人因网络有了交集。网络在带给大家便利的同时,其产生的弊端也随之而来,如软色情、低俗庸俗、暴力血腥等不良信息在不断污染着网络生态环境。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的《线上儿童性剥削预防和处置平台工作指引》显示,46%的未成年网民曾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其中遇到淫秽色情内容信息的比例更是高达20.6%。

    该省网信办依法查处某App该类隐蔽违法违规问题,并以新闻通气会的形式向社会通报,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一方面,以案为例促进各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及时清除网上软色情信息,进一步遏制该类不良信息对网络生态环境的侵蚀,为广大网民特别是未成年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另一方面,表明网信系统对该类违法违规问题“零容忍”的态度,网信系统始终旗帜鲜明亮剑,坚持露头就打、从严从重,大力整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乱象。

撰稿:海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吉一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