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市疾控中心提醒:进入野生蘑菇生长旺季,预防中毒的方法是不采 不买 不食

  •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时间:2022-04-06 09:21

罗湖家园网讯:进入春季,深圳迎来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期。3月30日至4月5日,我市毒蘑菇中毒风险为中。深圳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采食野生蘑菇存在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危害生命健康。毒蘑菇的鉴别需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专业仪器,市民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方法就是不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

常见的毒蘑菇有致命鹅膏、青褶伞、毒鹿花菌、鹅膏、黄盖鹅膏、日本红菇、多汁乳菇、日本类脐菇、肉褐鳞环柄菇、亚稀褶红菇等。

在深圳,见得最多的是致命鹅膏——白毒伞。白毒伞,以岭南毒王之称而闻名“蘑”界。别看这菇长着一副人畜无害的邻家女孩的模样,“穿鞋、戴帽、穿裙”,苗苗条条,白白净净。

仅50克的白毒伞菌体的毒素含量,就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白毒伞常与藜蒴树伴生,郊野公园、路边绿化带较为常见。专家在梧桐山、凤凰山、银湖山、碧岭等地方都发现了它的身影。

深圳曾发生多起毒菇“命案”,仅在2020年,深圳就至少报告3起“白毒伞”中毒事件;2019年3月,深圳两名男子采食山上的蘑菇被撂倒。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市民误食毒蘑菇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肝脏、肾脏损伤。其中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发病急,病死率较高。

野生毒蘑菇的鉴定需要专业人员借助实验室的专业仪器。民间流传鉴别方法,例如:“颜色鲜艳的,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等,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办法是不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务必立刻到正规医院诊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罗莉琼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