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家园网讯:2021年,罗湖努力修炼治理功夫,不断提升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一个品质更好的“万象罗湖”正在走来。
“孩子很喜欢这里,经常玩到舍不得回家。”家住东晓街道翠岭苑的刘海丽每天都会带着孩子到东晓儿童友好公园玩。这是罗湖区首个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园,2021年7月投入使用。通过小微空间改造,公园增加户外滑梯、沙池、秋千、光影小品等游乐设施,备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一处处“微改造”,让治理更精细,悄然改变了城区面貌。2021年,罗湖区一共建成8个社区公园、5个花园路口、2个花漾街区;“暂停”22年的围岭公园建设重新启动,罗湖中心“绿岛”建设步入快车道;玉龙坑垃圾填埋场签订代管协议……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罗湖自然环境品质增强,“一半山水一半城”优势凸显。2021年,罗湖PM2.5浓度降至16.7微克/立方米,河流水环境质量和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均为满分,深圳河河口断面地表水达到有检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
去年,在短信的提醒下,住在笋岗街道的何女士第一时间联系了社区工作站,做了免费的“两癌”筛查。“我以前从来不知道罗湖区有免费的‘两癌’筛查,从来没有去做过。短信提醒服务很方便!”
数据赋能,能够增强基层治理的效能。2021年,罗湖在全国首创“反向办”数据治理新服务模式,应用大数据构建企业多维用户画像,定位“应享未享”服务人群,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目前,民政、企业服务等八大领域23个事项已纳入“反向办”,共服务超50万人次群众、533家规模企业。该模式获得全国第三届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十佳案例”铜奖。
如今,生活在罗湖,办事变得非常便捷。通过部署自助终端、增设服务专区及专窗,实现汕头、贵阳、大连等6地共319个事项可在罗湖跨域通办,打破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难题。
来源:南方+ 记者 夏凡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