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罗湖

当“中国宝都”遇上“保税” 珠宝玉石保税监管模式改革开辟罗湖珠宝产业新未来

  • 来源:南方日报
  • 时间:2021-08-04 09:44

罗湖家园网讯:韩依霖在罗湖水贝经营一家珠宝企业,从事珍珠首饰的批发销售。往年这个时候,她都要往香港、国外跑,忙着看货、采购原材料。

今年,就在水贝,她参加了好几场珍珠品类的看货会。看中了货品,下单、办理进口手续、报税,“一条龙”完成。“不出国门就能进货,方便多了。”

这种便利源于去年,一项全国首创的珠宝玉石保税监管模式改革在罗湖落地。改革以“保税”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珠宝玉石进出口交易模式,在全国的珠宝玉石产业,掀起了“世界珠宝,水贝看”的风潮。

不久前,深圳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创造消费新需求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提出“打造国际黄金珠宝消费中心”。计划建设中国(深圳)珠宝玉石交易中心,完善集保税商品会展、保税商品鉴定、保税研发设计、保税加工制造、保税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国际性珠宝玉石业务链条。

这恰恰是珠宝玉石保税监管模式改革的努力方向。在改革的推动下,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珠宝玉石要素交易中心将会在罗湖水贝崛起,点亮深圳国际黄金珠宝消费中心的蓝图。

世界珠宝,来了

罗湖水贝,聚集了7000多家黄金珠宝生产经营单位,占据国内黄金珠宝批发市场一半份额,被誉为“中国宝都”。

向内,这里背靠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我国黄金消费量全球第一、钻石消费量全球第二;向外,我国珠宝玉石产业80%—90%的原材料来源于进口。

过去,要保持内外之间的连接,靠的是国内珠宝企业走出国门,看货、采购。疫情之下,这种交流方式变得不便。

对此,罗湖区政府与深圳海关在全国首创实施珠宝玉石保税监管模式改革,成立珠宝玉石保税服务(贸易)平台(以下简称平台)。

现场确认,是珠宝玉石采购的关键环节。平台的一大主要功能,是展示交易,将世界各地的珠宝玉石供应商,与国内企业链接起来。把来自全球的货物以“保税”的形式运到水贝,让国内企业参观挑选。

平台目前拥有约2000平方米展厅,每月举办一场展览。

7月14日—17日,平台主办了深圳国际保税珠宝展暨2021高端珠宝品鉴会。11万克拉红蓝宝、祖母绿,数千颗GIA裸钻现货,以及5000件首饰成品、翡翠、珊瑚在水贝展出,货值达3亿元,吸引300多家企业、5000多人次。

“双循环”,通了

模式创新,带来了哪些改变?

对买方国内企业而言,无需出境,在水贝就能选购来自全世界的珠宝玉石产品和原材料,节约了出国采购的时间、人工、差旅等成本,获得了便利。

同时,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入驻平台,保证进出口货物与申报信息一致,加强交易的规范性。

韩依霖参加多次珍珠品类的展览,“货物比较全,跟国外差不多。采购方便了,还可以通过平台办理相关的手续,有配套的鉴定,交易更放心。同行们都觉得很好。”

对卖方而言,过去珠宝玉石货物要在中国卖,必须先完税、进口,再寻求交易;通过平台“保税”,产品可以先进入国内,让买家看货,达成交易后,再完税、进口。由于珠宝玉石进口税率较高,该模式也可以为卖方企业降低风险。

印度企业KGK是一家业内知名的珠宝玉石原材料和加工产品供应商,平台成立后,他们将部分货物以“保税”的形式放在水贝,方便客户随时看货。“现在疫情期间,很多国际的珠宝展都举办不了。中国是我们很大的市场,现在水贝有这样一个平台,我们把货物运过来,客户看货就很方便了。”KGK中国区代表马优表示。

截至7月30日,平台珠宝玉石产品进出境总额超过11亿元,进口交易额超过5400万元,进口环节税收贡献超过1700万元,参与交易的企业超过300家。

通过平台,珠宝玉石原材料有了更便利、更规范的进入中国的通道,珠宝玉石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通,形成良性互动。

国际话语权,多了

更重要的是,平台将过去分散采购的珠宝企业聚拢起来。

深圳珠宝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魏翔表示,过去许多国际珠宝展对参加企业的采购规模有一定的要求,小微企业容易被拒之门外。

平台不仅没有门槛的限制,还可以凭借企业组团采购的优势,向上游供应商争取更大的议价权。目前,平台已经与国际彩色宝石协会、哥伦比亚祖母绿出口协会等组织达成合作。

根据海关部门规划,未来,“保税+”服务还将延伸到珠宝玉石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包括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等,并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支持。

这种“保税”模式,突破了传统“保税区”的空间限制,以产业为核心,形成了一套“保税”服务链条,能够精准、高效地匹配产业的痛点和需求。

庞大的消费市场和进口数额,需要与之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也是珠宝玉石产业进一步迈向国际化的关键。

一个国际化珠宝玉石要素交易市场在水贝形成,将极大地发挥产业的聚合效应,推动我国珠宝玉石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大幅度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夏凡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