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3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1/06/09 14:36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近日,深圳市体育中考结束,深圳市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初三学子赢得“开门红”,为学校第三个生日送上了宝贵的生日礼物。

深圳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被评为中国登山协会攀岩特色学校、广东省校园航空飞行营地、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罗湖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办学3年来,学校争当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教育先行者,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秉承“固本创新,丰富纯真”的办学理念,以维护和实现学生权利为中心,以创新为发展手段和教育内涵,用勇气与智慧探索出一条教育改革之路,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办学生发展、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教育

罗湖区的清水河片区,正从过去的物流仓储区,蝶变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是罗湖融入湾区、链接世界的新支点。为打造与之相匹配的教育,上级政府部门在清水河片区,以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就像一股清流,缓缓浸润着清水河片区,真正让周边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创校校长李隼深耕教育近30年,从知名高校投身到基础教育一线,经验丰富、理念先进。办一所能使学生发展、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学校,是他心中的蓝图。而短时间快速达成这一目标,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扎实工作,勇敢创新。

改革创新基因被深深打入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地基里,从筹建任务下达,到2018年9月顺利开学,短短5个月时间,学校筹建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创建新优质学校的根本,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的办学理念浓缩在“固本创新,丰富纯真”八字校训中,意在固守本真的童年、人生、社会价值,以创新教育促进学生丰富的自由发展,让每名学生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完善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李隼这样解读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丰富”包含两个主体的丰富,一是教育者的丰富,即保持教育手段的丰富性,德才兼备,做一个拥有幸福生活能力的教师;二是受教育者的丰富,从现实层面与未来层面保持教育的延展性与开放性,培养应对现在与未来的关键能力。而“纯真”的教育就是本真的教育,即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的规律。纯真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的价值目标,是丰富关键能力的价值基础。丰富的关键能力是教育的实践目标,体现为拥有应对未来挑战、幸福生活的能力。

“每朵花都有独特的花期,我们要有耐心去迎接朵朵花儿的次第绽放,让所有花儿盛放各自的美丽。”李隼说,学校要集聚资源、因地制宜,创造条件保护和实现学生的权利,坚守纯真的教育,以保护儿童本性的纯真,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学校,而不是以形式主义的创新去伤害学生权利。

依托李隼主持的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伦理审查机制研究”,学校率先构建教育伦理审查制度,任何教育创新实验首先要走伦理审查,以这种手段有效维护受教育者的权利,确保教育创新的合道德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德育为先。作为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李隼发挥近水楼台的优势,延聘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的教授们,组建学校德育发展规划设计论证工作组,指导学校德育发展规划、学校德育活动以及与党建团队等有关的思政教育工作,以此全面提升学校德育水平。

为画好德育“同心圆”,学校开设“清水之约·家庭教育讲堂”,邀请教育专家来校与家长们分享“育儿经”,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学校将交通安全、卫生健康等社区教育力量引进来,为学生健康成长赋能。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全面立体育人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清水课程体系让每名学生都能绽放精彩

因为地处清水河片区,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的课程体系充分尊重地域文化,以“清水”冠名。清水河地区特有的“水文化”与李隼团队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他们用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诠释学校的清水课程体系。“问”——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渠”——创新,创新基因有方向的流动畅顺的通道;“许”——纯真,有期许的成长;“源”——固本,有品质的内涵;“活”——丰富的教学方式与内容。

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每周一开展一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升旗礼课程,在学校把关选题、教师辅导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不追求形式上的尽善尽美,力求达到“人人都当小老师,人人都要受教育”的实效。

李隼介绍说,清水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固本基础、以拓展课程为创新手段、以校本课程为丰富补充、以纯真价值目标为鲜明导向,形成了层级递进、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滋养着师生生命蓬勃生长。固守本真、丰富开放的清水课程,在短短3年内,就结出了以升旗礼课程为代表的德育课程和以爬树、攀岩课程为代表的体育特色课程以及科创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等累累硕果。

课程是建筑图纸,课堂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李隼团队非常认可杜威的活动课程观,他们着力推动教育活动课程化,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在丰富的活动中得到成长。从综改到深改,学校积极推进课堂革命,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方式,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以学科的问题为基础、以教师的问题为指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爱学、会学、乐学,教师爱教、精教、乐教。

“电影中的地理知识”“绘说绘写”等富有趣味性、延展性的午课内容,深受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学生喜爱。作为深圳市课后服务示范校,学校将“民生痛点”变为“教育亮点”,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学校教师专业优势和学生兴趣爱好,开展课程化、体系化、制度化的课后服务工作,分学段探索、开发与实施20余门校本特色午课,打造包括兴趣社团、体育习练等为主要内容的甘霖学堂。安全有序、健康向上、公益普惠、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实现学生、家长、学校多方共赢。

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率先开展小幼衔接探索,依托罗湖区教改项目重点资助课题“‘小幼衔接’问题研究——关于班主任‘驻班制’实验探索”,在小学一年级实施班主任驻班制实验,班主任教师全程在班级驻班,与学生同作息,见证和陪伴孩子成长。该课题被评为优秀,驻班制效果显著,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作为罗湖教科院的附属学校,学校借助罗湖教科院智库团队“外脑”,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进教学改革,向科研要质量。截至目前,学校共有3项省市级课题、54项区级课题,其中重点课题5项。

为学生创新发展插上体育和科创双翼

在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南面,两棵大榕树,水稻和荷花欣欣向荣的科学农林园与背后的红岗山融为一体,连成清水河地区一道天然的风景线——这是学校不久后就将实现的美丽图景。结合学校周围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特色,学校率先开设徒手爬树课程,已在小学阶段全面实施,初中阶段则由专业攀岩运动员带领学生参加攀岩课程,在校内的专业攀岩赛道上进行训练,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协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体育示范校是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凭实力获得的一块闪亮招牌。为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校以“小学会爬树,初中能攀岩”为目标,坚持将体育精神融入学校的教育中。学校开设足球、柔道、攀岩、爬树等趣味性和实用性兼具的特色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体育活动,培养敢于拼搏的纯真少年。

在2020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无人机科创嘉年华活动深圳市网络选拔赛中,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学生荣获无人机短片拍摄比赛初中组二等奖;在第三届大创客节中,学生斩获创客马拉松比赛一等奖。

科技创新示范校是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着力打造的另一块闪亮招牌。创新是深圳的特质,创新决定深圳的未来。在罗湖区教育、科技等行政部门和区教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充分利用大梧桐新兴产业带成为罗湖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的区位优势,顺天时、趋地利,借科技发展浪潮之力,积极有序地推进科技创新示范校建设。

“科创教育的发展绝不能局限在工具性的应用中,而应作为重要教育要素和理念,参与多学科统一发展,推动学科教学科技化、科技教育学科化,充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核心素养,助力点亮国家未来创新的希望。”这是李隼对于学校科创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期许。他带队做好学校科技教育课程顶层设计,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分年级、分阶段设置不同的科技创新课程,在一、二年级段开设科学小能手社团活动课,七、八年级段开设人工智能模型搭建课程,为每名学生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学生在创新风口张开“创新翅膀”,人人有创意、个个争发明、生生有作品,科创文化在纯真校园里蔚然成风。在2019年的罗湖区中小学生第二届大创客节中,学校获评罗湖区“大创客行动”创客基地建设“突出贡献奖”,李隼被评为创客实践基地学校优秀管理校长,教师陈兴祥被评为创客实践基地学校优秀管理教师。

“固本创新丰富纯真培养关键能力执中善权自由开放追求全面发展”,教学大楼上悬挂的两条巨幅标语,清晰地说明了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的办学思路。当清水河边乃至全深圳的孩子们像花儿一样,在精心的护育下次第绽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未来必将奔赴而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张柏茂 蒋洁 赵一菲 王浩达 龚丽雅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