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家园网讯:5月25日上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与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聚焦“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定位,围绕罗湖清水河城市候机楼的规划建设、运营及旅客智慧出行服务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绿色+智慧”空陆联运一站式综合交通出行服务。
城市候机楼作为城市的交通枢纽设施之一,必将带来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接下来,罗湖将围绕旅客的出行服务,在智慧出行、商务服务、商业购物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积极探索“机票+车票”联乘机制,创新行李直挂等特色服务,为旅客提供快捷、高效、便利的空陆联运综合交通出行服务,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将清水河城市候机楼打造成为精品样板。
在此前深圳机场集团与深圳巴士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了深圳机场集团与深圳巴士集团将在深圳机场独特的航空资源及产业优势基础上,充分运用巴士集团在地面交通运输和公共交通场站等领域的丰富资源和运营经验,展开国企间协同、行业间互动,围绕深圳机场公共交通场站服务、地面运输线路网络拓展、旅客智慧出行、通勤保障、特殊航班地面运输、运力整合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实现地面交通领域的管理融合、数据互通、资源共享,推动形成紧密、有机的空地联运发展新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城市候机楼项目选址清水河片区契合了罗湖区的产业优势。清水河片区是罗湖的北部门户,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也是市政府授牌打造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是罗湖未来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清水河片区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是市政府授牌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着罗湖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区核心功能外溢的重要使命。
借助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及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重要机遇,罗湖重点推动完成清水河重点更新单元计划、规划审批工作,整合贡献用地或零散用地,打造集中连片、高效优质的产业空间供给。
此外,以大项目带动大开发,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目前,整个片区在建和建成的更新项目有13个,将提供超过70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
清水河重点片区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禀赋以及目前低密度低容积的土地开发优势。
随着地铁14号线清水河站明年建成运营,后续还有地铁17号线同站换乘,远期规划有25号线,将形成“五线换乘”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未来将辐射服务罗湖北部、龙岗南部、盐田西部区域超过100万人。
此外,罗湖抢抓深汕高铁建设契机,在清水河重点片区设立罗湖北站,建设由高铁、城际、地铁、中运量等轨道交通组合而成的综合性枢纽,打造通达四方、往来便利的湾区综合枢纽。城市候机楼的建成,将较好地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和航空出行需求。
对此,罗湖区委书记罗育德表示,城市候机楼和机场快线是机场的重要腹地,也是罗湖区落实深圳建设交通强国城市范例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片区形象、优化交通组织、健全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等具有积极作用。
来源:大湾区观察 记者 李婷菊 编辑 刘嘉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