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垃圾分类实施得怎么样?

  •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2020/10/30 09:45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9月1日起,《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开始实施,深圳的垃圾分类从自愿自觉迈进了法治时代。之后,罗湖区城管执法人员也连日深入到辖区各城中村、住宅小区、集贸市场、企事业单位等区域,对生活垃圾分类落实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

振业肉菜市场内,清运工人正在逐个摊位进行垃圾清运。

笋岗村现设有12个垃圾集中分类投放点,收运工人每天定时定点清运三次。

畔山花园其中一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各类垃圾桶整齐摆放。

合正锦园内晚上7点35分,垃圾分类督导员对业主投放垃圾进行指导。

在《条例》实施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罗湖各类场所垃圾分类执行得如何?居民在生活习惯上有哪些转变?政府部门在提高垃圾分类执行度上做了哪些努力?记者于近日走访了罗湖区内的菜市场、城中村、小区等地,就《条例》实施后该区如何有效进行垃圾分类、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度以及执行度等方面进行调研,并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

走访

“垃圾分类利于环境”得到多数人认同

根据《条例》,“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义务人,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至相应的收集容器或者指定的投放点”,这就要求居民们主动将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按照规定分类投放。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切实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可。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多数人认同“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发展”,并且带动全家人一起投入到该行列中去。“宣传到位”“可持续发展”“教育孩子”是较多居民认同垃圾分类的关键词,可见居民们判断是否有利是从社会影响、个人认知、后代教育上进行思考。对此,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小区、城中村都采取上门宣传、线上科普、到点督导等多形式进行外部宣传,家庭内部成员接受后互相影响、互相带动。在向西村开店七八年的刘女士表示:“房东在群里、在朋友圈都经常发垃圾分类的宣传,还有社区工作人员也有上门挨家挨户地派发过宣传单,对于相关规定都烂熟于心了,闭着眼都可以准确分好类。”

从不了解到养成习惯,不少居民表示这个过程不需要很长,并把该习惯成功地融入到了生活中。家住南湖街道幸福万象小区的林先生一般每天晚上八点左右下楼分类投放垃圾,这个时间点也是他晚上开始运动的时间,他告诉记者:“吃完饭后,把剩菜剩饭倒到另一个袋子里,就拿下来扔掉,其实花不了什么时间和精力,多坚持几天就养成习惯了。”其表示虽然短期内对生活的好处不是很显见,但长期坚持对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是有利的。

根据《条例》第十三条,“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其中人们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产生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因此根据厨余垃圾的日均量变化可直观地看出该区域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参与度。为有针对性地做好督导工作、实现量的稳步增长,罗湖区城管局对各街道分类垃圾量增长尽快进行实时监控。据了解,9月份罗湖区家庭厨余垃圾收运总量是1424.83吨,日均量达到47.49吨,比8月日均量增加11.32吨,环比上涨31%。目前,罗湖区人均厨余垃圾回收量达0.061公斤/日,每日厨余垃圾回收量76.25吨。

《条例》实施后杂货店垃圾桶销量有所增加

从笋岗村的牌坊走进去,沿着一路的餐饮店,记者找到了位于该城中村较中心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在走访时,罗阿姨正在其他垃圾桶分拣可回收物,其告诉记者,此前分拣时会掺杂厨余垃圾,导致一些本可以回收的物品受到了污染就不能回收了,但现在就没这个问题了,“还能省时间”。在笋岗村做清洁员七八年的贺叔也表示以前清运的时候容易弄脏衣服,现在居民有意识做好垃圾分类后,衣服不那么容易脏了,而且工作效率也高了。

该分类投放点附近有一家缝补摊,摊主陈阿姨在笋岗村开店十多年了,问及离投放点这么近是否有味道,其表示有清洁员每天清扫地面,一天清运三次垃圾、厨余垃圾车,“几乎没异味”。一旁的李女士也是笋岗村的老住户,其表示社区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很到位,“他们经常上门跟我们宣传,我现在也带着小孩子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厨余垃圾要另放,可回收垃圾要收集起来,生活垃圾也放在一个垃圾桶。”李女士告诉记者,上午和晚上都有固定投放厨余垃圾的时间,“都会有督导员在指导我们怎么分类”。

垃圾分类是一个“知易行难”的事情,在被动接受垃圾分类时,也有不少环保意识较高的居民为养成习惯做了较多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分类方法。“我很久以前就关注到上海在做垃圾分类,觉得深圳也会做的,一直都有这个心理准备。”在笋岗村住了十几年的李女士也是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其表示在九月份实施《条例》之后就多买了一个垃圾桶,也有了自己的一套经验:“因为小孩子不太懂得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有时候也记不住怎么分类,我就多买了一个垃圾桶放在厨房专门放厨余垃圾,客厅的垃圾桶就丢其他垃圾,回收垃圾堆放在小阳台,这样一来孩子也更容易分辨了。”

“多买一个垃圾桶”并不是个例,记者采访了在笋岗村开了多年杂货店的老板娘潘女士,其表示九月份之后垃圾桶的销量有明显增加,“垃圾桶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其中垃圾桶最多的场所要算菜市场了,记者走访了都市名园菜市场、振业肉菜市场,均看到几乎每个摊位、店铺前都摆放了垃圾桶。摊档位于都市名园菜市场入口处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垃圾桶在推行垃圾分类之后就有了,菜市场的清洁工负责清空,倒进市场外的垃圾桶内。

督导员逐一突破对多次不分类居民进行宣传

“来啦!”在莲塘街道畔山花园里,督导员杨叔每看到有业主下来扔垃圾都会热情打招呼,业主也熟络地回应。杨叔本来就是这个小区的清洁员,一大早打扫好卫生后紧接着当起了督导员。“我在这里做了七八年了,平时喜欢和大家一起聊天,几乎都知道谁是哪家的了”这是杨叔的优势,因为每个住户下来扔垃圾都需要做好登记,登记内容包括门户号和分类情况,他不用问就可以完成。

在采访杨叔时,原本在一旁喂小孩吃蛋糕的钟女士前来扔垃圾,她细心地把吃剩的蛋糕挑出扔进厨余垃圾桶,然后把包装纸扔进其他垃圾桶。问及自家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怎么样,她却十分谦虚:“一般般。”其补充表示家里的老人对这个行动不是十分理解和认可,需要不断地解释和指导,但她对杨叔的工作表示赞扬:“大叔督促得很到位,让我们从一开始不懂,到现在很快就能分清哪些垃圾扔哪个桶了。”

同样受到居民点赞的还有合正锦园的督导员邓大爷,但与杨叔不同的是,邓大爷是被街道分配到合正锦园的。“他工作很细致的,我们扔的厨余垃圾有一点点纸巾,他都要挑出来。”小区居民顾阿姨表示,受到邓大爷的影响,自己都更加认真起来。邓大爷则表示要做就认真做好,同时对该小区的业主执行垃圾分类情况高度认可,其表示:“小区业主都很自觉,我基本上都不用做什么指导的,他们就自己分好了,你看。”正好有业主来投放垃圾,扔其他垃圾、倒厨余垃圾,放装厨余垃圾的袋子进其他垃圾桶里、洗手,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

督导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大部分小区聘请小区的清洁工兼任督导,这些督导不仅本身具备一定的垃圾分类知识,还对小区或城中村了如指掌,更有部分督导与居民早就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些督导也反映,绝大部分的业主和住户配合度很高,他们只需要登记相关信息就行。

但也有督导反映,对少部分多次不分类的居民“十分头疼”。“大部分业主按要求分类了,但也有少部分直接把垃圾放在桶边就匆匆离开了。”李叔今年4月份开始就在广岭家园担任督导员,他白天是小区的清洁工,其表示这小部分以租户为主,作为督导对于这部分的居民也只能不断地劝导和督促。位于莲塘街道的老旧小区畔山花园也存在类似情况,督导员杨叔是该小区多年的清洁员,今年4月份兼任督导员,其表示对于小部分不配合的住户,物管会派人登门宣传甚至上门帮居民分类,亲自做示范。对于这小部分意识不强的居民,逐户突破是很多小区物业采取的办法。

另外,因城中村流动性较大,也给第三方清洁公司、社区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对此,笋岗村的一位清运员贺叔选择随手分类,在记者走访时他正拿起被扔在其他垃圾桶的面粉,倒进厨余垃圾桶中,其表示:“这个不是我的工作内容,但是我在清运的时候要是看见,就顺手帮忙分好类。”

督导

九大分流分类体系推动生活垃圾全链条规范运作

日前,记者在由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承办的《条例》正式实施启动仪式罗湖分会场活动获悉,按照“三化”和“四分”的工作要求,罗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垃圾分类九大分流分类体系,推动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到末端处理的全链条规范运作。全区实际管理人口约125万,每天大约产生2100吨生活垃圾,现在每天回收利用的垃圾大约有730吨,回收利用率在35%左右。

据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魏明来介绍,目前罗湖区共有10个街道办事处、81个社区工作站、683个物业小区、221所学校、117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42个农批农贸市场、41个城中村、71个社区公园均实现了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并且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不同类型的场所如菜市场、城中村、住宅小区等,主要生产的垃圾不同、垃圾清运时间不一、分类的主体不同,因此实施垃圾分类管理不能一概而论。罗湖区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说明对这三类场所的管理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农贸农批市场、大型商超、集贸市场是果蔬垃圾的主要产生点,所产生的果蔬垃圾一律由罗湖区果蔬垃圾收运企业龙澄高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收运处理;城中村垃圾分类管理主要侧重于收运小餐饮门店所产生的餐厨垃圾,目前该区城中村共有1269家城中村餐饮门店已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协议,基本实现分类收运全覆盖;住宅小区主要关注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参与度,目前罗湖区共计852个住宅小区均已完成“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建设,已建成集中分类投放点共计1698个,现有督导员1698个。

为有针对性地做好督导工作、实现量的稳步增长,罗湖区对各街道分类垃圾量的增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及时准确上报各种数据。此外,针对各街道物业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罗湖区还组织了一支25人的垃圾分类暗访队伍,每天晚上随机到各街道进行检查,并拍下暗访视频每半个月在区委一楼电子屏播放,以此来促进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积极、科学地进行。

小区垃圾分类不到位?物管个人双线处罚

九月份正式出台《条例》后,罗湖区更是加大执法警示力度。罗湖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对家庭还是个人还是管理单位,用好执法抓手,真正通过处罚达到警示目的”,罗湖区生活垃圾分类正式进入集中执法阶段。据统计,截至十月中旬,罗湖区城管执法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806人次,车辆1462台次,检查垃圾投放点位4697个、垃圾收运车辆529台次,发现存在问题493处,发出整改通知书490份。

罗湖各街道执法队根据要求在辖区开展宣传执法行动,并对垃圾分类不到位行为进行重罚,其中东晓街道执法队(下称“东晓执法队”)就对一小区进行了双线处罚。10月12日,东晓执法队照常在辖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执法行动,在太白路松泉公寓发现垃圾分类投放点和收集容器未保持整洁,立即对物业管理单位深圳市大地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2000元的行政处罚;同时,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义务人未按规定投放生活垃圾,将厨余垃圾混合其他垃圾投放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并处以罚款人民币50元的行政处罚。对此,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个人、物管的双线处罚,是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只有强有力的惩罚制度才能形成震慑作用。

发现受访的大部分辖区居民都有较高的认可度和执行度,只有少部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对此,受访督导员表示对于意识不强的居民将会上门加大宣传,物管表示将通过登记分类情况并以红黑榜公示的办法调动居民积极性。

深圳市人大代表肖莉珍表示,要切实落实垃圾分类全市推广,既要加大惩罚力度,这方面已经在做了,同样也要建立落实奖励机制,促使市民把理念转化为持之以恒的习惯。针对分类意识不强的老年人,可以设置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办法,让其先从行动上有所改变,再以持续的多方位的宣传改变其思想。

来源:罗湖社区家园报 记者 张一鎏 谢粤蕾 编辑 李慧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