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超大型城市治理 建设感知网络解决“数据烟囱”难题

  •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1/05/18 09:46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建议成立深圳市智慧城市场景实验室,‘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要建立智慧化传染病监测预警网和公共卫生调度指挥网”“要建立城中村管理公众参与机制”……面对深圳城市治理承压明显、资源要素约束更紧的实际问题,在今年深圳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声,为如何走出一条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子积极建言献策。

17日,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图为南山代表团代表陈琰超发言。深圳特区报记者刘羽洁摄

打破数据壁垒探索“数字孪生城市”

“数据烟囱、信息孤岛是很多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难题。”市人大代表、深圳无线电检测技术研究院院长张莎表示,要打破数据壁垒,通向全数据场景智慧深圳,要以政府数据开放为牵引,以粤康码、i深圳、一站式政府服务平台为样板典范,推动数据共享、数据融合,建立数字城市场景应用,探索“数字孪生城市”,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多功能智能杆作为新型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感知网络的重要载体。张莎建议,要依托多功能智能杆,整合深圳市已建或在建感知网络,统筹规划建设“新感知”网络体系,如无人机感知及管控平台、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感知体系。

市政协委员陈晓宁表示,目前深圳的全域感知网络体系规划不全面,尚未统筹交通、城管、气象等部门制定感知网络体系规划,感知网络设备标准规范也不系统,建议从顶层设计上让多功能智能杆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科技强安”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底线。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实施“科技强安”战略,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打造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建设韧性城市。

“区块链在食品安全可追溯性方面的贡献,和互联网在通信方面的贡献,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市人大代表曾玉芳表示,网络订餐、互联网食品经营代购等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建议加快完善食品区块链顶层设计,综合运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建信用、标准、检测、溯源、保障等全程质量支撑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城市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设施和‘生命线’。”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副主委、南山区政协副主席黄险峰认为,深圳市现有地下管线超3万公里,燃气管线泄漏、排水管网破损等风险突出,“城市生命线就像一个人的血管,我们的城市在与全球最优秀的城市进行赛跑,需要有韧性的血管,如果发生‘血栓’,是不可能跑赢的。”

黄险峰建议,通过应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深圳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实时感知生命线运行状况,识别运行风险和故障,及时处理。

完善疾控体系打造“公共卫生健康大脑”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深圳交出了一份超大型城市疫情防控的优异答卷。市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今年市两会上,公共卫生安全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热点。

郭子予、杨灵祥、萧燕珍、蒋雷、李捷利等多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深化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通过5G、IoT等技术建立高效的公共卫生调度指挥网,连接全市公共卫生人员以及各社区卫生防控人员,根据场景需求调度不同类型终端,提高整体抗疫效率。

“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能力,不仅需要医学相关的数据,还需要打通药品及物资库存、涉疫人员时空轨迹等数据,才能形成综合立体的防控体系。”市政协委员、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宁建议,以提升城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为目标,接入更多城市其他维度的大数据,打造“公共卫生健康大脑”。

党建引领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基层治理往往涉及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物业管理和业委会等多方角色,是城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社区条块任务分割、资源分散等痛点,市人大代表、罗湖区桂园街道老围社区党委书记许少琼建议,系统打通数据下沉,统筹建立集管理、服务和运营为核心的智慧社区平台,畅通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服务渠道。

“对业委会的运作监管,成了小区自治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市人大代表、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陈家发表示,从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侧重规范业委会成立的程序,而对业委会成立之后的日常如何运作及工作监督机制的指导条款则欠缺,建议加大对业委会管理监督力度,确保各方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对于业委会运行存在的短板,市人大代表周珂锐建议通过“内生式”和“派驻式”两种模式加强党组织对业委会的领导,“内生式”即依托业委会成员中的党员组成党的工作小组,“派驻式”即居民区党总支遴选有公信力、号召力、热心参与社区事务的党员,组成党的工作小组派驻到各业委会,将党的工作小组作为支持、指导业委会工作的重要角色。

激发市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引导更多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有序参与社会治理,让社会更加生机勃勃、井然有序。

如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市政协委员、光明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世清建议,要积极构建一主多元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一主”即坚持党的领导,“多元”即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激发每一个深圳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局长姜文清建议,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综合利用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引导社会力量投身生态环境保护。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林捷兴 吴亚男 程思玮 罗立兰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