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长”出百亿级产业!深圳罗湖对口帮扶陆丰实现稳脱贫

  • 来源:南方+    2020/11/17 09:44

    分享到:

罗湖家园网讯:作为广东省扶贫任务最重的县(市、区)之一,陆丰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发生率较高,致贫因素复杂,如期实现脱贫并非一件易事。

2014年以来,深圳罗湖全面对口帮扶陆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心用情谱写了特区带老区、先富帮后富的佳话。目前,罗湖对口帮扶的2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5倍达到1.42万元。

“崛”起于滩涂的百亿产业

位于陆丰市碣石镇的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叶片厂房内,设备高效运转、操作者各司其职。厂房外的空地上,近100支约90米长的风叶一字排开,场面颇为壮观。


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叶片厂房。

“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扶贫绝不是简单的捐钱捐物,只有建起适合地方发展的产业,形成造血功能,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回想起几年前的一片荒芜滩涂,到如今建起上市企业扎堆的海洋工程基地产业园,卓思聪感慨万千。

在产业扶贫道路上,罗湖注重创新探索,聚焦“新基建”,与陆丰市共建海洋工程基地产业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中广核海上风电项目,配套引入苏州长风、江苏中天科技、中山明阳智慧、天能重工等上下游企业,为加快陆丰实现裂变式高质量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充分展现了脱贫攻坚的“深圳速度”。

“整个项目总投资约54亿元,预计产值近100亿元,可解决当地就业3000余人。目前已经招聘了1000多人,本地人占了约六成,其中不乏贫困户。”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留召说。

今年5月下旬,罗湖对口帮扶陆丰指挥部联合碣石临港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汕尾海洋工程基地企业,在碣石海工基地开展“共建园区促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现场招聘会,为当地村民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通过办产业促就业,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海洋工程基地项目部。

“疫情期间,扶贫工作组通过全面摸排,及时掌握企业的用工需求,将企业用工需求与贫困户就业需求精准对接,走村入户宣传招工信息,动员鼓励村民参加招聘会。”陆丰市碣石临港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荣涛说。

“园区的很多配套都是政府投资建设的,我参与建设过十个园区,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大力度扶持的!”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负责人柏建中说。为加快项目落地投产,罗湖出资出力加快推进海工基地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用道路、给排水、消防管网、园区供配电网、综合水泵站、污水处理站、生活办公区等公用配套设施。未来,产业园内还将建设一条特别的道路——罗湖大道。


碣石海工基地开展现场招聘会。

“飞”入产业园的龙头企业

走进陆丰东海产业园,4座标准化厂房和1栋员工宿舍傲然挺立,一个占地约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初具雏形。

10月29日召开的汕尾发展大会上,首家入驻产业园的企业——深圳康佳集团与陆丰市政府签订了投资25亿元的陆丰康佳半导体光电显示及终端项目。


陆丰康佳半导体光电显示及终端项目在汕尾发展大会上签约。

11月16日,康佳集团副总裁李宏涛一行到陆丰共商项目落地事宜,实地考察产业园,陆丰市市长许伟明与陆丰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派驻陆丰工作组组长、罗湖对口帮扶陆丰指挥部总指挥卓思聪陪同。“陆丰、罗湖两地政府的‘店小二’式服务非常到位,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李宏涛说。


康佳集团副总裁李宏涛一行实地考察陆丰东海产业园。

作为与深圳特区共同成长起来的科技创新驱动的平台型企业,康佳是深圳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之一,从中国首台高清晰数字电视、首块彩电微控制器芯片开始,到近年来在8K、5G、Micro LED、AI、半导体、IoT领域发力布局,康佳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转型之路,在2020年中国500强排行榜排名第186位,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第21位。

“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助推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围绕补链延链强链,瞄准‘大好高”项目,引进龙头企业,打造‘电子信息+海工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动陆丰实现裂变式高质量发展。”卓思聪说,电子信息产业是汕尾的支柱产业之一,康佳项目的成功入驻既是陆丰全面贯彻落实汕尾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全面接轨深圳全力融入‘双区’”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汕尾加快建设“3+2”现代产业体系上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从今年7月跟踪对接康佳集团以来,罗湖对口帮扶陆丰指挥部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康佳招商团队,专门对接洽谈该项目,先后5次赴深圳康佳集团总部进行拜访磋商,邀请康佳集团高层5次莅临考察。随着彼此互信、增进了解的持续深入,最终达成合作。根据合作方案,康佳将在陆丰投资约25亿元,构建显示行业全产业链体系,打造光电显示及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达50亿元以上,可解决就业人口约3000人。

“搬”到榕树下的红色党课

初冬暖阳,和风微拂,下埔村处处显现生机与活力。村前的文化池塘波光粼粼,村口的“徐成章送枪”雕塑前游客成群,一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在村屋的彩色壁画里徐徐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党课正在村里的百年大榕树下进行。


卓思聪与廖淑新向罗湖区科级干部分享扶贫故事。

“1927年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在叶挺、聂荣臻、杨石魂的陪同下,来到下埔黄厝寮自然村村民黄文秀家养病近旬,后从金厢镇洲渚村渡海安全抵达香港。正是这段红色记忆,为下埔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埋下了希望的种子。”11月13日,罗湖区委党校派驻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廖淑新向20多位罗湖区科级干部分享自己的扶贫故事。

“然而本地村民们并不了解这段历史。我刚来时,周恩来黄厝寮村养病居所旧址杂草丛生,仅剩残垣断壁,屋顶瓦片随时都会掉下来。”廖淑新说,在确定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扶贫思路后,他坚持党建引领、红色传承、群众参与,多次组织修缮旧址、采访村中老人、寻访当地党史办收集史料,并发动村民捐献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

一张张故事碎片、一件件珍贵文物和一段段史料文字让旧址不断焕发出新生机。如今,下埔村通过建设绿道,将黄秀文家、榕树下、虎洞和金厢海滩等红色景观串珠成链,并建立了金厢红色文化馆,广东省党史办颁发的“广东省革命遗址——周恩来同志养病居址旧址”“广东省中共党员教育基地”相继在下埔村挂牌,形成集观光旅游休闲、革命历史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乡村。据统计,2019年,下埔村已接待各地游客达50万人次,待整个红色旅游项目完全建成后,每年可吸引培训和参观游客30万人次,给村集体带来300万元收入,并带动农户就业、农产品销售,实现全村农户人均年增收4000元。


下埔村村屋的彩色壁画。

下埔村是罗湖对口帮扶陆丰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的一个缩影,也是罗湖区强化党建扶贫促进红色产业发展的一个典范。截至目前,陆丰市26个对口帮扶贫困村已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每个贫困村至少拥有一个公共服务站、卫生站、文化室,贫困村20户以上的自然村已全面实现村道硬底化,19个贫困村修建了党群服务中心。

“设”在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以前家里全靠种田养鸡生活,收入只够填饱肚子,现在可以在家门口的搅拌站打工,每个月工资3500多元,生活压力没那么大了!”陆丰市甲西镇北池村贫困户蔡金贵感慨道。

改变蔡金贵生活的正是陆丰市首个村级“扶贫车间”项目——恒业混凝土搅拌站。该项目由深圳罗湖区东门街道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合力招商引资,目前有两条生产线,日产量超过2000立方米,就业员工有40多人,其中村民和贫困户有十余人。

“‘扶贫车间’不仅能通过招募学徒的方式提升贫困户的职业技能,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还大大提升了村里的经济水平。”项目负责人蔡汉标说,项目每年预计带来分红48万元,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年可享受户均分红3000多元。

同样开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还有湖东镇竹林村的服装加工作坊。

“家里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顾,我没法出去打工,自己也没有收入。这个车间离我家很近,而且上班时间很灵活,工资是计件算的,一个月差不多有2000多元收入。”正在缝纫机上飞针走线的贫困户莫秀芬说。


正在缝纫机上飞针走线的贫困户莫秀芬。

罗湖区委(政府)办公室、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派驻竹林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庄烽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多次走访发现,村里的留守妇女虽经历不同、遭遇各异,但照顾家庭和外出务工的矛盾却普遍存在。为解决留守妇女就业难题,驻村工作队联系了一家服装厂,组织有意愿就业的贫困妇女参加缝纫培训。

“一开始大家不熟练,因为是计件收费所以工钱不多,有些气馁,为了提高她们的积极性,我们便在厂家给她们结算工钱的基础上另外补贴30%的鼓励金,她们的干劲马上就起来了!”目前,驻村工作队打算培养一名致富带头人,采购一批缝纫机,扩大扶贫车间规模,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罗湖区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扶思路,积极帮助当地建设扶贫产业园区、扶贫车间,引入企业生产、包装环节,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实行奖补政策,鼓励不愿或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目标。目前,已累计在陆丰创建25个扶贫车间和扶贫工作坊,培训贫困劳力7800多人(次),举办招聘会51场,帮助转移就业8561人。

“嫁”进穷山沟的特色农业


庄烽有了新身份——竹林村扶贫产业农产品的带货主播。

“板栗南瓜吃起来更香、粉质度高,奶油南瓜口感更甜、有淡淡的奶香味。”疫情期间,庄烽有了新身份——竹林村扶贫产业农产品的带货主播。

在竹林村南瓜种植基地,村广场前近百亩的农田里,绿油油的南瓜田长势喜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标语牌高高矗立。

“我们在近100亩的撂荒地上种植了板栗南瓜、奶油南瓜、水稻、玉米等作物,为参与种植的15名贫困户带来了将近10万元的就业收入。”庄烽说,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罗湖对口帮扶陆丰指挥部携手陆丰市农业农村局,帮助竹林村顺利完成农田水利改造升级,增强“旱能灌、涝能排”功能,进一步提升集体农田标准。


竹林村南瓜种植基地。

甜糯可口的板栗南瓜、香飘十里的乌石芝麻、甘甜多汁的红心番石榴、脆爽多汁的博美萝卜……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大力推行下,罗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引进专业农业公司,做大做强“一村一品”,带动农户脱贫增收。

“拎”包入住的爱心公寓

崭新宽敞的房间、安装俱全的水电,搬进新居的五保户温振纯正乐呵呵地看着电视,这暖心的一幕发生在南塘镇溪南村。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扶贫队,让我住进了这样好的房子,真是做梦都不敢想啊!”9月份搬进“溪南村关爱之家”的温振纯一谈到新家就笑得合不拢嘴。


住进“溪南村关爱之家”的温振纯开心地向扶贫干部招手。

“村里的五保户和无房贫困户都来看过了,个个都激动得不行,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商量要住哪一间了。”罗湖区笋岗街道办事处驻潭头村扶贫工作队长卓焕龙告诉记者,为解决潭头村内五保户及危房户安全住房问题,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贫困村民“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潭头村村民委员会在罗湖区笋岗街道办事处的帮扶下建设了这栋“爱心之家”。

记者看到,刚竣工的“爱心之家”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设有老人活动区、娱乐室和爱心公寓等20间。“每间公寓都将配置电视、床、餐桌、热水设备,下个月就能直接拎包入住。”卓焕龙说。


“爱心之家”内崭新宽敞的房间。

去年,为解决贫困户安全住房问题,罗湖对口帮扶陆丰扶贫工作组在驻村工作队摸查的基础上,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对口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的住房安全进行排查鉴定,在陆丰当地财政紧缺的情况下,统筹扶贫资金2832万元,采取以贫困户自建为主,镇、村、帮扶单位统建为辅的改建方式,全面完成了531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另有8个村通过建设爱心公寓解决村里无房户及五保户的住房安全问题。

当下,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罗湖将以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查漏补缺、全力冲刺,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如期完成目标任务,为老区陆丰实现裂变式发展贡献特区力量。

来源:南方+ 记者 陈欣欣 南小渭 编辑 刘嘉敏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

搜索

论坛精华



居民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