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深圳新名片了解一下!

  • 来源:南方+    2020/04/15 09:38

    分享到:

日前,交通运输部正式公布全国14个城市通过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验收,深圳市名列其中。

自2016年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创建以来,深圳牢固树立交通服务城市发展理念,以客运衔接便捷化、物流产业高端化、信息服务智能化为目标,推动运输方式由相对松散向综合高效转变、出行结构由个体机动交通和公共交通并行向公共交通主导转变、交通服务由保障型向优质型转变、交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交通排放由高耗低效向低碳环保转变,致力打造衔接顺畅、服务优质、支撑有力、管理规范的国际化现代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推进交通枢纽建设,完善货运集疏运网络

充分发挥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深圳综合运输一直在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框架下高效稳步发展,海、陆、空、铁、口岸等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升级。

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期间,福田综合交通枢纽地下辐射能力继续增强,目前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全地下高铁站,日均人流量达20万人次。

深圳机场通过地面交通中心(GTC)实现与轨道交通无缝衔接,引入穗莞深城际铁路,实现1小时直达广州市中心,未来更有新建深茂铁路接入,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家融入国家铁路干线的机场。


为打造形成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深圳正加快轨道交通三期、四期工程建设,全市轨道运营里程达303公里,同步实施轨道网-公交网-慢行网三网融合工程,全面完善枢纽交通接驳体系,基本实现了交通枢纽步行换乘时间小于5分钟,推动枢纽服务水平和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创建期间,深圳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综合物流枢纽标杆项目,信利康全球供应链服务物流中心、中外运平湖综合保税物流中心、泛亚国际生鲜冷链物流中心、深国际黎光物流园等一批物流枢纽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开展,现代物流骨干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具备海铁联运优势的平湖南物流枢纽项目已被列入国家首批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正在持续加快推进。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新能源应用

打造绿色交通运输服务典范

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排头兵,深圳早在2018年实现了公交车、出租车营运车辆100%电动化,也是全球新能源公交车辆应用规模最大、车型最齐的城市。目前正在福田区推动建设国内最大规模新能源公交车机械智能立体停车库。

深圳目前全市共有新能源物流车约7.2万辆,是全国新能源物流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同时,用好用足政策“组合拳”,在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率先启动纯电动物流车运营资助工作。给予纯电动新能源配送车辆通行路权,出台了市区道路已划定路内停车位对新能源配送车辆首小时免费等政策。


建立交通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赋能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提升

通过推进交通感知体系建设,建成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系统,可对全市所有路段、片区、街道的路况进行实时监控,实时预警交通拥堵情况。建成并完善了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已实现全市交通运输全息感知、一体监测、精准预警、调度指挥、全程服务,并通过建立共享规则体系,实现与公安、交警、环保、市场监管等单位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

持续强化交通大数据开放共享,完成交通信息化应用技术升级,完成交通指数发布系统、交通在手、公交协同管理系统、宜停车、小汽车增量调控系统等一批示范型应用开发,拓展了交通信息化应用服务范围。


创新联程联运服务模式,拓展港口铁路服务范围

助力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效率提升

深圳积极推进各类运输方式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旅客联程联运服务模式。在周边地市建立起28座城市候机楼,实现远程为旅客提供候机、购票、值机办理、行李托运等服务。引导企业开展自主组客、个性化出行、联程联运等改革试点项目,部分航空公司在深圳机场试行“通程航班”业务,中转进出境旅客可享受“一票到底、行李直达”的高效、便捷通关服务。

进一步完善深圳铁水联运和跨境运输的结构体系,开通深圳港至八省市地区海铁联运线路14条。持续推进“深圳组合港-绿色港口链”项目,深圳港与18个内河码头和6个内陆无水港签订组合港协议,开通华南快线驳船航线60条,覆盖泛珠三角52个码头,延伸扩大深圳港腹地范围。


经验共享机制互学,强化联学互促交流机制

建立长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作为示范创建城市中的2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和宁波建立起联学互促交流机制,分别于2017年12月和2018年10月在甬、鹏两市举办了综合运输服务联学互促论坛,两地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专家和广大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交流综合运输服务改革发展经验,探讨综合运输服务创新机制。  

在宁波举办的论坛上,宁波和深圳两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签订合作备忘录,商定在共享综合运输服务改革发展经验、共建综合运输服务协同机制、共建综合运输服务标准规则、共创综合运输组织管理新模式、共创综合运输交流新平台和共创综合运输改革发展新举措六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两市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


在此次深圳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创建探访过程中,在南山区的市民乔女士表示,如今在深圳生活的出行便利程度,与2015年初到这座城市时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事规划设计行业的乔女士经常出差,2015年时前往宝安国际机场只有公交大巴车作为交通工具,平均耗时约70分钟,2016年6月地铁11号线通车后,乔女士的出行时间缩短至40分钟,而且无需为高峰期堵车风险预留更长时间。


不仅出远门得到便利,乔女士说,她在日常出行中时时刻刻都在感受到科技赋予这座城市的新活力。之前乘车、开车、停车都要在各类手机应用中转换,如今通过i深圳APP,一屏可享多种便利:乘坐公共交通,可提前查清路线和站点首末班车时间,地铁公交均可扫码乘车,目前还可享受换乘优惠;自驾出行,可使用i深圳的“宜停车”功能,实时查询附近路边泊位并在线缴费;发生轻微事故,可在线联系交警进行快处快撤快赔;处理交通违法项目,可直接选择在线缴款,并在线学习消分。乔女士说,智慧化便利化的交通出行体验,让她加强了对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信心。


深圳交通运输规划研究工作的胡先生表示,深圳通过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深港半小时交通圈,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多种运输方式在城市内部的合理分工且有效联合,实现无缝衔接和高效转换,整体提升了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下一步,深圳将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着力推动综合运输固优势、补弱项,持续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开创综合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高品质高效能高融合城市交通运行体系,有力支撑建设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记者】戴晓晓

【通讯员】吴平衡


手机扫扫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