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环境保护、美化市容市貌是罗湖构建良好生态的重要方面,合理科学的环卫清扫亦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而全方位“立体”式清洁方法,必将为罗湖区开创更为洁净的天地。
一、变有“尘”清扫为无“尘”清扫。环卫工人可喷水先淋湿地面,然后再清扫地面残物,真正做到无尘土等异物扬起。
二、清扫避开上下班高峰期。环卫工人应尽可能采用灵活作业时间段,做到清扫时间不与上下班和上学等人流高峰相遇。记得前年7月,北京就城市道路的清扫时间做了调整,如对公共场所每日清扫时间统一调整为白天9时~17时,夜间21时至次日6时,并明确规定,在市民晨练、上下班高峰时间段(每日6时~9时和17时~21时)内,各道路保洁作业单位严禁清扫作业,但要及时检拾废弃物,在出现突发性道路污染时,各环卫专业作业单位将使用“以机械化清扫为主,人工清扫为辅”的方式进行清除。对罗湖来说,借鉴北京的管理办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变清扫为吸附。罗湖区环卫部门要加大投入,配备大功率吸尘装置,依据社区地段特点,采用喷淋加吸附的清扫方法。
四、工人清扫与机械清扫作业相结合。环卫工作人员应增加城市主次干道喷水车自助清扫作业范围频度和时限,弥补手工清扫人力不足的缺陷。
五、地面清扫与空中喷雾相结合。环卫工作人员应转变观念,在关注地面清洁的同时关注天空。可采用配制好的消毒液(如过氧乙酸)通过喷雾器喷洒,既能迅速杀灭病毒等多种微生物,又可达到降尘、降絮、湿化空气等良性效应。
六、在垃圾不多的情况下尽量“拣”垃圾。为了几片垃圾而扫得尘土飞扬,我觉得剜肉补疮。
七、道路清扫权推向市场。要向北京、石家庄等城市学习,在道路清扫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将道路实行招标制度,把道路清扫权推向市场。
八、增大垃圾桶的摆放密度。为减少乱扔垃圾的现状,应在罗湖区主要干道,增大垃圾桶的摆放密度。
九、实施分类袋装、分类交送、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处理垃圾的有效途径。为方便居民支持垃圾分类管理,可确定统一交送日期、类别和方法。对于各户零星废物,不计价,若有大宗物品需计价出售者,因搬动不便,可由废品回收站计费收运。有毒物品由环卫工人直接送毒品处理场,碎金属、玻璃,纸质废物回收再生利用。塑料制品中的各种小食品包括袋,回收后不易再生,填埋又长期不能分解,应作燃烧处理。换代衣物除棉织品可选出做造纸原料外,其余利用价值不大者亦作燃烧处理。罗湖应统一规划,建造一二座燃烧炉,作为下一步建颗粒肥料厂之用。厨房废物,是最好的有机肥料,除一部分作为目前填埋场附设沼气发生池利用外,可以配套筹建颗粒肥料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