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8日,罗湖区正式接管“插花地”,同时也成立了东晓和清水河两个街道办事处。4年以来, 罗湖区政府重典惩恶,辟浊扬清,净化环境,惠泽人民,如今的“插花地”政事通达,人心和顺,数十万苍生安居乐业,融洽无间,一派生机盎然,蓬勃兴旺。
然而,历史遗留的痼疾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插花地”渊源有自,不容置疑。之所以前期遭受如此宰割,皆因区域不明,政策失衡所致。不因其有肥沃的水土资源,更不因其有黄金采掘,而更有甚之的是一块比黄金更可贵更增值的平价土地,经济学中的“贱买贵卖”在这里有一段时日成行成市,但超乎人们意料的是不是正规交易,而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导致违法开挖土地猖獗泛滥。我们不妨去追溯既往,铺陈事实与根据,针砭时弊,抨击奸权,论证“插花地”历史沿革留下的烙印,让世人共享“插花地”受政府管治后的赏心悦目、旖旎风光的佳肴大餐,也让历史记载插花曾经走过的苍桑岁月。
一、违法建筑导致买卖协议无效
“插花地”区域共有四十多平方公里,登记人口几十万,有成千上万栋楼宇。按照严格来说整个插花地的房屋都属于违章建筑。这里的房屋全部是没有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超建的农民房。土地权来自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宅基地,公民个人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所以不得转让、出租或抵押。他们所谓的合作建房所用的土地全部是村民的宅基地,而宅基地的性质是集体所有,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划拔给村民用于自建住宅所有,不属于商品房用地,因而不能以“合作建房”等形式在市场上交易流通。开发商与买房者的所谓购房协议书是一方提供建筑用地,另一方提供资金,房屋建成后可分得一套几十平方米甚至以上的住房,这种协议实际上是一种商品买卖交易行为。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该协议与国家法律强制性规定抵触,因而是无效的。所以当有人买到这样的房屋是得不到法律的保证。
二、姑息养奸助长违法之风盛行
众所周知,“插花地”房屋格局漫山遍野全是“房在上,坡在下”的 “吊脚楼”和楼距不足一米的所谓“握手楼”。早期一部分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的边坡危楼早已被政府实施“空楼行动”夷为平地,但目前大面积“握手楼”比比皆是,之所以有这么庞大区域的建筑物存在。一方面囿于当时二线管理出现漏洞导致一小撮人乘机钻法律空子抢占地盘,无序开发;另一方面在于个别政府职能部门人员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引致国家土地资源遭受严重流失。说到此,我们不妨想想,“插花地”是在政府管辖之下的未开垦土地,是国家原始的土地资源,是否就行政管理权属不明、职责不清的影响,管理区域出现“盲点”和“死角”土地就可随便非法抢占吗?不然也!国家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无论身处何地,其掌控权始终在政府手中,只有政府才有枪杆子,有权利有责任有能力惩治违法分子。而国家赋予政府职能部门行使土地审批权和土地征用权,职能部门就必须用好、把握好手中的权力,恪守操行,清明廉正。但惨痛的是一块块让人圈围侵占,而更可恨的是无人督管。我们可想象当时二线关“插花地”的景象,片片土地的抢占与推土机的轰隆声,栉栉楼宇成排成座,有点象唱“春天的故事”一歌中三天一层楼的音乐背景。相比之下一边是改革开放、万象更新,欢欣鼓舞;另一边是猖獗无忌、大肆开采,蚕食鲸吞,这种场景令人怵目惊心。试问?现在还活着的地方官员再想象这种场景是否觉得汗颜,还是继而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就算处于“肓点”或者“死角”,抑或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但机器的轰鸣声与违法行为的猖獗性这个应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吧!为什么不出来管一管、嚷一襄、报一报呢?因由你是职能部门,拿政府的公帑享受政府俸禄的人民公仆,有责任有义务为政府办事,为百姓担忧,以维护国家财产不被侵吞为己任。在这个重要的节骨眼身为公仆的不出来管一管,说几句,老百姓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头,恨你这块铁不成钢罢了。为什么一定要等到违章建筑滋生事故,残害生命,铸下了后患之后,才开始大张旗鼓,声势浩大,铁掌铁拳狠刹违建之风,拆除违章建筑,拘捕违法违纪人员,是否迟了些呢?诚然,部门分工是机构设置,各司其职所需,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固然是越权行为。但知情不报,知法不依也是严重的渎职行为啊!敢于挺身而出,反映事实是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职。明哲保身,唯唯诺诺,对违法违纪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是彻头彻尾地亵渎了共产党人光辉形象缩头乌龟。我们暂且遑论这部分土地的地域管辖权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片土地属于国家与集体所有,由不得任何违法行为的蚕食与盘剥。固此,行政责任风险的评估首先应该从职能部门抓起。历史遗留问题有历史因由可循,并非难事,谁失责谁引咎,对一些严重的姑息养奸,营私舞弊,掩盖事实,参与违法乱已的“蛀虫”重典伺候。只有这样,才能慰藉“插花地”早日悠然自得的岁月,还原于插花地暂寄荒丘一宿待旦明珠暗投的面孔。因为“插花地”只等待政府鸿猷规划一出台山头自然生机勃勃,鲜花遍布。为什么要让不规范的,无序的开发的人为残害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呢?
三、拆除违章建筑要兼顾民生民疾
政府在开始制订措施、实施治理城市痼疾、拆除违章建筑计划、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中,首先要想到城市的综合功能和人性化设计。在处理过去遗留的一些问题时,应该考虑城市的建设又兼顾民生的维护,应采取人性化管理的行政手段统筹兼顾维护群众利益,再兼顾城市改造,或者边拆边安排,合理运作。老百姓作为弱势群体的目标人群,致业者没有错,他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盲目投资的受害者,如果一蜂窝端掉,将造成更多的民疾民苦,酿致社会动荡。只有采取可行性的政策倾斜效应才能赢得众口皆啤,引来万民拥戴。“插花地”历史遗留的问题不能在一朝一日立刻解决,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历代政典沿革,首要关注的是民生维护问题。“安得广夏千万家”,“居者有其屋”,是当前责任政府安抚民生、顺应民意的一项惠民政策。试想一处地方能够万家灯火吹烟起,其乐融融老少安,这里一定是一个非常安宁、非常融洽的社区,这个辖区的政府主管部门一定是责任管理型的政府。
四、营造家园详和安宁需全民积极参与 一个社会的和谐,一个美丽的家园,光有责任政府还不够,还得有千千万万的人积极参与,成为责任的公民,共同作为维护社区治安,营造平安居住环境的一分子,而要做到这一点,全民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要。脏、乱、差往往是少部分人法制意识淡薄,人为因素造成的结果。我们要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浩然正气,共同维护好这个大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