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安全便捷公交
作者:许沪新

安全性方面

公交是城市的窗口和形象。可以说,城市形象无小事,公交服务是大事。

一、制度层面保障安全。①在对司乘人员职业教育培训中,把安全管理方面内容作为课程重要一环,使其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②和主管领导、职工签订安全管理考核责任书,把治安管理纳入从业考核,量化指标,严明奖惩;③通过科学量化形成公交标准,规定司乘人员标准、公交坐席和站席标准,乘客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距离,严禁超载。既保证行车安全,又防止违法犯罪分子趁人多混水摸鱼,有效保障公共安全。同时通过制度倡导奖励市民检举揭发超载车辆,对乘员予以责惩。

二、技术层面保障安全。笔者了解到,一些城市在公交车上安装了FVA系统,能够流动实时监控指挥管理,这不失为一个防范、取证公交违法犯罪的好办法。对此建议在违法犯罪较为频繁猖獗的公交线路车上安装安全隔离栏,安装FVA系统,能够与110相连接联动,让出行乘车的人更有安全保障。

 “公交优先”是快速有效地分流人员、方便市民、减轻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途径。统计资料显示,一辆中型公共汽车所占的道路面积分别相当于10辆自行车、6辆摩托车、2辆出租车所占面积,而从乘载人数上看,中型公共汽车可代替10多辆出租车,占用道路资源较少,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作用显著。近年来,罗湖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由于人流车流成倍增长,罗湖交通乘载供给日渐紧张。随着罗湖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将面临更大压力。在此前提下,“公交优先”彰显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质上就是百姓优先、民生优先。对此建议:

 

便捷性方面

一、合理布局道路交通微循环。当斯定律认为,汽车总是向道路通畅的地方移动,因而无论是拓宽马路还是多建道路,最终都会被拥堵的汽车所填满,靠拓路和增路来解决交通拥堵就像用松腰带来减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保持协调一致。从现实来看,场站是公交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按规定,居住小区、大型公共场所等都应将公共交通场站建设作为项目的配套设施,但历年来先建小区后修路的传统做法,给路网建设和交通带来很多后遗症。在许多新建居民区、新建公共场地中,开发商普遍没有给公交停车场站预留用地。这样一来,事后公交开线容易,找块场站用地却尤为困难。市中心繁华地带一个站十多条线路,但另一些地方公交车则无处安身,存在着公交盲区,路网的运力很不均衡。对此,建议政府规划设计出交通和土地利用和谐的关系,在大区域的范围内来进行高效整合,对公交设施用地实行划拨政策,特别是公交设施用地要优先安排,分期分批地解决用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保证城市公交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好公交路线和公交班次。公交的便捷体现在出行的效率上,认为一出门就能搭乘上车的想法是很片面的。假如为了乘客的搭乘率而转绕某些地方、停靠某些地方,在一个讲究效率的现代社会,许多人就会因为远兜远转、影响效率而不愿乘公交车。对此,建议邀请有关专家、市民等共同论证,灵活设计公交线路,酝酿具有连续性的发展方案,提交交通、城市建设、发展改革等行政主管部门和人大、政协等研究完善,让道路资源更加倾向公共交通,在公交优先方面进一步扩大运输能力,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形成快速的公交网络,确保早日实现无障碍公交出行。

三、划定专门的公交优先通行车道。罗湖的公交数量在正常情况下,完全可以满足市民出行需要。之所以发生公交车供应不足,造成市民乘车难的不是车辆少,而是在高峰时段一些道路拥挤影响了公交车的运营速度。交通拥堵是多种因素所致,车多是首要因素。目前罗湖离“公交优先”还有很大距离,市区干道没有完善公交专用道,这都影响了公交车的正常运行。如果公交专用道不健全,整个城市的公交就无法形成公交专用网络,成网提速便是空谈。对此,建议城市道路建设要规划公交专用线,保障公共交通的道路优先使用权。要通过科学论证,以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为依托,合理设置公共交通优先车道、专用车道(路)、路口专用线(道)、专用街道、单向优先专用线(道)等,调整公共交通车辆与其它社会车辆的路权使用分配关系,提高公共交通车辆运营速度和道路资源利用率。

四、配置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在客流高峰时,公交车难以体现优越性,“开步走”更是举步维艰。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在专用道里行进的公交车快到交叉路口时,专用信号灯就显示公交车优先通行,其他车辆则不准通过。建议罗湖加快对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建设进程,通过合理设置交叉路口清晰、直观的标志、标线等公交优先标识系统和必要的公交立体交叉等措施体现公交优先,使公共交通流与其他交通流明确区分,为公交车延迟或提前出现红绿灯。要通过公共交通车辆感应信号系统,调整交叉口信号周期、信号相位,减少公交车在道路交叉口的停留时间,提高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

五、实现公交一体化。市区交通中的路阻很大程度上是因公共交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浪费引起的。同一站点有的公交车非常拥挤、有的公交车乘客寥寥;市区公交车的线路一般都弯来绕去,既浪费时间和能源又不方便乘客;不同线路的公共大巴和出租车相互抢道也是交通事故和路阻的一大诱因。解决上述难题需要发展一体化的大公交,具体思路是:整合公共交通资源,拉直并简化公交大巴行驶线路(尽量做到一条或若干条主要道路一路公交巴士),市民凭实名制的公交卡进行乘换(有助于遏制公交扒手),公共大巴、公共中巴、公共(出租)小汽车和公共非机动车(包括自行车和限制于某些区域内的三轮车)以及今后可能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一同纳入到“公共交通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中,从而真正实现公交优先。

具体而言,社区内提倡、鼓励、方便使用非机动车,城区内“一处租车、各处统还”的自行车出租(和私人自行车的保管)点与机动车停车场(站头)的规划协调(相邻、互助);人力三轮车淘汰与否或限制使用区域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决定,也要纳入“公共交通一体化”的管理中;包括出租车在内的机动车和三轮车、自行车出租都可以“公交一卡通”,“公交卡”备有城市居民(临时与长期)的必要信息,可起到“驾照”般的身份证作用,有利于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文明管理、治安管理、国家安全管理、反恐等;公交站牌信息化,市民可以通过“公交卡”插入站牌上的读卡器(一二十或更多窗口方便多人同时使用)告之出行计划,流量信息集中反馈,快速协调车辆,一条或若干条主要道路一路公交车(大巴或中巴);市民利用“公交卡”读卡器换车经济方便——如选择按日5元、月票100元或根据实际出行安排计费等市民、公交双赢的计费方式,实现快速公交,避免同一条路上多路公交车浪费公交资源和存在公交车追逐产生的隐患。“公交一体化”后,公交优先车道将真正有用武之地,公交可以真正实现优先,市民不必再为一个站点多路公交车的追逐竞争而取舍不定、也不必担心所乘公交车会曲线绕道浪费时间和汽油——路口站点随时换乘的主动权在市民手中,加上服务规范化的公共出租小汽车和“一处租车、各处通还”的出租自行车,环保、健身和便捷将给我们的城市交通带来充满乐趣的畅快和自由,城市交通不再拥挤在经常性车阻的废气中。建议尽快对此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规划。城市公交是非常重要的公共产品,公交要优先,政府重视并介入公共交通,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收回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实际控制权(允许社会资本的介入参与管理监督和分红,但决不能让公共产品成为少数利益集团牟取垄断暴利的工具),不再对社会开放公共交通性质的出租车、三轮车等牌照准入证(可以现金或股权分红的方式收购现有的实际上已大部分有偿出租他人使用的出租车、三轮车的牌照使用权),实施“公共交通一体化”。两年内可以尝试整合公共交通资源,一条或若干条主要道路一路公交车,公交信息化,在公共大巴、公共中巴和出租车中推广实施实名制的全城通用的公交卡,然后再扩大公共交通载体的范围,逐步把非机动车(包括自行车和限制于某些区域内的三轮车)也纳入到“公共交通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中,实现一体化大公交的战略格局!

六、使公交车获得更多的道路优先权。除了在公交专用道设置优先通行信号,同时要规定,在一些特定行驶路口,公交车可以左转或右转,其他车辆则不行;有些道路公交车可以双行,其他车辆只能单行,甚至禁行,这样公交车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实现一定程度的提速。另外要实现各种方式的配合,如调整工作时间,或者在主要线路发不停小站的快车,或者引进先进的、科学的运输方式,从而使罗湖的公共交通有一个合理的配置。

 
 
观看次数:88    发布时间:2007-12-20 20:25:25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