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服务业方面——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和便民化
社区服务业承担着吸纳劳动就业、方便人民生活、降低商务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功能,是承载罗湖快速积聚的重要产业。因此,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对于优化罗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社区公共平台。要全面构建“一站式”服务窗口,加速建设便民、救助、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市、区、社区三级信息网络系统。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和热线电话等方式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商业服务和家政服务。
二是健全社区服务组织,壮大社区服务企业。以市社区服务业协会为依托,建立和健全罗湖服务组织。鼓励个体、私营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创办社区服务企业。建立社会筹集资金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社区服务投资机制。重点扶持一批龙头服务企业和实施再就业中心、便民超市、家政服务、托老服务中心、配送中心等服务项目,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在社区设立再就业服务站,使城镇失业人员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就业培训、推介就业等服务。
三是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网点。逐步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标准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各类经济实体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罗湖社区服务行业。对不同所有制的服务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工商登记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待遇。支持一批运作规范、网络化连锁经营的龙头骨干企业进驻社区,建设各类咨询、家政服务、五托 (托老、托幼、托学、托病、托残) 服务、餐饮服务、购物配送、物业管理、医疗保险、职业介绍、代办代理、日常维修等社区服务网点。对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多、业务开展好,辐射面宽、服务质量高、信誉好的家政服务公司,我们可以给予扶持,帮助其做大做强。
四是健全社区医疗网络,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推广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签约服务和上门服务,每个社区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建立健全以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五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培育龙头品牌企业。根据社区生产与消费的客观要求,大力推行服务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全面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对能够进行标准化生产的行业,要积极引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一些尚无服务标准的行业,要以各类行业协会为主制定相应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率先推行标准化服务;对不能进行标准化作业的行业,要以顾客为中心,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原则,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实施服务业名牌战略,社区服务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广泛开展包括名牌服务机构和名牌服务产品等服务创名牌活动。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名牌企业,鼓励社区服务业名牌企业通过输出技术标准和服务等多种形式,扩大品牌影响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六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增强发展示范作用。要建立社区服务业项目库,加强规划引导,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围绕社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每年筛选若干个在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面运作比较好、拉动就业效果大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重大项目建设要实行优先服务和全程服务,确保有特色、有条件、规模大、质量好的社区服务业项目建设如期推进。对于社区服务业重点规划项目在审核投融资、土地使用等方面要予以倾斜。
二、硬件设施方面——以现代、完备的服务设施提升品位
1.打造一条现代CBD商业步行街,涵盖精品店、餐饮、休闲、娱乐、人文艺术等多种业态,能够满足不同阶层人士消费需求,使其成为罗湖的消费天堂,为罗湖人民带来真正国际化的街区享受,力争使这条街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媲美上海新天地、北京东方广场,成为区域最为繁华、最为诱人的商业地带。
2. 投资建设多媒体阅报屏(亭),在繁华街区处设立声画并茂的无纸化数字媒体“罗湖读报”,提高文化品位。
3.积极规划和推进罗湖的亮化工程,选择合适的街道作为亮化示范区,邀请世界知名的城市灯光设计师进行设计建造,使罗湖在夜幕之中同样别有风韵。
4.交通启用现代化电子智能措施,力争对主要路段全部进行24小时电子眼监视,既能整治交通又能加强治安。
5.建议建设高规格的人才中心,长期举办人才招聘会,把人才招聘打造成罗湖名片。
6.在罗湖多建设廉租房或经济适用住房,以住房制度来吸引中、低收入人群进住罗湖,以低价房来吸引人气。
7.创建一座罗湖建设展示馆。为增进市民对罗湖的认同感,增强罗湖对外来人的吸引力,建议建设一座城市展示馆。该馆可分为三部分展示内容:一是罗湖的历史,展示罗湖建设的历史、富有魅力的文化、深厚的人文内涵;二是罗湖的现在,展示罗湖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的面貌和成就等,可以定期更换,集中展示罗湖在一定阶段所取得的成就,让人感觉到罗湖的发展魅力;三是罗湖的未来,可以展示罗湖近期的发展规划,描绘罗湖的发展蓝图;同时也可以展示今后一段时间罗湖将要上马的建设项目,让大家都能体会到这是一座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从而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使市民有足够的理由为罗湖的历史自豪,为罗湖的现在喝采,更为罗湖的未来鼓劲。
8.建造罗湖文化休闲广场。该广场可以定位为集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广场建设项目,能给居民带来休闲、健康。广场上可搭建若干露天舞台,定期组织志愿者推出文娱活动,使老百姓演节目给老百姓看。同时可增添一些健身项目,供市民选择,使得罗湖的群众有可游之处,有可乐之处、更有可恋之处。
三、自主创新方面——将罗湖建设成为有创新能力、高水平的现代文明城区
走自主创新之路是罗湖发展的优势,更是提升罗湖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一是要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渠道增加对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后续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创新和实践能力;制定和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规划,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实行创新人才柔性引进政策,鼓励国内外各类创新人才采取兼职聘任、合作研究等形式进行加盟,引进获得国家级学科带头人称号的高层次人才,并提供较好的科研条件和便利的生活条件。要建设海外学子创业园和产业园,积极为海内外科技人员提供周到服务,努力培养和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罗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二是要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各类扶持创新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促使企业不断增加技术研发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使之成为技术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确立城市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重点,大力开发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和重大产业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建立研发中心,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及重大课题研究,选派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向企业推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及科技成果与信息,为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咨询服务,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要实施支持自主创新政策。不断加大用于科技方面的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依据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分档给予奖励资助;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自主创新等项目提供优惠贷款的支持,通过设立企业创新基金、贴息、担保等手段,引导商业性金融资金进入创新型企业,促进商业银行改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实施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鼓励采购人优先采购本地和国产自主创新产品,对本地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政府要以首购方式优先采购,并对采购本地和国产高新技术设备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四是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要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将研发成果转化作为考核研发人员绩效的重要依据,采取多种方式重奖对在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员,进而激发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公众创新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通过开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教育,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经常开展专项保护知识产权行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水平,维护权利人的利益,形成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使一切创新活力得以充分涌流。
四、重大决策方面——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形成长效机制
1.开设“网上听政会”栏目。建议开设罗湖建设专题网站,设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环境生活等若干版块,设置讨论区,凡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事项,以及罗湖建设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征询等都在此平台上进行,逐步建立起公开透明的网上听证机制和答复反馈机制,让市民和有识之士能长期献策罗湖的发展和建设,随时对罗湖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真正实现“问计于民、听政于民”。
2.聘请社会各届专家学者成立罗湖建设决策咨询委员会(智囊团)。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其实对于罗湖建设来说也一样,如果仅靠政府的一些领导单一的进行决策(哪怕是做过民意调查的)难免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疏漏的,而如果把罗湖里的一些大型企业的企业家及市内外较出众的学者或教授,通过特聘的方式纳入优秀建言人人才库,有针对性地向他们发出征集邀请,参与到智囊团队伍中来,一方面是政府能有效地做到科学决策,另一方面也能让团内成员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对重大议题提出真知灼见。在成立智囊团后,可由政府进行组织和协调,定期或不定期对重大决策进行论证,听取其对重大决策的建议,吸取团内成员的建议和规划,最后由政府来做出决定权,这样能大大提高对罗湖经济发展的总方向把握程度。
3.重大决策研究课题进行公开招标。建议围绕罗湖中心工作,每年确定一批涉及面广、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重大决策研究课题作为立项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研究力量的积极性,为罗湖的政策研究和决策服务。
4.设立罗湖繁荣发展论坛,每年设立一个主题,围绕城市生态、罗湖建设、文化活动等,邀请相关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家及人士参加论坛活动,一方面能为罗湖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