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文明  打造秀美东湖
作者:赵志胜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号召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继续加强经济建设、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党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执政兴国、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的新发展。然而另一方面,它也说明生态建设问题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普遍性、突出性、紧迫性和重要性。

生态建设工作在我市起步较早。深圳是我国第一个在总体规划中建立的城市,建设之初,便引入了绿色城市的规划理念,在土地规划中突出强调绿地系统的构建,把实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建设花园式、园林式的绿色之都作为一个重要的规划目标。十六大以后,市委领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长远目标;前年又划定了“生态控制线”,把全市近一半的土地保护起来,禁止从事开发性建设;今年又作为今年市委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通过这一系列法律、行政、经济等具体手段的落实,综合保障生态建设目标的具体实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和效果。罗湖区始终把环境治理作为 “城市管理年”、“基层基础年”建设工作的重点,将加强环境保护放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今年初,区委书记刘学强在区委三届五次全会报告中正式提出在“十一五”争创国家级生态区的工作目标,近年来扎实推进“净畅宁工程”、“梳理行动”、 “清无”等行动,全区上下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使辖区自然生态环境在得到保持的基础上更得到不断改善,为建设绿色都市、发展生态文明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发展思路,也是一种生活理念,它所倡导和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共生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理念;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准则,强调建设优化人与自然、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发展城市生态文明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优化人民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城市生态文明是指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建立、维护和发展的基础上,突出生态主题,依靠现代高新科技,优化产业结构,倡导健康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主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为思路,以和谐与效益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环境建设为抓手,以夯实基层基础为基本功,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东湖街道位于罗湖区东北部,辖区面积29.055平方公里,占罗湖区总面积的37.1%,东、北分别与龙岗区、盐田区接壤,辖区内有梧桐山风景区、深圳水库等生态资源,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风光秀美怡人,因此,在带有高资源投入、高环境污染特征的第一、二产业发展已接近饱和、出现了“四个‘难以为继’”困境的城市发展背景下,东湖街道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以落实绿色产业作为发展切入点,无疑已经先得地利优势。

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打造生态和谐城市的规划和要求东湖街道将以加快深圳水库及梧桐山生态保护区周边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工作、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都市生态商住片区为目标,根据区委五届三次会全面“刷新”罗湖的总体部署,引导辖区经济按照“生态经济片区”的定位,走以发展生态文化带动经济发展之路。具体发展思路如下:

首先是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一是积极推进梧桐山休闲旅游街建设工程,通过这一片区城市装修,“返老还童”,走出片区功能升级的第一步。与此同时,积极引进以生态旅游、运动娱乐、特色餐饮、时尚休闲、农家度假为主要业态的相关产业,引导片区发展原生态旅游业。二是积极推动沿梧桐山河生态文化长廊建设工程。抓住市区整治梧桐山河的契机,要对沿河景观和建筑群进行整体形象设计,把沿河地带打造成生态景观和文化艺术长廊,推动片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三是早日完成厂区的产业置换工作,把产业结构调整到创意研发、艺术创作、动漫设计、IT产业等业态上来。四是按照原生态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的产业定位,向大望、梧桐山整个片区进行辐射推进,逐步把大望、梧桐山片区打造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赢的“生态经济片区”。

其次是推动辖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要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辖区的生态资源、环境资源,突破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控制线的制约瓶颈,推动集体股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是要积极引导辖区产业实施结构调整。要结合大望、梧桐山生态经济片区建设,以环保为基本原则,以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发展方向,以股份公司集体物业为重点,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私人作坊、低端的商业门店,逐步向高产出、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二是要深挖物业经济潜力,提升物业价值。积极帮助股份公司实施集体物业的升级改造和功能转换,积极推进集体物业的产业化发展,提高物业的附加值;同时积极引导股份公司组建市场化、专业化的物管公司,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提高集体物业和股民私有物业的出租率。三是解决在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控制线内的大望、梧桐山村“城中村”改造问题。“城中村”改造必须做到“三个结合”:与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与解决股民的生活出路相结合;与落实水源保护措施相结合。

其三是全面启动辖区生态建设工程。在水源保护区内,要珍惜和呵护东湖独特的山水资源,严守基本生态控制线。一是在创建大望生态村的基础上,抓紧推进梧桐山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并逐步在其他社区全面铺开,力争早日将东湖街道创建成生态园林示范街道。二是抓好梧桐山河的综合整治工作,将河道排污整治和沿河景观建设相结合,把梧桐山河整治成具有排洪截污、调节生态、休闲旅游、文化欣赏等综合功能的特色生态景观河。三是加强辖区道路、空地的绿化和社区公园的建设,重点推进沙湾路、望桐路2条生态长廊建设,进一步完善辖区园林景观设计和增加绿地面积,全面推进辖区绿化美化工程。四是加强环保执法,加大环保宣传,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制止违法乱搭建和乱排污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目前,梧桐山原生态休闲旅游街的建设工程已完成了方案的设计工作,已报请区政府立项;相关旅游产业的引进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沿梧桐山河文化艺术长廊建设工程也已列入政府整治梧桐山河的整体工程。随着各项工作的迅速推进,把东湖辖区打造成为山清水秀、宜居适游的都市“桃花源”的明天正指日可待。

 
 
观看次数:89    发布时间:2007-12-20 20:31:12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