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开幕了,这是一次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继往开来、赋予新意的特别的大会,为构建现代和谐发展的社会且体现为民服务的宗旨而指明了航标和方向,作为一名企业的普通员工,我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体会其中的鲜明特点,旗帜鲜明、求真务实、创新发展、信心坚定,作出了重要的决策,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特别的主题。
作为深圳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罗湖又是深圳改革开放的源发地。20年前,罗湖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被誉为“深圳速度”,而今非昔比,有着20年建成区历史的“老”罗湖作为深圳最老的区,现面临着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罗湖能否成功转型深圳再写“深圳速度”?值得欣慰,后续竞争力持续增强。在党的十七大的春风吹拂下,罗湖紧随着城市的深化改革与创新,与时突进中到处春色满园,呈现出生机盎然的发展势头。生态环境中植被充满着绿茵和鲜花,衬托出更加和谐优雅的人居环境,生活在其中令人温馨和惬意,给人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及亲和力,绿色中充满和谐的家园令人感到特别的舒心!科学创新促发展,和谐节约铸丰碑。罗湖区积极开展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从多个方面付出心血和智慧为城区未来的大发展而角逐,结合罗湖实际及所见所闻,此略谈几点浅见。
一、科学创新促发展,锐意进取显生机。
为促进罗湖更好更快地科学发展,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强化以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根据自身的特色和条件因地制宜地拓展,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健全各项综合管制体系及制度,同时灵活地运作城区发展的模式,创新中完善,改革中优化,加强纵横向交流和借鉴,明确合理的目标和方向,有的放矢、有备无患地搞活区域经济,求真务实中提升区域文化及综合建设水准,以取得新的成效。如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电子业及相关特色文化产业等,罗湖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势头,可以在科学的规划及管理中纵横向拓展,扩大知名度、信誉度和成交量,逐步形成新的强势品牌,吸纳更多的国内外商家或游人来此投资、经商或旅游,同时也可进一步借鉴深圳的读书月、高交会等活动模式等,让罗湖的特色文化彰显出时代的风采。像每年的梧桐山登高节也是一种很好的活动方式,可以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不同层面的人们积极参与其中,在运作中让人们体絮到一种特殊的幸福和收获,也是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及提升精神生活层面的一个体现吧!
锐意进取,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按科学的发展观去指导实践,才能促进罗湖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科学发展观给罗湖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与路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纵横发展,拓展前沿,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不断增强罗湖特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动力源,让罗湖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稳步前进,尽管随着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但根据现有的资源开发利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在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等方面不断提升到相应的层面和层次,值得借鉴。目前的金融界市场聚集罗湖,也显示了老区的活力及相关行业的兴起,在罗湖这片老字号的热土上涌现,是一个可喜的迹象,为下一步城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生机盎然。
罗湖的自然优势在深圳这座城市中也算是老字号,环境效益不容忽视。山有最高的梧桐山,水有大梅沙及小梅沙及海洋公园及建设中部分已完成的东部华侨城旅游项目等,这是罗湖深化发展的一个支柱亮点之一。作为一名喜欢登山及大海冲浪的我,对罗湖更有着特别之爱。每当在节日登梧桐山或在大海沙大海中冲浪时,那种在山顶或大浪中的爽朗之感不由对罗湖油然而生敬意。因为只有罗湖这片土地上有鹏城第一峰的大梧桐山(高度943.80m),有天然的海边浴场和风景独特适宜在大海冲浪以锻炼身心的优势条件,还有山水之秀美的宜人景色,是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之余缓解身心紧张的最佳处所之一,这是自然条件的优势,可以让生态旅游提升到新的高度,可以进行团队式的旅游培训及综合服务,让各界企事业及家庭等如军训一样去领略罗湖风光中感受一下高水准的服务,借鉴思考。每次登梧桐山时,爱好照相的我都在山顶主动去认识一些素不相识的新朋友且如愿以偿。当收到朋友们登山与我的留影时,内心特别的爽朗。同时,看到团队登山的朋友们那种团结协作精神令我感动,这种友善和协作如同城区的发展一样,值得倡导。此外,登山道及周边综合环境建设的不断优越和完善所致之功,为广大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登山旅游处所。对交通流量的扩大及相关消费的带动,还有值得去构建的登山消费方面的行业服务的提升,也是可以考虑的。就拿六次登梧桐山来说,每次能认识深圳大学、中联、华为、富士康、菲利蒲等公司职员,通过短暂的交流,增进友谊中学到了很多且激发了热情,有了新的动力源。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团队登山及相互协作的精神,也如罗湖的发展一样,共同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自信力的现代发展团队是相当重要的,作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之一,旅游经济也是罗湖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东部华侨城开发的大梅沙旅游项目目前已部分运营,成效显著,值得综合地理环境将旅游资源在合理保护生态环境下开发到最佳限度,可形成规模化的连锁经营,以利城区的更好发展。
二、和谐节约铸丰碑,再接再厉添泉源。
在和谐中发展,在节约中增效,在创新中飞跃。罗湖拥有东门“老字号”而著称,同时现代火车站的地铁及广场为城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在公共场所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引志,让罗湖被众我的人们从了解中不断熟悉,进而热爱罗湖,寄托出一种精神家园及人生家园,在城区文化产业、电子、精加工、装饰等方面可凸显出新的活力,在相关的产业调整转型期,值得把握长远规划,吸纳更多的不影响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企业入驻罗湖,寻求职业健康及环保等最大优化,倡导良好健康的文明向上的生活与工作等理念,形成人与人和谐相处、人和人共同节约、人比人争分夺秒地去与时俱进地努力掌握现代理论,联系实际,献计献策中付诸行动,在取得实效中也让每个人收获成功喜悦。
联想到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南京生活的4年中,看到很多人在市场买菜或在商场购物时基本都携带一只手拎布袋,质地不一且色彩各异,其体积小而精致,有的折叠后小拉链一拉就如一个小钱夹,当时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算是一道独特风景线吧!也许是特殊缘分,工作辗转中我从石头城到东北油城再至现在的鹏城,转眼六年生活在不断创新中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生态环境及环保等与人人皆密切相关,譬如在商场购物中塑料手提袋消耗量极大,而在垃圾处理上则代价较大,完全可借鉴自携布袋等既环保也节约的良好风尚,作为城市中的一员从我做起,乐而为之!布袋成本低廉而环保耐用,倡导中践行以改变这极小的习俗,让绿色环保为城市增添特殊的风景线。可想而知,作为城区每天至少要节约数以千计的塑料袋,作为罗湖可从机关到社区、业主等逐层逐级地去宣传、引导并付诸实施,形成全区人人讲环保、个个重节约的城区风貌,让手提袋变成罗湖人生活中的一道新的风景,变成一种品牌特色,做出成效,为深圳树立一个新的节约环保的亮点,也是一种值得去思考的理念之一。同时,作为塑料袋在被作为垃圾丢弃时,既影响环境又危害水源等,成本亦高,唯一的最佳选择是少用或不用,值得深思。
三、融合共进新飞跃,面向未来喜洋洋。
作为城区,充分利用所在城区的企事业及社区和工会组织作为中介桥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和传递信息的作用,让宣传、发动、引导、交流、互补等为城区的发展达到融合共进的目的,在共同的发展中促进城区新的跨越式发展而达到新的飞跃。通过多元化、多功能、多方位的接触,让发展的平台更宽更广,特别在城区内形成一种特殊的平台,这是相当重要的,这是面向城市、社会及世界的第一通道,是城区品牌的第一步,是打响罗湖发展新纪元、开辟新的里程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基本动力源。作为深圳是全国创新发展的典型,罗湖也可在创新上突破相关“瓶颈”,树立城区发展的新势头、排头兵。作为城区可以采取多模式多方法的管理,如亲情式城管、社区人性化服务、法治化管理、城区个人信息一卡制等,就如曾经倡导实施的“五保一卡制”一样,也如试行中的安全教育“平安卡”及居住证等,实施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以促进管理的升华。通过媒体等开展“我心中的罗湖”、“我为罗湖管理献一策”、“罗湖城区管理自愿者”、“罗湖之家交流会”等活动,尤其营造出双向及多向互动的浓厚氛围,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构筑现代罗湖愿景,逐步践行中面向未来喜洋洋,高歌猛进,一步一个台阶向着更高更佳的目标和方向前进,为罗湖的明天更加美好而奉献。
时代的车轮永远向前不停地运转,借党的十七大的东风,全面学习十七大报告及达到融会贯通,因地制宜地不断应用于实际,让这催人奋进的号角奏响,在其感召下与时突进。即刻起从我做起吧!与罗湖和谐相处,从点点滴滴不起眼小事做起,身体力行,与时创新中不断为城区增添更多亮丽的色彩,让绿色与和谐、节约与环保、人文与科技、文明与文化等并行,不断设想出更多更好的计策以铸就我可爱而美丽的罗湖之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在深圳及全国乃至世界享受一定的声誉和美名,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