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存在的个别采购单位个别采购相关人员存在思想认识的偏差或误区,抱着“法不责众,别人能过关,我也能过关,不会有事”的侥幸心理,在招标文件(尤其是基建工程以及药品、医疗设备、医用耗材采购等方面)对采购标的物主要技术参数、性能指标上动手脚,或倾向于多年来的合作供应商等现象时有发生。此举从根本上扭曲了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妨碍公平竞争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公有财产被侵吞;为假冒伪劣商品开了方便之门,直接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商业贿赂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党政机关事业工作人员,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对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形成巨大挑战。因此,坚决遏制医疗贿赂蔓延的势头,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企业行为和行政权力,加快建立防治医疗贿赂的有效机制已迫在眉睫,亦是大势所趋。
对于药品和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的采购招标,建议:
一是由全市统一招标,以避免各区独立采购招标因项目数量不大、吸引力不够造成法定有效供应商不足而流标或供应商围标、串标的行为;
二是建立配送中心,各区各医院按实质需求汇报质、数合理、合规的药品、医疗设备及医用耗材,待市里统一采购招标后到配送中心领取;
三是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制定重点部门、关键岗位人员的轮岗制,对医疗卫生单位负责基建工程以及药品、医疗设备、医用耗材采购、管理等工作人员实行轮岗制,建议医院分管领导每4年换岗,科主任和药械采购人员每2年换岗。对存在索要或收受供应商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回扣的情况或离任审计不合格的,给予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程序上严格控制招标文件,进一步规范招标文件范本,把好招标文件制作关,将腐败消灭在萌芽状态,结合原招标文件的反馈意见,请专家对原有招标文件进行论证,修订,进一步规范招标文件范本;采取对外公开征集潜在投标人意见,先在网上发布采购预公告,提请供应商提意见,并将所潜在投标人针对设备参数的倾向性提出的意见反馈给采购单位,并由卫生局统一论证、严把技术参数设置关,杜绝招标过程中采购单位变更技术参数与评分标准的行为,以较低的成本打破了个别供应商通过技术参数来排斥其它投标人的潜规则,节约财政资金,同时做到信息对称;
五是规范采购单位评标行为。为了规范采购单位评标行为,减少人为因素,拟实行采购单位不派代表参与评标的规定,实行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等使用科室采购回避制,在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等采购活动中,直接使用的科室有采购申请权,但对具体采购工作应予以回避,即不能独自接待供应商,不能明显、隐秘或变相地向相关职能部门指定商品品牌和供应商,不能参加相关组织的有关采购谈判,这样有助于减少采购单位影响评标的因素。罗湖区政府采购试行此举以来,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六是革除旧弊,开拓创新,对重要项目、敏感项目(尤其是发现采购单位有倾向性条款)要让采购单位签定《采购项目责任书》,进一步规范采购招标行为;
七是加大督查力度,卫生局纪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摸排卫生行业商业贿赂行为的表现形式,全面掌握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案件的特点、规律,深入分析其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开展行业自查自纠,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脉络,统一思想营造氛围,确定工作重点,务求针对性和实效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和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等情况进行督查;
八是积极营造反对商业贿赂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在主要媒体上刊登举报电话和联系方式,对商业贿赂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动员和鼓励群众反映和举报商业贿赂问题,形成反对商业贿赂的良好社会氛围;
九是开展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剖析六大商业贿赂领域的反面典型,使采购人员认清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十是按照“制度意识自觉化,制度设计体系化,制度执行流程化,制度督查网络化,制度考评动态化”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制度防腐工作,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商业贿赂问题,既抓住当前,着力解决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堵塞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