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罗湖可开发土地资源的饱和,深圳城市重心已西移,作为老城区的罗湖如何增强罗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影响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结合罗湖的特点,罗湖以服务业立区,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优化产业结构、突破发展瓶颈、积极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而当前,香港服务业转移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建立,为罗湖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提供了契机,但罗湖产业结构的缺项性和区域竟争使罗湖发展现代服务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以金融业为例,罗湖的蔡屋围片区是深圳最早的金融聚集区,是内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深圳的首选,作为全市金融业中心区地位显赫。随着福田中心区金融业凭借后发优势的迅速崛起,罗湖金融业的优势在逐步减弱……
虽说福田中心区正处强势,然而,它同样要触碰“土地”、“资源”、“人口”、“环境”难以为继的问题。但作为CBD的福田区如何瞄准“高端”,竞争上游,将经济发展得又好又快呢?不妨借鉴学习当中精华:
第一,着力点落在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上。福田区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引进香港先进的科技创新资源扎根中心城区;整合各类扶持资金对辖区循环经济项目进行扶持。
第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总部经济、高新技术、高端服务业、文化产业的“1+3”经济架构,福田区制定和实施导向明确的产业发展政策,为投资者服务到位。
第三,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电子围墙建设,启动“数字化城管工作”。实现了网格化信息采集和全天候处理城管案件。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第四,不断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体系,新增社康中心家、文化分馆、社区图书馆。关注民生,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因此,我们须意识到,罗湖也应该自造优势,竞争上游,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
(1)关键词:整改、提升、监管
吸收人民南改造模式的先进经验,尽快推进金融中心区和旧城旧村改造工程,提升现代服务强区的整体形象,顺畅交通。上规模的企业一般选择管理好的写字楼办公,因此,宜推出更多的甲级写字楼,盘活空置物业,通过提高旧商业楼宇的管理水平和进行软硬件的更新改造提升其等级。
(2)关键词:借鉴、引才、交流
引导本土企业创新管理理念,提高整体水平,参与国际竟争。借鉴香港和上海的经验建立起自己的人才引进和发展计划,针对文化、金融、法律等领域引进人才,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研发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的培训和交流,派遣更多的人才到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
再说说罗湖文化建设不到位和设备的缺陷。
深圳打着“文化立市”的旗帜,是一个好的标语,好的开始。但仔细看看,中心书城、新落成的深圳图书馆都集中在福田,而罗湖的文化气息过薄,没有一个令人振奋人心的文化社区。更可悲的是,罗湖连一个像样的图书馆也没有。怡景路的图书馆不起眼,设备、书库皆陈旧不堪,往往给人一种被忽略的感觉,让人越“看”越伤心。
因此,我建议,罗湖应该普及社区图书馆的概念,学习福田区的做法,新增社康中心家、文化分馆、社区图书馆等。
另外,近年新建成的靠近“美园”的“罗湖文化创意馆”,我认为意义不大。因为馆内展示的内容太少,况且很多时候馆内都不设展,形如空壳。本以为住在附近的市民或行走附近的游客能从视觉上享受一道“文化亮点”,却变成“浪费空间”的代名词,非常可惜。
在环境建设上,我希望区政府增设生态风景林、园林绿地。一个美好环境除了给市民受惠,还能给游客留下美好印象,增大游客到罗湖消费购物的意欲,也间接地促进我区经济增长。
关于创意文化产业与人才
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是我国各地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措施和方向,更是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赶超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的良机。 因此,我建议开设创意产业相关专业,也尝试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各类“文化创意设计”活动,使青少年从小奠定良好的文化创意基础,不断发现和储备高素质后备人才队伍。当然,如果有良好政策扶持,将会为我区发展创意产业提供有利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