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门路,畅通渠道,促进罗湖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作者:蔡赏映

一个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产业开发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国内的不少城市在平时关系千家万户的发展政策中,经常以领导想法来作决策,而且要“牢固”树立这个“权威”,这样下去身边的班子成员不敢提意见,下面的工作人员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更不用提民众了。而没有广大民众的意见、建议与监督,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政府“一厢情愿”似的好事、实事项目。而经常这样做的后果便是,高高在上的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和谐社会从何而来?在某些领导眼中,专家们的意见聊胜于无,公众的建议更是无足轻重;某些决策表面上吸纳了专家的建言献策,但这些专家众口一词表示赞成的场面却让人怀疑;某些决策在某个环节上征求民意,但关键环节却自己做主。其实,领导的权威,领导的公信力,来自他对世事的准确把握力,来自他一心为民的公仆心,来自他决策的科学实际,而不是因为他采用了民众的建议就“无能”。相反,只要多多“问计于民”,和民众亲近了,权威与公信力还会远吗?现在有一些城市拥有更加开放开明的心态,也重视民心工程,重视为民办实事。为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调动人民参政议政意识,畅通人民和所有关心当地建设和发展的海内外人士献计献策渠道、挖掘群众智慧,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决策参考。国内的重庆、杭州、哈尔滨、青岛等地纷纷建立人民建议征集奖励制度。重庆是国内最早和重视人民建议征集的城市之一,据报道,截止2006年,直辖10年共征集到人民建议20530件,其中425件被有关部门采纳,政府共拨付约55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建议(产生的经济效益在10亿以上)。重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实行奖惩制度,有效地推动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全面健康发展。问计于民和建立和完善优秀人民建议征集制度是存在关连的,没有重视问计于民的理念,就无法顺利建立和完善优秀人民建议征集制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罗湖要建设成为文明和谐,富裕安宁之区,同样也要重视广开门路,畅通渠道,并建立和完善相关人民建议征集制度,这样更能促进罗湖社会协调发展。(为方便征集方启示,全文另发有WORD附件,请查收)

     1、政府应建立起“问计于民”的好习惯!

   有人认为“问计于民”是“尊重人民、信任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实际行动。我以为这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执政为民首先就需要想民、亲民、尊重人民和信任人民。历史证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把人民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政策,再服务于人民,这是党和政府应该坚守的工作习惯。“问计于民”不仅可以避免党和政府决策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也可以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我们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国体和政体决定了人民群众有权参与党和政府的工作。  人民政府不能把人民和政府分开。政府本就该想民、亲民,不只是执政为民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是政府的主人,所以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原本就是政府工作的应有之意。积极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就是政府积极作为的表现。现在,很多地方党委、政府,甚至全国人大、中央政府也问计于民、问策于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重庆市20076月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几天后,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市长王鸿举通过互联网发布联合公开信,面向全球征集金点子,“诚挚邀请社会各界群众、网友、海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各类媒体,为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言献策”。据了解,省部级官员通过互联网面向全球问计寻策,尚无先例。这是自2004年以来,重庆在中国率先建立行政首长问责制,解决官员“惰政”“怠政”之后的又一新举措。应当说,重庆市的“敢为人先”,在当今中国是一次具有开拓意义的举措,在政治民主进程中真正施行“问计于民”,从而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见617《中国青年报》)。重庆若能够集全国之智慧,得各界之支持,城乡统筹的难题一定能够破解,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大文章一定可以写得有声有色。继重庆之后,云南省政府近期也开始向社会广泛征集并受理群众诤言,鼓励各界人士为云南发展献计献策。凡取得重大效益的诤言,将获得云南诤言奖,最高奖金达5万元。重庆与云南的做法得到了媒体和广大群众的肯定与支持。政府能够自觉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是充分尊重民意和广泛集中民智的重要体现。奉节政府部门以后在每一项重大决策出台之前,都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作为决策者更应切实做到知民情,察民意,解民心。同时,决策者通过各种有效渠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各项决策的“民意含量”,而且可以令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大大增强,从而杜绝决策的盲目性以及措施的随意性。在广大民众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正是利用民众智慧,鼓励民众参与重大决策的最好体现。问计于民,问策于民,还是政府实行“阳光作业”、亮政于民,实现民愿、消除民怨的重要手段。其实,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应该充分代表广大民众的意愿和利益,故而亮政于民,实行“阳光作业”,切实增加政府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就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和趋势。也只有如此,政府工作才更有利于接受民众的监督,尽可能地减少各项工作的盲目性,从而广泛聚合民力,不断提高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在政府和民众之间,真正地搭建起一座桥梁,形成一种成事的合力。政府问计于民,问策于民,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形式(以下介绍)。对待一些重要的决策,尤其是跟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就不能由领导“拍脑袋”说了算,而应该问计于民,需要借助听证会就其可行性进行听证,以广泛收集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更加重要的是,在政府与民众之间,也只有通过形式各样的互动平台,才能将宪法赋予给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以及监督权落到实处。再者,政府决策层领导习惯问计于民,问策于民,还是实现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因为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下,广纳民言,广集民智,也是对一个意识开放而又对民众负责的政府的必然要求。

    2、建立和完善征集优秀人民建议征集(奖励)制度。

  制定建立征集优秀人民建议的相关制度,专门成立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并明确专人承办征集人民建议。成立由政府人士、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组,评估建议。设立“优秀人民建议奖”符合新的《信访条例》中关于“信访人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意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或者对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以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有贡献的,由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单位给予奖励”的规定。通过开展征集人民好建议活动,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的力量引导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对征集工作较好的单位和提出重大合理化建议的个人,对提出建议实用价值大,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个人,且采纳建议推广或评估实施后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政府部门给予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奖励。人民建议征集符合社会公众利益,政府部门应该每年拨出专项基金或费用作为奖励。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增加相关奖励,提高各个部门和社会群众参加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另外各个政府部门也应该多些开展这样的有奖征集建议点子活动,广纳民智,对社会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3、人民建议征集范围:

   各地政府部门对于涉及城市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等重大问题,如发展规划、产业政策、重大改革方案、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以及政府和政府部门负责人的勤政廉政等方面内容,要广泛征集人民建议。人民群众和社会人人士都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具有建设性、前瞻性、独创性见解,切合当地实际的意见、建议、决策咨询建议,以及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批评等。人民群众和国内外社会人士建议的提出可以书面形式,也可以通过来访或电话反映,信件、邮件、短信以及在新闻媒体上开辟的专栏等其他途径提出。建议人对提出的建议要在核实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或对策。

    4、人民建议征集方式:

  一般的人民建议征集方式可以通过传统报纸、电视台。近年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展示了强大的传播作用,同时在网络上发布征集,也能收集到其他城市,社会公众的广泛意见。通过一种常期的机制,比如青岛、重庆,厦门就是每年都有一个市民建议月活动,搭建与市民沟通的平台,问计于民,凝聚民心、汇纳民智、集中民力,集思广益,广大市民可以继续通过普通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渠道就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给市政府提出宝贵建议。百万罗湖市民住在罗湖,他们希望罗湖是怎么样的,他们最有权利发表意见,而罗湖家园网则是一个好的平台,笔者认为,以后的人民建议征集,可以在这里发布。罗湖相比其他城区有了更先进的观念,有了成熟更有效的平台。深圳在这方面还显得落后于其他城市,没有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立法,实施每年征集人民建议的做法。青岛、重庆、北京,厦门哈尔滨等城市就是实施这样的建议征集做法,每年征集到很多改进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面的建议,有利地促进了城市的社会发展与建设,大量的民间智慧和金点子,实施和改进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国内城市此等做法乃有效探索和成功经验,罗湖可以大胆借鉴,这一次的征集罗湖发展的金点子正是一个好的开始!

     5、重视人民建议是“以民为本”的真正体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其中一个重要议程,就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看来,和谐社会不只是人与人之间要和谐,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要和谐。执政为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原则问题,也是社会和谐应有的内容。在城市发展中,要把广大市民群众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民生等方面内容新、立意高、前瞻性强、操作性强的建议筛选出来,纳入城市发展规划重点考虑,条件成熟的当年可以实施或者改进。凡涉及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局性建议,各责任单位还要将落实办理情况及时答复建议人,对关系全局的重大建议,政府部门领导可以亲自与建议人进行对话,直接听取陈述。如果征集是流于形式,停留在搞运动、完任务上,不仅会浪费了大家包括领导们的工作时间,也会浪费了部分真正响应号召参与讨论并献计献策的民众的感情。如果是这样,这样的活动还是少搞些为好。要真正想聚民力集广益,就得在真做上下功夫。领导如果真的是在作秀,将是一座城市的悲哀!结果是适得其反,因为人民群众不希望自己满怀热情写出来的各个方面的改进建议,被有关部门束之高阁,或者丢到垃圾桶。笔者认为,国内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县区都应该重视人民建议的征集奖励机制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这也是政府部门树立“以民为本”的真实体现,对城市民生的真正关怀。

    6、重大决策问计于民彰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栽树树成林,非常浅显易懂地说明了问计于民的必要性。一个好的金点子和改进建议必能产生价值,帮助认识或者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如果有关部门能认识到金点子的价值,金点子越多,产生的价值作用越大,这是很多国内外城市政府部门对金点子的认识。一个城市政府(部门)的领导如果能提高对人民建议的重视,正视金点子的价值,这将是任何一个城市百姓的福气。众所周知,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的目的就是为了制定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政策,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和谐。事实上也只有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才会有真正的社会和谐。如就涉及群众利益的做好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五件大事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有利于制定出利国利民的政策,也可以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心灵距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重大决策问计于民不但不会给政府添麻烦,还会减少损失和浪费,同时起到释疑解惑、疏解情绪、达成共识的作用。越是牵涉广泛的重大事项,就越需要问计于民,作出的决策才越能得到顺畅地执行,才不会在实施之后受众人诟病。除此之外,还要对重大决策搞暗箱操作者进行责任追究,决策者如果因决策失误导致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要按照相关规定,引咎辞职或被责令辞职。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应充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等,以此来推动政府在进行重大决策时问计于民。 “问计于民”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政府的重大问题的决策中来,为领导提供更多更理性的决策依据,能够集中更多的人的智慧办事,本来可以让很多事情办得更好,办得更符合实际。

  总结:罗湖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发展经济可以说得天时地利,但任何城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有人和。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只有广纳民意、集中多数人的智慧,才能少走一些弯路。否则,就有可以有出现政府在某一方面投资越大,出现的错误越大,造成的损失越严重。所以在建设和谐罗湖的过程中,作为政府部门要疏通各种渠道,让民众参与经济发展的献技献策中来,了解掌握方方面面情况,听取好的的意见和建议,择善而从之,推动和改进工作。广开门路,畅通渠道、问计于民既可以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更能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实现社会协调发展。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最需要开放、务实、高效、透明的理念和精神。一个善于纳言,一个务实高效的城市往往是最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城市,也是最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城市!
 
 
观看次数:120    发布时间:2007-11-26 9:29:01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