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格市场准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各级质监部门要严格生产许可制度,保证发证质量。全面建立统一管理、分类监管、重心下移、层级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负责监管的工作人员也要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探索既适合当地情况、又能实现有效监管的食品安全工作新路子,把食品安全工作办实、办好。
二、健全有关制度,确保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建立监督抽查制度,各级质监部门要适时开展食品监督抽查工作,并在监督抽查中,突出重点产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四个重点,提高监管抽查的有效性。二是落实巡查、年审、回访、强制检验等四项监管制度,强化日常监管,不留死角,确保监管的有效性。三是建立预警制度、快速反应机制、奖励举报制度等项执法制度,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感。
三、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制定出宣传报道方案。
各级政府和质检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工作的报道力度。一是宣传鉴别假冒伪劣食品的知识、方法,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二要宣传国家关于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引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守法经营;三要加大宣传罗湖优良品牌、优秀企业和名优特产、特色优质食品的力度,树立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正面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