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整个的发展要按照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四位一体"首善之区的目标去谋划、去决策,要在全国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大势下,紧紧抓住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的机遇,认真学习新加坡和香港经验,强化金融中心区功能为核心,抓紧推进产业高端化和经济总部化,全面提高罗湖的城市商务中心功能,为全市乃至珠三角的产业发展服务。
发展总部经济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罗湖如何在和福田等其他五区甚至其他都市发展中展露头角,唯一的途径就是发展总部经济.目前地王大厦里聚集了43家世界500强,国际上公认的 4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全部在罗湖安营扎寨。关键在于,如何使这些企业和更多企业把总部落在罗湖,为罗湖经济发展做贡献.特提出以下建议:
1、为总部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出台总部经济扶持办法和总部企业认定实施细则,经认定的总部企业可享受总部企业的优惠政策;整合区财政资源,出台总部经济扶持方法 ,向发展总部经济倾斜。
2、抓好中心区硬件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地王、东门等商业片区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心区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按总部经济的发展要求,抓紧规划改造与中心区相邻的城中村,进一步完善中心区的配套服务。
3、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和高端服务业推广活动,组织辖区企业参加国家、省、市、区举办的产品博览会;实施市委市政府"走出去"战略,举办 辖区企业推介会, 推动辖区企业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协助本土企业向外扩张。
4、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 。组织开展针对辖区总部企业的直通车服务,解决总部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5、打造民营企业总部之区。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促进国内上规模民营企业把总部迁至上海。非公经济在GDP中已占很大比重。罗湖作为深圳象征,在国内知名度明显高于其他兄弟区域。做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发展非公经济方面一直劈荆斩棘,勇做先锋,在总部经济和民营经济互促融合上应该率先出台一些鼓励政策,将罗湖打造成民营企业聚集之区。在硬件上,可以划出一定区域,譬如将老工业厂房区改造成办公区,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优惠入驻条件,孵化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