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村务公开建言献策(一)(二)
作者:杨学炯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务政务公开成为与时俱进的当务之急,窃以为要做好村务公开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理顺机构,落实责任制。按照上级的规定,各镇(街道)必须理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工作机构,统一由农村工作办(居村办)为日常管理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要落实责任制,实行镇(街道)领导分工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负责组织实施。驻村干部要加强对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每年年底由镇(街道)组纪办牵头,组织农村工作办(居村办)和驻村干部对各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报酬挂钩。

(二)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为加强村民自治工作,建议各省地级市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深化镇(街道)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关于稳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规范农村各项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各镇(街道)要切实按照出台的文件要求认真研究落实。具体要做好以及下几点:

一是规范公开形式。各村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便于村民观看的地方设立防风避雨、坚固耐用的村务公开栏,地域较大、人口较多的村要把村务公开栏延伸到公共场所和村民小组,按照当地关于村务公开栏的格式,统一标准、统一实施。同时还要通过召开会议、发放“明白纸”、广播电视、网络和民主听证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

二是完善公开内容。要规范设置公开内容,做到法律、文件规定的内容要公开,村民要求公开的内容要公开。对周期较长的村务要做到事前决策、事中动态和事后结果全部向村民公开。

三是明确公开时间。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统一实行“三日”制度,即“公开日、询问日、解答日”制度。每月20日为地方统一“公开日”,各村必须于公开日通过公开栏向村民公开村务和财务;每月25日为“询问日”,村民对公开事项有疑虑或有意见建议,可以在询问日到村委会询问和提出建议意见,每月28日为“解答日”,村委会主任或负责人必须在解答日对群众提出来问题和意见进行答复,一时不能答复和处理的,要向群众做出解释,限时解决,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村民提出的问题、意见和村委会作出的解答必须在村务公开栏向村民公布。村委会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一些确实不符合规定的做法和有违群众意愿的工作应及时进行纠正或调整,对一些因群众不理解而提出的意见,必须尽快向群众解释说明或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讨论。各村财务收支要做到每月公开一次,一般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一些周期性较长的工作或事项按阶段进行公开,涉及农民群众利益的确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重要事项要随时公开。

四是规范公开程序。对需要公开的项目和内容,要求严格按照由村民委员会提出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核、补充、完善,提交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确定,村民委员会通过村务公开栏向村民公布这一程序进行。

(三)健全民主管理决策制度。把民主决策的重点放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两委”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股东代表会议为主的决策制度建设上来。村内一般事务要召开“两委”会议讨论和决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办事。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

(四)引入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制度,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委托的中介组织要依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各省市村务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要求,及时如实提供财务公开的相关资料和信息,配合村委会做好村务公开工作。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村民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认真检查审核每一项财务的收入和支出,监督相关的经济活动,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有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提议,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可对村集体经济帐目进行查帐和审计。对村民反映财务问题较多的村,镇(街道)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协帮助其搞好财务清理整顿工作,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健全财务管理和民主理财制度。

(五)加强检查监督,确保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镇(街道)一定要抓紧抓好,常抓不懈,加强定期检查监督,要求每季度抽查一次,对不达标的村要限期进行整改,确保这项工作的规范化运作。

村务公开千头万绪,但主要干群同心,公平公正办事取信于民,强化办事透明度,许多复杂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我为村务公开建言献策(之二)

 

面对新农村新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做好村务公开工作必须提高村官思想认识,补充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一)再认识,进一步增强搞好改革的紧迫感。各级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认识到推进改革的紧迫性,确立推进改革的责任感,把改革作为当前农村一项突出任务来抓。基层镇(街道)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加大力度,措施到位,确保改革如期推进。

(二)再组织,进一步加快改革推进步伐。基层镇(街道)要结合实际,周密部署,稳步推进。以一村一社为主的镇(街道)要力争在限期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一村多社较多的镇(街道),要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批推进,年度前要完成村级财务的改革;各地要在限期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基层镇(街道)要研究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使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

(三)再宣传,营造改革的舆论氛围。各地各级要加大力度,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宣传标语、宣传资料、会议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通过宣传发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引入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发展工作,特别要对村(社区)干部、财会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使他们消除疑虑,真正理解改革,关心和支持改革,增强参与改革的自觉性。要推广全国各地先进农村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完善公开渠道,特别是要科学选择宣传点、公布栏的安放地点,方便民众知晓。

(四)再交流,切实提高改革质量。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少走弯路,确保改革稳步推进。县(市)、区、镇各级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碰头会,并通过简报等形式,互通情报,交流做法,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五)再完善,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基层镇(街道)要根据改革发展实际,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资金预决算、开支审批、固定资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债权债务和合同管理、会计档案管理、财务公开及审计监督等。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真正达到规范管理、强化监督的目的。

财务公开乃村务公开重要组成部分,抓好财务公开有利于村务公开有序顺利推进,更易得民心,顺民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述几点建议与各位村干部共勉!

 

 
 
观看次数:89    发布时间:2007-12-4 15:52:44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