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城市中心”的西移,关注罗湖爱护罗湖的人们无不担心在未来发展中罗湖的地位被边缘化。
罗湖真的要落伍了吗?回答是否定的。罗湖作为深圳经济特区开发最早的城区,在这块热土上,闻名全国的“深圳速度”就是在这里率先创造出来的。特别是罗湖的文化积淀、罗湖的教育优势,是其它各区无法比拟的。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区,对于罗湖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罗湖教育发展的优势
1、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罗湖毗邻香港,是全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区域,也是深圳最成熟的城区。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尤其是近五年,社会文化事业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罗湖区域面积78.89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86.04万,其中户籍人口34.2万。200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572.25亿元,同比增长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80亿元,同比增长26.3%,增幅创近十年的新高。罗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教育事业的强力支撑。历届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始终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区”,2007年顺利通过了复评验收。
2、罗湖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全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特级教师9人,高级职称919人,中级职称2738人;国家骨干教师10人,市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88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南粤优秀教师55人,广东省名校长2人,深圳市名校长1人,市级以上名师163人。五年来,我区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大教师队伍专业化力度,在教育理念、创新意识、课程教学、知识结构、信息技术、教研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系统科学的研训,建设了一支具有终身学习理念、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并在教育教学和各级各类竞赛方面都取得骄人成绩。
二、建设名师队伍的紧迫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家长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建设一支名师队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一流的质量,需要一流的名师;一流的名师,才能支撑起一流的名校。
建设名师队伍,打造品牌教育,是罗湖教育的又一次腾飞。而教育的腾飞,又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力支撑。
我曾仔细读过《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日第9版一篇题为《建教育强省先要打造名师》的文章。一位朋友还传来了其原稿。原稿中有一段话,令作为一名普通深圳教师的我也汗颜。这段话是这样的:“由此,我不得不想到了奇怪的‘深圳现象’:这些年,深圳荟萃了天下教育精英,按理说,应该是全国教育的最强音了,可是,这些精英们到了深圳,都成了大海里的一滴,再也难得激起几朵绚丽的浪花了!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他们不是为教育理想去奔波的,他们更多的是为金钱去奋斗的,深圳的教育也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根本容不得‘书生’‘镇西’们的存在,他们的教育悲剧也就难免了!”这段话在正式发表时被编辑删去了。看了这段话,先是有点气愤,但过后冷静思考,这位作者说的也有点道理。虽然他对深圳教育有偏见,虽然深圳教育成就有目共睹,深圳教师的素质,无论是师德师风,还是学识水平,在全国也算是一流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种种原因,能在全国排得上号的深圳名师的确不多。
“一个名师可以影响一所学校的前途,可以掀起一股教改新潮流,可以点燃一批教师的教育激情。因为有了一个魏书生,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普通教师,一个有教育理想、教育追求、教育胆识、教育实验的教育改革家,盘锦实验中学由一所贫瘠的农村中学一跃成为著名的省重点,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语文课堂焕发了新的生机……盘锦因为有了魏书生的改革成了教育的一块圣地,江苏教育因为有了高万祥、于永正等一大批有志者的苦心经营而欣欣向荣,上海有于漪、程红兵、贾志敏,北京有韩军、孙维刚、窦桂梅……”(引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1日第9版《建教育强省先要打造名师》)
这样响当当的教育名师,我们的确不多。
三、关于什么是“名师”
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言能明其志、笔能成其文,斯为“名师”。校以师名,师助校名,交相辉映。创建名师队伍是办学的永恒主题。名师应是优质教育的助推器。名师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学校就有了更高的立足点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优质教育的实践就有了巨大的推动力,甚至可以改写一个学校的历史,影响一代代人的成长。
名师,首先是一个个体,这个个体有着渊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知识内涵;这个个体是有特色的,有着引人瞩目的教师风采;这个个体是纯厚的,有着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和极高的教育品行;这个个体是教育的创新者,是引领教育改革的旗帜。其次,名师又是一个群体,他们中的每位教师风格各异,精彩不断,整个育人氛围欣欣向荣,富有青春的朝气与进取的活力。一个名师如果不能用他的风采影响带动身边的学生、同事、平行班,乃至整个集体,那他又怎么能成为时代进步的弄潮儿?
四、关于建设名师队伍措施的建议
1、制定名师建设规划。政府要把名师队伍的建设列入议事日程。
2、创设名师发展空间。采用多途径、多措施的培养与过程化、档案化的管理,为名师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形成名优教师梯队,形成一定规模的名优教师后备力量,促进个体发展目标的定向和定位。
3、搭建名师展示舞台。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促使名师在各类展示中获得再提高。名师须按规定开设公开示范课;须带徒授艺;须为教师继续教育作专题讲座;须为罗湖教育均衡发展做贡献;须带头开展教育科研,主持或参与教研课题,撰写教育论文。
4、建立名师奖励制度。安排专项资金对名师培养工作进行奖励和补贴,以提高名师的政治福利待遇,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促使其再创新绩。
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罗湖教育定能生机焕发,活力四射,价值提升,效益倍增,让世人再次看到罗湖的魅力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