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文慧

社区建设首先要坚持以党的建设为龙头,以政府推进为主导,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实行分类指导,达到资源共享。建设“安全文明、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的和谐社区”。

一、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区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托。社区不仅但当着维护社区稳定“安全阀“的角色,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已日益成为政府工作和社会事物的重心。做好社区工做,创建和谐社区,关系重大。建设和谐社区,从社区内部讲,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居民自治为方向,建立和完善运作机制和协调机制;要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方便社区群众,为社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把社区理念、道德教育、文娱活动渗透到社区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和参与的广泛性;社区居民要当好“主人翁”,共同参与,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从社区外部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社区,整合社区工作的力量,民政、治安、环保、卫生等部门要切实负起在社区工作中的责任;企业和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物质、精神和智力支持。我们要调动社区工作的多种力量和资源,共同但负起社区建设的重任,使我们的家园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二、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切实为人民服务

1、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要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财政要继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和投入,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和科教、文体、卫生、环境治理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极创造尊重人、关心人的良好人文环境,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要加强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媒体教育引导群众的正面宣传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对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理直气壮地加强管理。既要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又要避免其消极的影响。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惩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2、从发展目标来看,我们今天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社会主义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体现党的宗旨、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是充满创造力、体现社会公正、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稳定的社会。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而不能仅有一个方面、一个阶层的积极性。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向群众的利益,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有了深厚根基。当前重点是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困难行业和群众的实际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应对国际局势的能力,重点在于“稳定”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

三、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树立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即要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整体发展的和谐,又要有外部环境和国家安全的和谐;即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要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把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把稳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把改革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把为民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把务实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抓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有为民做主转向由人民当家作主是思想观念上的重大进步。不管强者还是弱者,也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都应当得到公平的对待,每个人都不能因财产、身份等不同而获得不同的待遇,社会公平和正义应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要互相帮助、讲究信用、友爱相处。人民的创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要让人民感到我们的社会是安全的,我们的社会管理是有秩序的,我们的生产生活是有法律法规保障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

2、构建和谐社会,要重点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第一要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同时,也要维护个人的合法利益。第二要处理好城乡贫富差别。第三要处理好改革开放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第五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公民经济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建设健康的社会心理,必需讲求善意。建设健康的社会心理,必需有宽容之心。建设健康的社会心理,必需有同情之心。

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高效的经济、有序公正的社会、优美和谐的生态是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基本标志,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观看次数:255    发布时间:2007-12-5 11:12:34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