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在很多初到深圳和来了深圳很久的市民来说,罗湖就是深圳。笔者10多年第一次来深圳,就是在罗湖生活,对罗湖有深深的感情。罗湖的变化与发展,牵动着很多关心深圳的朋友。罗湖是当之无愧的深圳特区发源地。近期新的《深圳总体规划》出台,罗湖中心区并没有出现在规划中,引起了不少罗湖干部群众,市民网友的广泛关注。其实罗湖和其他兄弟城区有各自不同的发展优势,在深圳的规划与发展中,都有不同的历史使命与作用。罗湖相对比龙岗,宝安等城区,地理面积更小,表面看起来,发展的空间很小,但是罗湖作为最接受香港的城区,地理优势是中国任何一个城区都无法超越的,哪怕是现在的福田,南山,蛇口。罗湖是否能保持深圳中心区的地位,就要整合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服务业,从而创造新辉煌!要把脉罗湖,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罗湖与其他兄弟城区的优势,进行比较,从而了解,诊断,做到对症下药。让我们以一种正视和反省的心态来看罗湖的优势与不足。
罗湖现在的金融、商贸购物,口岸,休闲娱乐环境都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区的,罗湖是深圳和香港市民最认可的商贸购物之都,休闲娱乐之都,酒店之都,商务之都。和福田作为市政治中心相比,罗湖不具备优势。再看南山区,南山拥有深圳大学,新的大学城,罗湖也不具备与南山竞争文化中心的功能。宝安,龙岗,盐田等新建城区,还不具备和罗湖竞争城市功能中心区的实力,宝安,龙岗在未来20年内,笔者认为,还是深圳的城市副中心,更多的是工业中心。城市规划不能把所有的聚合功能全部集中在一个或两个城区。应该各有侧重,互补融合。深圳的城市规划整体上是较为科学的,值得肯定。我们应该说的是,深圳新规划没有标注罗湖是中心区,罗湖不一定就真的成不了中心区,就真的意味着不如福田,南山(前海),蛇口,宝安等兄弟城区了。罗湖作为深圳,广东乃至国内外较有名气的商贸购物之都,休闲娱乐之都,酒店之都,商务之都。他的优势是明显摆在那里的。罗湖拥有最成熟先进的服务业,第三产业,上海有一金山区就定位为上海的服务业新城区,为上海的各个兄弟城区提供一流的服务。罗湖人现在要做的是,在政务环境上,更加透明务实,公正廉洁,开放开明;在公务员素质上,要更加提倡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文化环境上,要更加丰富城区的文化品位,多建设一些文化休闲广场,一个罗湖区不能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这些代表物质文明,并不代表就是文化品位的体现。罗湖区的各个街道办部门应该重视社区的和谐建设,让更多的外来暂住人口对深圳罗湖有家的感觉,关注外来人口的幸福感,提供外来工子女的读书优惠政策,最好能和本区居民一视同仁。另外对于一个老建成区来说,要对一些旧化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完善和改造,比如罗湖的公园,文化休闲公共设施就远远不如福田,有关部门应该着力完善提升罗湖的公共文化设施。罗湖虽然是老城区,寸土寸金,但同样也应该有舒适的绿地,高雅的文化场馆,提供市民休闲学习。
罗湖因为是深港第一口岸,区内又有最大的东门步行街,罗湖的交通环境相对其他城区更为严峻,这就要求交通部门一分都不能懈怠,应该向香港学习他们的先进科学交通管理经验,解决交通问题。一些旧的城市道路,该扩宽的扩宽,该打通的打通,没有顺畅的交通就没有和谐的罗湖,这是有关部门应该重点关注的。罗湖城中村众多,村中环境脏乱差,让所有见过的外地和本地市民游客倍感失望,如果能科学规划,改造,将能提升罗湖的城市面貌。罗湖的道路洁净,也是让人不敢恭维的,罗湖的道路洁净工作,远远比不上香港,很多人行道都是没有每天清洗,在这里我说的是清洗,不是打扫。只有经常清洗,才能做到干净整洁。香港各区的道路,哪怕是新界的大埔等远郊城区的道路,特别是人行道,经常有市政部门清洗清洁。而我们深圳很多城区的人行道,哪怕是在罗湖这样的中心区,也很少清洗清洁,只有一般的打扫,而这种表面上的打扫是无法保持路面洁净的。城市道路的洁净,是无法靠雨天的自然冲洗完成的。不要给城市洁净找理由,认为简易打扫是节省用水,但是,城市道路洁净是一个文明城区的必要条件和环境。就算罗湖做不到日清日洁,也应该5天或者一个星期清洁一次,这样也不会导致新铺设的人行道一天比一天脏,一天比一天黑!别小看这个细节,罗湖之所以和很多城市的城区有差距,更多的就是体现在这种细节上。大家可以去看看东门,人民南,嘉宾路等人行路面就知道,罗湖的道路洁净是需要重视的,它代表着罗湖的脸面和文明。
我们再看看深圳的东门,这里是深圳和香港人的购物天堂。但是东门的购物环境也是有待改善和提升的。比如吃的问题,像深圳东门步行街在进入步行街的主要路口(茂业百货旁)位置设置一些小吃店,这是很不合理的。小吃店周围百人就地品尝小吃,极大影响了出入东门的人流,加大了拥挤,另外乱丢垃圾和饮食物的情况出现,把一个著名的步行街的大门口搞得像个公共食堂门口,路面油腻,影响行人逛街,实在大煞风景,更是极大的破坏了步行街的整洁干净和整体购物环境,可以说是东门步行街综合环境上的一大败笔。如果我是评选深圳文明卫生城市,就凭这个,我就给他们打偏分了。为什么不学习佛山东华里,北京,南京,北京等城市商业街的做法,在街内规划美食长廊,满足到此观光购物的市民游客就餐。通过美食长廊,把广东的地方小吃和美食推介给游客市民,这里是商业天堂,也是“美食天堂”。何必把一个东门的出门口,搞得像个脏兮兮的食堂门口。这里汇聚了大江南北风味,天下美食。政府部门是否可以在东门考虑整合资源,合理规划,通过政策扶持、研究推广,打造一条文明诚信的特色美食一条街和美食长廊呢?这样做法一来丰富了东门的商业格局,二来做大了深圳特色餐饮业,这是一种多赢;择合适地方,开辟出专门的地方提供特色小吃,满足市民游客需求,在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作为一个著名的商业街,应该考虑这些细节。笔者认为,深圳目前还没有一个购物步行街可以和东门相比,这里的人流和购物占了罗湖和深圳商业街的较大份额,再加上百米之内是罗湖同样著名的人民南商圈,如何让1+1大于2,是有关政府部门应该重点考虑的方向。罗湖有关部门应该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升东门和人民南的购物环境和文化品位,吸引更多的市民游客,可以说,有这两个商圈,加上现有密集的酒店,娱乐圈,就足以让罗湖成为深圳举足轻重的中心城区。其他城区要有如此成熟便利的酒店资源与商务环境,不是三五年就可以建成的,就算硬件有了,氛围也不是几年时间就能营造出来的。哪怕是现在酒店业发展迅速的福田和南山,但这些兄弟城区和罗湖的酒店业,休闲娱乐来相比,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在氛围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深圳规划图虽然没有标注,但罗湖和其他城区相比,是一个更成熟更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区。老百姓心里最喜欢的还是老罗湖的平和。过关方便,购物方便,交通方便(特别是到广州,坐火车)等这些都是老百姓可以感受得到的便利,有这些便利就是罗湖的优势。一个城市最重要功能就是满足市民游客的“吃喝住行玩游”等六大方面的需求,罗湖在这几个方面都占了极大的优势。笔者认为罗湖的干部群众不必因为规划上没有标注“罗湖中心区”,而因此有深深的失落感。罗湖拥有如此之多的优势,规划部门无论如何是不能忽视的,前海标注上一个中心区,就并不代表罗湖的优势不如前海,福田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罗湖只要整合和优化现有的金融,娱乐,商贸,商务,政务资源和环境,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服务业上空间更大!罗湖是有这个底气和条件的。
笔者认为,只要罗湖有“吃喝住行玩游”这些资源优势,就具有发展的巨大能量,就不会被边缘化。罗湖在未来10-20年还是深圳无可争议,无可代替的深圳中心区之一。罗湖还将是很多罗湖人,深圳人心目中的深圳中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