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赖+沟通,搭建医患和谐桥梁
作者:杨文伟

当前的医患关系较紧张,无论对于患者还是知方来说都是这样。事实上,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的重要原因、缺乏理解,缺乏沟通,不能换位思考。

记得有一位医师曾经说过:“我经常问病人说,医生替你治病,请你不必担心,担心只是浪费精神,也不必烦恼,因为,烦恼无法使疾病痊愈,只会使疾病更加严重。”医生如果要使病人对其更加信赖,平常应该努力吸收各种新式的医疗方法,以充实自己。而且,现代人和以前不同,容易发生医疗纠纷,为了防止这种不幸的事发生,必须互相了解以进行检查和治疗。医生要病人接受某种检查时,必须说明理由,要让病人充分了解。当然,医生方面也要以极大的信心和正确的诊断来应对,互相的信赖即建立在互相的努力上。

同时,信赖也是建立在相互的沟通之上,医患沟通在改善医患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医患沟通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推进行业作风建设的需要,也是病人的需要,是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极好的有效方法之一。

实施良好的医患沟通,医生是主体,医患沟通中医生起主要作用,必然要求医生应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和语言艺术能力。首先要求医生“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病人倾诉时,尽管有许多不切主题的语言,医生不能不耐烦,要善于引导病人回答问题,描述症状,使病人感觉你在听他诉说,是在关心他(她),同时用恰到好处的言语温暖他(她),使他(她)感觉你的亲切、可信。可以说“耐心”、“倾听”和在病人面前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发展良好的医患关系的最重要的一步。

加强医患沟通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医务人员必须承担和履行自己的义务,有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解释说明的义务,即“告知”义务,有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同样,患方也应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积极完成诊疗过程,尽到自己的义务,以达到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关系与良好的氛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拉近双方的距离。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患关系的形式绝大多数是以“相互参与型”的形式出现,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形式把医者与患者置于平等的地位,要求医方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必须尊重患者,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既要重视生物、遗传、创伤等致病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员害,又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健康的损害,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而医患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成功的双向交流沟通,往往会遇到患者对医者的信任和对诊疗的主动配合,取得最佳的临床效果。

消除医患关系紧张状态,化解矛盾,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全社会参与,更重要的是医患双方能够换位思考,达到相互理解。医方需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增强法律意识,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同时呼吁全社会在要求医务人员乐于奉献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尊重科学,为广大医务人员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执业环境。总而言之,只有医患双方有了足够的信赖和沟通,才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搭建医患和谐桥梁。

 
 
观看次数:63    发布时间:2007-12-27 10:45:00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