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发展的几点建议
作者:冼英伟
权衡再三,我和我的家人都留在了罗湖,带着十年熟悉的生活轨迹,带着孩子教育的期待,带着便利和发展的期许……。我只是从一个普通的居民的角度,去看待罗湖,并给予它的发展谈谈我的希望。
    
一、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罗湖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土地缺乏,一直在被动地等待旧城改造和土地置换而赢得土地,难道真的就只能如此吗?对比广州的旧城区荔湾、越秀、东山,香港的九龙等,罗湖已经是年轻的城区。
   
土地资源的增加,确实是一次性飞跃的强大动力,但只是一次性的。如何让土地带来持续性的发展动力是更重要的?
    1
.地铁建设,将让罗湖有几年的阵痛期,交通混乱,出行不便,但也是罗湖重新规划交通的机会,乱占乱搭的建筑,阻碍交通的节点,就可顺势调整;多种交通的接驳,站点的设计,微循环的打通,都是罗湖交通再造的契机,但建议要仔细点,务实点,以方便居民出行为宗旨。
    2
.精心规划,有效利用现有的土地。所知道的烟厂、啤酒厂的搬迁,罗湖城中村的改造,都将给罗湖带来一定的土地,很欣喜的看到,这些土地大都规划作为娱乐文体或市政建设的用地,希望尽快、有效地落实。
    3
.促进改造,鼓励旧房改建。罗湖如果在2000年初加快旧房改造,则改造的成本就比现在要低很多,所以改造宜早不宜迟。罗湖历时三十年的房子很多,不少发展商也在寻找商机,可以考虑先改建单位或机关建设的房子,以及盘活烂尾楼,带动附近片区的改造。
    4
.空地绿化,环境改造。细看罗湖是深圳绿化最集中的土地,如何发挥它的绿肺功能呢?绿化罗湖每一寸土地,杜绝公园内土地被滥用,倡导社区绿化。补救因发展带来的环境损害,如树立隔音绿化带、隔音屏,垃圾处理的隐蔽集中整洁等。
   
二、 创造教育的吸引力
   
深圳已经进入中年,深圳人关注教育,尤其的小孩的教育,而罗湖的翠竹、螺岭、晒布路一带,确实是深圳教育的集中地,如何产生如白沙岭般的吸引力,让孩子留在罗湖,让家留在罗湖,确实是可以好好发挥的地方。
    1
.鼓励幼儿优质教育的发展,促进培养品牌的幼儿机构,试行家长教育、幼儿教育进入社区服务。
    2
.鼓励教育培训的发展,免费或提供条件吸引教育培训机构入驻罗湖,利用文化馆、市青少年培训中心、罗湖青少年培训中心、深圳美术学校等现有资源,宣传促进教育机构和培训项目的发展,培育郭绍钢美术培训学校等品牌培训机构的罗湖教学点,让罗湖学生在罗湖的教育环境更完善。
    3
关注老师,关注学校教育。罗湖的学校教育是深圳最成熟的地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肯定,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在罗湖上学而搬家租房。好好培育罗湖的教育经济,留住良师、积累经验是根本,树立品牌、优化硬件是辅助。
   
三、 塑造岭南文化特色
   
问问香港人和广东人,为何喜欢罗湖?岭南文化的共通是罗湖吸引力所在,它反映在沟通方式、饮食文化、消费习惯等的沉淀。
深圳一直在创导自己的移民文化,但是否应该思考为何象香港这样经历了国内居民迁移到国际化移民的城市,岭南文化仍然是主导?深圳居于广州与香港之间,难道可以“独善其身”吗?深圳的文化只是适应岭南文化过程中的多元文化而已。罗湖是深圳岭南文化味道最浓的城区,最有根的感觉的城区。罗湖的城区改造、建筑氛围都应该突出岭南文化的味道。
    1
.公园文化
   
创造罗湖公园的特色,可以借鉴一下广州的流花湖公园和白云山公园的改造,利用罗湖现有公园的特点,突出岭南特色和文化韵味。
    2
.社区文化
   
培育引导社区文化,免费或提供条件给粤剧社、民间文化、社区培训的发展,社区举办周末舞蹈、早间锻炼等活动,开展相应的文化表演比赛活动。
    3
.消费习惯
   
许多在罗湖的发廊、餐饮店、购物点等都在罗湖开店多年,积累了不少顾客群,也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技艺,建议通过消费指引树立罗湖消费品牌。
   
四、衔接深港经济
    罗湖的便利,已经聚集了一批在港工作、回深生活的居民,随着香港开发禁地,罗湖口岸的商机将有更大发展。罗湖应该及时作好衔接的准备。
    1
.深港社区服务
   
向港民提供在深生活指引,联合港方做好在深港民的服务,如深港学童通道在深养老的统计报备等,同时学习社区服务的经验。
    2
.便利往来
   
作为是深港、粤深往来最大的转接点,作为深圳的窗口,罗湖口岸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罗湖要考虑的是口岸如何完善?考虑罗湖口岸24小时通关,加强口岸交通指引等的咨询服务,加强口岸环境的优化(如铁路沿路设立隔音带、改善建设路与和平路的交通分流等),建立文锦渡口岸与罗湖口岸的连接便利。
    
五、发展服务经济
   
1.整理商圈连廊,清晰标识,停车场与人行通道的共享,大型商厦提供消费指引或咨询服务台。
    2
.继续发展东门的服装、笋岗的小商品、布吉的农产品、田贝的建材、水贝的珠宝等批发市场,完善它们的营商环境。
    3.
翠竹片区作为罗湖与龙岗的交通枢纽,通过三号地铁建设以及布吉关口的完善,以及工业区改造为商业服务区,具有发展为罗湖东部中心的条件;笋岗片区、莲塘片区,通过工业区及仓库的改造为商业服务区,具有继续发展的空间;东门片区和人民南片区继续发展商厦间、商厦与地铁的连廊,完善购物及商业环境。
   
可能我所提的,罗湖政府已经知道,甚至已经在做了,只是作为居民,还没有看到而已。可能我想的,超过了罗湖政府的能力,但希望深圳市政府给予足够的支持以及客观的评价,因为罗湖的今天,代表着昨日深圳的繁华,罗湖的明天,验证着深圳未来发展的方向。
    如何让罗湖成为安居乐业的地方是罗湖人共同努力的目标,衡量未来的罗湖,不是新建了多高的楼或者GDP增长率,而是去旧迎新的变化。罗湖人,别气馁,我们只是比别的城区更早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而已,这也意味着我们能获得解决的先机。

 
 
观看次数:150    发布时间:2007-12-7 9:50:18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