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罗湖发展的几点粗浅建议:
作者:郭志军

一、铸造文化品牌,传承罗湖作为一个担当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所创造的无数个第一的辉煌;以及经过不断前进的活力。具体方式:

1)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一句宣传用语,通过简洁形象的表述,对内凝集全体罗湖人的斗志和参政议政热情;向外界传达罗湖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和开拓活力。

2)组织作家集中创作一批反映深圳改革开放之初,作为主战场的罗湖创造的“改革财富”,对这些经验和财富进行提炼挖掘,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呈现给观众,鼓舞罗湖人的进取斗志,以利于罗湖的重建青春。将这种历史经验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3)冠名举办一个由规划专家、广告策划专家、新闻媒体记者、国外学者、经济学家等组成的大型研讨会,就罗湖的未来发展聚合外部“智力资源”,寻求罗湖的崛起之道。

4)举办一次大型“爱在罗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集中向全社会展示罗湖的独特魅力,借每个在罗湖生活的、对罗湖有特殊记忆的各地人士、乃至外国人士的描述,挖掘罗湖的历史记忆和对于未来的追逐。凸现罗湖的开放大度、兼容并蓄的胸怀。

 

二、在细节上留住辉煌再现魅力,让罗湖这个“老区”持久亮丽。一个城市的辉煌需要点滴细节的累积,尤其是作为罗湖这样一个“老区”,对于细节的营造和把握更需要点睛之笔,我建议:

1)关注每一个环境卫生的死角,把细节做好做实,通过强化卫生责任区的考核、管理体制的创新、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等方式,在环境卫生方面加大力量,切实改变一些人关于“老区”就是所谓的“脏、乱、差”的偏见,让生活在罗湖的居民神清气爽,让外来人感觉耳目一新!

2)有关部门加强对公共场所标牌、广告牌、座椅等视觉形象标识进行统一规范、进行有效有序管理,形成落成罗湖的特色。

3)加大社会公德宣传力度,对随地吐痰、高空抛弃垃圾物品等行为予以杜绝。

4)对于一些老楼因地制宜进行局部改造,促进其升值,焕发更多功能;对一些老区突现其和谐宜住的成熟业态,进行细节的升级;对那些“烂尾楼”要联合有关部门现场办公,及时加以妥善处理,做到“地尽其用,楼尽其居”,让罗湖的处处充满生机。

 

三、通过产业升级确定几个适合于罗湖长远目标的支柱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1)扶持几个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科技含量高的珠宝企业,让珠宝的向外传递罗湖的魅力。政府通过技改资金、环保配套工程的建设等手段优胜劣汰,培植发展名优企业,

2)让创意产业助推“老区”焕发更多更好的青春。利用历史积累的人脉、科技成果、成熟经验进行嫁接,让“老区”与更多时尚前沿无缝对接。

3)对东门商圈进行升级,开展治安环境大型整改活动,让她象北京的王府井等一样成为深圳商业的“航母”,聚合人气。  

四、实施名牌战略,推出更多全国家喻户晓的名牌,提升罗湖的美誉度。

1)设立专项科技工作者奖励基金,对为罗湖名牌产品的创立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重奖。

2)对被全国,省、市评为名牌的企业予以重奖,在贷款资金、税收政策优惠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为其提供更宽松环境,促进名牌产品不断出现。

五、建立节约型政府,让功能罗湖和效益罗湖交相辉映和谐之美。

1)每年确立市民关注的突出民生问题加以解决,并及时在媒体上向社会通报进程,力求成为市民心中的“满意工程”!

2)政府角色大转换,树立服务型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让更多市民投入共建和谐罗湖的热潮中来:设立“民意直通车”,加强与媒体的合作,让更多更好的建议和信息得以贯彻实施;让更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得以曝光并及时处理;让更多的惠民政策迅速传递到市民中间。设立“接待日”集中及时准确处理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坦诚相待中回答市民的疑义。

3)机关效率大提速。以办事公道,效率提升,廉洁自律的形象赢得市民的赞同和支持。具体建议:设立“挂牌服务制”,对重点项目实施专人项目负责制,接受市民的监督,并根据完成任务情况向社会公示,发布考核结果;优化机关职能,让市民办事更方便更省心;面向社会公开评选“优秀公仆”活动,让典型的力量激励更多的公务员争先创优,形成风气。

4)大力推广循环经济,让节能环保焕发罗湖的青春活力。具体措施:政府机关率先垂范,在用水用电等方面厉行节约;在一些老区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等环保节能措施,在新建小区强制推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严厉制裁开发商;对于循环经济产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

 

 

 
 
观看次数:598    发布时间:2007-12-10 14:41:45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