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园区
作者:王华生 张能政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的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深圳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骄人成绩,但也面临“四个难以为继”和“特区怎么特”的双重难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问题。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依托广九铁路深圳北站开始兴建,经过近三十年的开发建设,已建成120多栋标准仓库,成为深圳市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公共仓库群区域。随着深圳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共仓库群区域的建设水准和处于低端服务业态的仓储运输功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推进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瞄准高端化、抢占制高点,物流园区的功能调整定位成为必然。园区办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经验,提出发展建设现代物流业,通过向高端服务业转型升级推进园区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的初步构想。经市物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审定的现代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国际物流总部基地、现代物流配送基地、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四个功能定位,明确了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推动经济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演进,使物流园区能够在可持续、高端化的轨道上长久运行。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功能定位的重新研究确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新的功能定位是发挥园区地理区位优势,符合客观实际,也是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深圳市有物流和货运业务的企业5000多家,仅罗湖辖区有仓储物流企业及其营业部2200多家,罗湖已经成为国内外物流企业在深圳的集聚区区域,而其中不少有实力的物流企业集聚于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在物流园区的926家法人企业中,物流企业有120家。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占地面积4.738平方公里,经园区办调研清理,园区内尚存有待开发土地约80万平米、待改造升级用地约80万平米,这就表明园区内还有约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可用来开发和二次开发,如何珍视这块宝地,怎么来按园区发展建设目标推进各项工作,从而实现物流园区跨越式的发展,都是需要决策者发挥极高智慧来破解的发展难题。

未来的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将建设成为国际、国内物流企业总部基地、物流配送基地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园区将制定准入标准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利用政府倡导结合市场化取向,调动园区企业向高端化发展的积极性,集中建设物流总部等高端物流基地和现代化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设立亚太总部、中国总部、华南总部或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等;建设辐射华南以至全国的配套齐备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交易市场展示交易的商品将充分体现时代特色,高科技含量的品牌将占展示商品的大部分,它连接国内和国际、内地和香港两个市场,成为业态繁荣、特色鲜明、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大型商品采购、供应、展示为一体的集散地;同时建设完善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以科技化、信息化为基础,它通过互联网将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无缝结合,为用户提供商品信息及咨询、交易撮合、货物交割配送、货款结算、数据交换及各种延伸项目服务。这样一个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园区,最终将形成连接国际和国内,辐射面广的各类消费品区域分拨、展示、交易中心,并将带动区内及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深圳乃至全国的物流业发展中起到示范探路作用。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追求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讲究质量效益和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工业化发展的理念追求物本而非人本,追求数量而非质量,追求增长而非发展,追求当前而非长远。今天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思路,就必须跳出传统工业化发展理念,破除“以GDP论英雄”的观念,真正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能再走单纯追求总量扩展和先透支资源再收缩战线、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要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发展演进中的落差和矛盾,实行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双轮驱动,走出一条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循环发展的新路。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即建设发展总体目标确定后,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工作随即展开,本着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负责,园区办将协助编制单位全过程参与调研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掌握每个地块(每个用地企业)的现状,发展规划设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尽可能地满足园区企业的发展要求,并帮助争取将之反映在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成果中。为了最大可能地节约集约用地,实现“宝地宝用”和充分发挥土地最好效益的目标,园区办正积极推动完成清水河片区法定图则的修编工作,以便提高土地容积率,适应现代物流园区的发展需要。为保证物流园区的营商环境,园区办按市政府颁布的《深圳市油气及其他危险品仓储区规划建设和搬迁整治实施方案》要求,积极与市、区有关部门协调,促使清水河片区的燃气油气库、供港活畜中转仓及清水河肉联厂的搬迁,以彻底解决园区内企业经营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后顾之忧。

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由笋岗片区(占地面积2.366平方公里)和清水河片区(占地面积2.372平方公里)两部分组成。到目前为止,市、区政府已累计投入5.77亿元基本完成笋岗片区的市政环境改造工程,并将启动5.1亿元资金进行清水河片区的市政环境改造。“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着力建设环境友好的物流园区,随着清水河片区油气库、供港活畜中转仓、肉联厂的迁移,园区破旧仓库立面翻新改造,园区的整体环境面貌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当前,清水河片区的法定图则修编工作已经启动,将尽快启动笋岗片区所涉项目用地法定图则的修编工作,并且尽可能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成果纳入整个园区法定图则修编工作,力求使两个片区优势互补、功能互补、搞好衔接、协调发展,使园区自成一体,建设目标一致。同样的问题也反映在两个片区的交通规划整治和供电、供排水等公共配套设施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交通、水电气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应按照物流园区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成果规划设计好整个园区的交通疏解方案,增加地面公交线路和引进地下地铁或轻铁,以便分流日益增加的人流和物流;建立适度超前的电力供应和供排水等管网系统,以适应日趋繁荣的现代物流园区的需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流园区需要建立起长效协调管理机制,需要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园区办应依据法规对园区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以保证物流园区的建设朝着既定目标健康协调地发展。当务之急,要推动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平台建设,建议在园区法定图则修编中,考虑规划市物流枢纽中心用地,用于市物流办、园区办、海关单证中心、电子口岸、物流信息、公共管理服务。

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中,要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让市场释放出推动发展的更大动力。当前,在清水河油气库、供港活畜中转仓、肉联厂的搬迁事宜中,就必须统筹解决好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问题,比如油气库搬迁,园区办先后多次上门到被迁企业,就搬迁事宜进行磋商和交流,了解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在不影响整体利益的情况下,也要重视企业的局部利益,以便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园区内一些商家和企业自发的将仓库改造成专业市场,目前在园区内已经形成家居、建材、汽车、汽配、工艺品、医药、文具玩具、旧货、人才交流等专业市场,但是距离物流园区的现代化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现代物流配送基地的标准和要求甚远,大多处于低端服务业状态,如何引导园区物流产业由普通仓库—专业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物流总部基地方向发展,在这中间如何统筹协调先后有序发展以及不搞多头引进、不搞重复建设,按照园区发展建设总体目标,尽量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成熟一个、立项一个;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到目前为止,园区办收到园区企业申报现代物流项目申请17项,已通过园区办初审的有8项,这些项目大多集中在已有的汽车汽配、家居饰品、建材、果品食品配送、药材批发,新增的主要有电子物流、国际配送中心、国际物流总部城等。这些项目的成功建设,将带动整个园区由低端向高端服务业的转变,使园区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园区。在统筹规划园区的发展建设上,特别要注意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尤其是园区内80万平米的空地和临建地,80万平米的待改造地,在深圳市中心区域内,更显它的宝贵,宝地要做到宝用,精打细算,做到精心规划,有序开发,千方百计地节约土地资源,对得起子孙后代的检验。

科学发展观指明了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建设的方向,在党的十七大路线指引下,园区办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现代物流业、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的战略决策,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倍加珍惜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宝地宝用,集中用来建设总部经济等指示精神,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为建设一个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园区而努力奋斗!

 
 
观看次数:143    发布时间:2007-12-11 9:34:31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