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有着20年的发展,是深圳含有文化底蕴的区域,近年来大力发展经济,坚持发展以“黄金珠宝、文化创意、动漫”等文化优势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处于培育发展的阶段,当然也面临许多问题。本文试图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罗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中提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罗湖区经济文化的良好发展。
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
据英国政府官方统计,该国13项文化创意产业2001年产值达1120亿英镑,占英国GDP的8.2%,从业者达到总就业人口的4.3%,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创意产品生产国。据《伦敦市长文化战略草案》的数据,伦敦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年产值约250-290亿英镑,从业人员达到52.5万。另在2005年,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超过960亿元,与创意产业相关行业的总从业人数接近80万,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有专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的经济支柱之一,其增加值约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14%以上。上海去年创意产业的产值也达到500多亿元,前三批50家集聚区总产值近200亿,按照目前的从业人数2.7万计算,人均产值超过70万元,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不但创造巨大的财富而且促进就业,带动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在精神层面上极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味。
罗湖区是深圳的“老区”,其蕴涵着古老的文化底蕴。发展创意产业必将同时向社会传播深圳罗湖人的艺术精神和经济发展的信息。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交通、物流、旅游休闲的发展,刺激本地的居民消费,促经经济整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第三,促进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同时有利于提倡“绿色经济”的理念,促进全社会“绿色环保”消费理念传播,有利与文明消费。
二、 罗湖区文化创意发展的条件
(一) 毗邻香港的因素。罗湖区毗邻香港,具有文化和地理优势和
人力资源优势。香港是国际大都市,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迪斯尼、影视文化、影视艺人等。罗湖区毗邻香港,与香港的发展紧密,同时罗湖是老区,两区的经济发展紧密,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有相当的人脉关系,可以充分利用的各种人才资源,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二)深圳政府的政策支持。深圳的文化产业的“十一五”计划中明确规定,将深圳建设成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城市和先锋城市之一。围绕这一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三个核心产业群”(创意产业群、传播产业群、文化服务产业群)。其中罗湖区的定位是:重点发展创意、演艺和时尚消费类文化产业,着力打造特区时尚文化消费品和集聚高地和休闲娱乐文化中心。这体现政府在政策上支持发展创意产业,有利于政府明确开展相关的工作。
(三)罗湖区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首先,罗湖是深圳市娱乐场所最密集的城区,集中了大量年轻的音乐人和舞蹈人。罗湖具有数量众多的、设备比较完善的健身和休闲场所,有利于文化艺术学人激发艺术创作灵感。其次罗湖具有相关产业基础,罗湖区重视发展软件产业,集聚了大批网络人才和软件人才,这些都是发展动漫产业的宝贵人力资源。罗湖还是我国黄金珠宝首饰最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大批首饰创意设计人才,可以吸引消费和投资。深圳市交响乐团、深圳市粤剧团等一批艺术团体坐落在罗湖,这些都是发展创意产业的资源。
三、 罗湖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2007年罗湖区统计局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罗湖的创意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2007年上半年,罗湖区属于创意产业的企业共有29家,其中广告业和其他技术服务业各有10家,而文艺创作与表演达到规模以上的单位仅有一家,电影和音像等创意制作更是处于零的状态。自去年以来,虽然罗湖区大力推进怡景动漫基地建设,但目前全区达到规模以上的动漫企业几乎为零,也表明罗湖区创意产业部分行业中仍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其次,罗湖区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人才是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如果缺乏人才,作为文化创意的经济产业就很难得到立足。纵观韩国、香港、上海的创意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在软件建设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政府政策、规划、法律和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其次,在硬件方面,政府建设若干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最后,在组织上,必须要有专门负责文化创意产业的机构。综合分析所得,罗湖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罗湖政府还必须加大勇气和改革的力度在相关机制和措施方面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是正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四、 深化罗湖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利用毗邻香港的优势因素,引进品牌的文化创意群体,为罗湖文化创意提供外在刺激的动力。为了进一步鼓励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吸引国内外特别是香港的创意设计机构入驻,打响罗湖在香港的宣传力度,吸引重量级文化艺人和吸收港澳文化创意资源为罗湖所用,与此同时罗湖必须加大力度发展以怡景动漫基地为依托,建立创意产业的设计策划、公共技术、播出制作、产品交易和人才交流五大服务平台。大力发挥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深圳满京华艺展中心、深圳古玩城和怡景动漫产业基地四个文博会分会场的窗口作用,力促珠宝文化、家居文化、古玩文化、创意文化和歌舞文化五大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借鉴韩国文化创意经验,充分培养本土的文化创意意识,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为打造罗湖文化创意的电影、音像品牌提供政策上的保障。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由事业性质项向产业性质的转变。在具体实施上,制定五年发展计划,分三步走构筑文化产业发展框架:第一阶段法律、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打基础;第二阶段重点发展外向型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第三阶段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经营。罗湖区政府也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研究机构和社会资源的智力优势,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指导委员会”,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计划,并在资金上大力支持电影、音像品牌的发展,在经济政策上,利用信贷、税收等多种政策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优势重点的产业带动其他的产品发展。
(三)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利用中介组织的优势条件,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社会组织的保障。健全的社会中介组织是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组织保障,也是基层民主建设和政府决策民主化的有力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中介组织,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倡导下,经济资金的支持下,发展社会性质的电影协会、动漫协会、音乐协会等,由中介组织有效地承担政府下放的公共服务职能,引进海内外的专业艺术人才和文化资源,促进罗湖的文化产业发展。
(四)将“顾客意识”引入政府管理与服务,建立民主政府,规范政府服务意识,为引进高级专业任人才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软件环境。目前政府必须对本土的经济环境进行宣传,大力加强政府服务的意识,提供相关的引进人才的政治、经济等优惠条件。对政府的决策要加大公民的参与力度与支持力度,开展政府民主服务测评,把政府的决策、服务真正体现“民本”理念。为文化产业的资源引进提供良好的软件环境。
(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键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罗湖区应该大力发展本地的中专、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逐渐打造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硅谷地带”,为文化创意的发展提供人才上的保障。人才是市场竞争的关键,罗湖区本身缺少一批专业人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政府必须海纳百川,制定相关的人才引进机制和规划,可以计划从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甚至海内外引进一批信息技术、文化艺人、法律人才等,同时可以吸引相关的政府合作型的民营高校落户罗湖地区,充分利用网络教育以及其他的教育机构,鼓励创新发展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文化产业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