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在与病人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疗关系,这种关系复杂、多变,随着时间、病情的进展而发展。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疗行动始终涉及两类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是医学团和社会。”现代医学高度发展,医患关系已不是狭义的医生病员之间的关系,而是医院及员工和求医者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包括伦理、道德、经济、法律……。医患关系如此重要,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构建。
医患双方和睦相处:这是理想医患关系的基础。无论是医师还是患者,都是社会成员的一个组成部分,都应恪守作为社会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坚持相互信任、平等友爱和互帮互助的原则。医师要用优良的医疗服务质量去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作为受益方的患者要尊重医师的劳动,理性对待医疗行为。
医患双方共负责任:这是理想医患关系的前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保障生命、维护健康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责任。医师义不容辞要冲锋在前,肩负起人类健康卫士的责任。但是,社会的每个成员包括患者也应积极参与,承担起维护人类共同健康的责任,履行健康义务。
医患双方共担风险,这是理想医患关系的保证。医疗卫生职业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复杂、风险不确定及风险后果严重等特点。因此,医师为拯救患者,为履行职责,运用医学知识要有勇闯禁区的胆识与勇气;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与气概。患者也应理解医疗行为具有风险的特点,承担起相应的协同责任和协同风险,给医务人员以信心和勇气,鼓励、配合医师实施医疗行为。
医患双方共享信息:这是理想医患关系的条件,是信息时代突破医患信息不对称障碍的有效途径。医师要加强与同行的学习交流,积极提高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并不失时机地传授给社会,做一个普及健康教育的推进者。患者也要把各类信息,包括个人习惯与生理心理等状况及时反馈给医师,以利医师制定适合的诊疗方案。
医患双方利益双赢:这是理想医患关系的硕果。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于民的事业,也是医师自身的事业。只有端正态度、摆正位置,医师才能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赢得社会的尊重。只有尊重事实、相信医师,患者才能获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治疗方案。
总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患者、社会共建理解和信任。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级卫生部门、医务工作者实实在在地去工作,从而建立更加文明的和谐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