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浏览罗湖网站,看到罗湖区委宣传部开展“学习十七大,我为罗湖发展献计策”征文活动,我不禁为区委举办这样的活动叫好。广泛倾听民意、集中吸纳民智,是政府亲政、善政的表现。作为一个外来人员,我在罗湖区生活、工作了十多年,目睹了罗湖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心里多了一份卷恋的感情,觉得应该为罗湖未来的发展尽点微薄的力量,故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一、成立“民间义务智囊团”,开言纳谏
1、功能:民间义务智囊团(简称民智团)与专家智囊团(简称专智团)形成政府的左右手,相辅相成,民智团是专智团的补充,专智团是民智团的拓展(即将概念变为现实)。
2、组成:刚开始时每个街道推荐三、四名敢想、敢说的人作为成员(公务员除外),成员条件如身份、年龄、文化程度等不限,经过半年时间沉淀,最后确定每个街道两名,运作一年后,也可换人。
3、人数:二十至三十人不等,其中区委派出三名成员即组织者、协助员(负责资料记录、整理、联络等工作)、专业影像摄录员。
4、性质与形式:民智团所有成员皆为义务性质,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召开一次会议。其言论是散发式的,概念式的,只要是为罗湖的发展着想即可。
5、作用:可对社区的建设、民生以及存在的问题发言;可对罗湖未来的建设发展发言;可对政府出台的措施发言;可对专家确定的项目发言;亦可作为民意调查的前瞻。
二、一桥飞架南北,天斩变通途
罗湖区布吉关口是个交通瓶颈,特别是每天下午下班的时候,经常造成长时间的塞车,多次采取措施仍收效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关口的瓶颈现象更趋严峻。据观察,主要是车流量过大以及到龙岗与转弯进布吉镇的车辆无法分流造成的。因此,罗湖区可与龙岗区协商,修建一条南起洪湖立交、北至龙珠花园的高架桥,即可解决布吉关口的交通瓶颈。
三、整合社区公共资源,开创社区建设模式
罗湖区是人口居住密集度极高的老区,社区也是按人口密集度划分的,因此,形成各个社区的地域范围大小不一,而且人口管理的软件应用,个别部门有专用系统,易造成资源浪费。
1、统一软件系统
每个社区都有三套软件系统,即社区综合管理系统、深圳市出租屋管理系统、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系统。也就是说,一个外来人口的资料(如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等)至少要两至三次录入电脑系统,无形中增加了人力物力,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将这三套系统综合统一,不同部门的人只需以补充资料的形式录入即可。
2、整合公共服务设施
如图书阅览室、社康中心等,无论社区地域大小都按硬性指标各建一个,虽然功能齐全,但规模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者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的服务设施。如果在两至三个社区地域都不大的情况下,三社区合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公共设施,提高利用率。图书室的位置最好设在学校附近,社康中心则设在人群密度较高的地方。
3、探索社区建设新模式
罗湖区应继续发挥特区的窗口作用,学习香港和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与罗湖的实际相结合,率先大胆探索社区建设新模式,为全国提供经验。
四、打造罗湖黄金中心,带动旅游业发展
有消息说,深圳未来发展的中心在福田区和南山区,罗湖区被边缘化了。果真如此的话,罗湖怎么办?罗湖就应把自己的中心打造出来。
1、罗湖中心的位置
罗湖区共有十个街道,从地域上看,东门、南湖、黄贝、连塘、东湖、东晓、清水河、桂园等这八个街道恰好把翠竹和笋岗两个街道围成一圈。从环境上看,翠竹、笋岗没有东门、南湖、桂园的人口密度和商业氛围,比莲塘、东湖、东晓、清水河的条件要好。因此,罗湖的中心就可以确定在翠竹、笋岗两个街道上,它们可以承接东门、南胡、桂圆的商机又可带动清水河、东晓、东胡、连塘、黄贝发展。
2、罗湖中心的主题
目前,水贝珠宝市场已初具规模,与之相邻的田贝村旧村改造完毕后,珠宝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但仅有珠宝市场是不够的,应该引入实物黄金、古董等宝物市场概念,不断做大做强实物黄金交易市场,使罗湖中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黄金中心。
3、发展中心旅游业
罗湖中心依山傍水,是块风水宝地。东有翠竹公园(依山),西有洪湖公园(傍水),充分利用这些天然的资源,依托黄金、珠宝市场的人气,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业,可成为罗湖中心的新亮点。
五、提前准备,迎接深港大都会
深圳毗邻香港,随着两地经济合作的日愈密切,今后建立深港大都会的战略构想将成为可能。在这一过程中,罗湖应提前研究,做好准备,抢占先机,用罗湖的的金融优势、物流优势、商业优势、人流优势以及市场营销优势,去迎接深港一体化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