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罗湖区医疗系统实行就医“一站式服务,微机化管理”的建议
作者:缪华
关爱民生是党的十七大部署给我们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重要任务,而作为首当其冲的看病难问题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提高医疗质量,需要我们全区29家主要医院共同去破题解题,以实际行动给老百姓一个满意回答。
   
我们曾经“脸难看门难进病难看”的医院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冲刷下和国家有关部门的严密监管下,已逐步摈弃其垄断、霸道等“老大”习气,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创建服务型医院,使广大病员受到尽可能好的医疗服务,这是医院的“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但离老百姓期望的要求和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一些医院野蛮对待病人、草管人命、不负责任及虚台药价等痼疾依然一定程序地存在,有的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这依然需要医院通过严格管理和自身革新及落实责任来循序渐进地克服。而对绝大多数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水平的基础上,我认为应努力在服务流程和信息化管理上有所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以方便病人看病为宗旨,实现更多的亲情化服务和信息资源规范管理,不断适应这个快节奏、高效率和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要求。因此,笔者以为就医“一站式服务,微机化管理”应是流行趋势和发展方向,敢为人先者必胜,必将掘回第一桶金。作为全国改革开放首发地的深圳罗湖区应该有自信有胆魄当好这个典范。
   
一、挂号、看病、取药、用药、付费等系列程序实行“一站式”。
   
长期以来,我们看病一直是遵循先挂号再看病、先付费再按处方取药、用药的一般程序,大家似乎也早已适应了这种医疗模式,包括它本身越来越突现出的毛病。我是不敢一个人去医院看病的,因为那比有病更难受。一个病人本来身体就很虚弱,有的还不能进餐,精神情绪也不佳,然而,你必须赶早到医院先排队挂号,千盼万唤地等待挂号窗口服务小姐的冷脸,然后是一步一步地向前挪,中途要是内急想方便,对不起,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挂好号,再坐电梯(如果条件好)赶到相关医务专科,把门的护士又得让你先将夹着挂号单的病历交上,再排队,按号看病,据说也是为了维护正常医务秩序,那只好一边等着吧。医生终于对你诊疗,开处方,千谢万谢罢,你又忙不迭到赶到收费窗口排队等着交费(如果收费员小姐“去趟厕所”你就又惨了)。最后是拿着盖过章的交费单和处方单到取药处再排队等着取药,你可千万要问清自己处方是什么类型的药,要是排错了队,在西药窗口等着取中成药或中药自己还浑然不知,那你就更倒霉了。终于拿着了药,一些口服药还只能回家用药,哎,如释得负地带病再赶车回家吧!有时粗粗算来,医生看病给我看病花了不到5分钟,而挂号、付费、取药却用了起码10倍以上的时间,大量的时间不是用在看病上,却浪费在医院的排队及各种分离断开的看病相关服务程序上,真有本末到置的感觉,况且能否将病看好,心来还没底呢!因此,笔者以为,病人去医院看病的过程应更多地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医疗的过程能否借鉴一些先进企业和单位的一站式服务,将挂号、看病、取药、用药、付费系列程序一次性处理,而不是分段进行。医院应该加强科研攻关工作,在看病方式上进行大胆的革新,将大量的服务保障型医务人员队伍进行压缩,并根据其实际医务水平予以培训提高达标后直接投入到医务的最前沿的一线。要进行医疗服务布局的调整和设施的改进,使病人从走进医院大门开始,就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就收获一个好心情,那么病就有已经好了一半,这比单纯的打针吃药更管用。让病人少走冤枉路,让病人少在排队等待的焦躁中煎熬,让病人尽可能地减少生病给生活、工作及爱人所造成的麻烦,“一站式”医疗服务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病人直接看病,静心等待,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完成看病的繁杂过程,在“时间就是生命就是金钱”的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医院的“一站式”服务是一大挑战,是对医院医疗技能水平的大推进,最直接的受益者是病人,而最大的赢家就是医院自己。
   
二、病情、诊断、检查、处方、禁忌等系列信息实行“微机化”。
   
家中单我一人就有七八本用了一两页就搁着的病历本,有市中医院的,口腔医院的,妇幼保健医院的,市第×医院的等等,在叹息浪费的同时,又发现主治医生的病情诊断记录更是形同天书,龙飞凤舞,让病人无法知道自己医疗的详情。本次的主治医生也很难看清前次的主治医生的诊治历史记录,无法合理利用病人既有疾病诊断信息,往往重新进行相关的机检,让病人重复花钱,形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医疗格局。还有的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存在药物过敏,由于使用各自为政的纸质病历,无法将之永久地记下个人看病历史中,从而可能形成重复的过敏反应,让病人无奈地体验本可避免的药物过敏反应痛苦等等。因此说,病情、诊断、检查、处方、禁忌系列信息资料实行“微机化”管理成为迫切需要。可以借鉴养老保险金设立个人帐户的做法,建立各级行政级别的医疗数据库,储存病人的看病信息,实行卡式看病,以身份证号加个人密码和校验码的形式实现个人病历的唯一性。在本地各大医院看病时,直接刷卡即可展现病人的自然信息和看病历史记录及相关的个人诊治信息,为本次看病打下翔实的历史基础。(对于异地看病,则可直接通过网络进入目的地医疗数据库调用。)医生看病也必须大换笔,无纸化办公,直接在电脑数据库中输入本次病情诊治记录,开出处方,实行个人电子签名,报上一层总把关(主要是排除技术错误)后实施,病人直接在用药处配合使用医保卡付费即可取药治病。由此,将医生直接从以往的繁杂重复的手写病历中解放出来,在有关软件的支持下,直接可利用既有“处方单”进行完善即可存档,提高了看病的效率,避免了将时间浪费在过去的“书写”中。病人去机房进行相关的科学检查,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后,将结果直接存入病人数据库,将直接传送到主治医生端,进行下一步的治疗。针对病人个体所禁忌的一些药物和过敏反应则直接永久记入个人医疗数据库。这是一套完善的信息化医疗系统,其最终的目的就是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实现现代医疗的真正的科技化、信息化,人情化。
   
三、医疗系统实行就医“一站式服务,微机化管理”的预期效用。
    1
、促进服务型现代化医院建设。就医的“一站式服务,微机化管理”工程当然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去支持,需要更高的科技知识水平和物质基础去支持,涉及各种技术革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太多的汗水。这种理想的医疗模式,它坚持了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了服务的原则,坚持了走现代高科技之路,以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城市罗湖为典型引路,必能在全国实现这一目标,让罗湖医疗系统管理水平永远走在全国前列。
    2
、强化以人为本保障病人得到尽可能好的诊治。由于坚持以人为本,事事处处都是以病人为中心,各项措施标准都是从是否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治愈为取舍标准,所以最大可能地保障了病人的权利,既省钱又省心,实现了医疗诊治的高效率化,并强化了对医务人员的监督和约束,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使病人少走弯路,尽可能快地康复。
    3
、实现医疗管理的信息化。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各种创新工作不断减轻作业者的劳动强度。一站式服务,微机化管理,正契合了这一要求,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医疗管理体制,大打高科技牌,走信息化振兴医疗事业之路。信息化是项系统的复杂工程,涉及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工程学、礼仪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它是实现医疗事业腾飞的引擎。
    4
、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使罗湖区各医院走出了各自为政的小民意识,易形成医疗集团化的格局,实现规模型医疗服务体制。医疗资源信息的共享,既有利于节省社会资源,符合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又有利于病情得到最优的治疗,最省的花销,最快的康复(譬如专家远程医疗会诊),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医疗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医疗成本,实现了社会和个人的共赢。
    5
、强化了医疗事故的预防和责任追究。由于利用了现代高科技研制的软件进行医疗诊治的记录和追溯,可以有效地进行医疗错误信息的过滤,强化了事前把关,最大可能地避免误诊,并通过专家信息的建议和提醒,实现医疗处方的最优化。由于数据库对医疗过程进行了全程实时跟踪,对于医疗事故的鉴定和责任追究也有了最有力的分析原始资料和依据,从而保证更科学更公平更准确。
    6
、强化对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任何一个单位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个体的工作业绩的全面而公平的科学评价,来强化激励约束,工作业绩统计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微机化管理后,极大地排除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靠数据说话,一目了然,营造了一个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让最优和最差的医务人员显出来。
 
 
观看次数:72    发布时间:2007-12-20 10:36:08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