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应对加强“插花地”的管理
作者:赵利芝

2003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将龙岗和罗湖两区之间的15.11平方公里正式划归罗湖区管理,这块“三不管”地带被称“插花地”。如今,罗湖区接管“插花地”已有4年多的时间了,4年多来,罗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插花地”的环境综合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把环境脏、秩序乱、治安差的“插花地”逐步建成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家园。但是,由于“插花地”大多是违规建房,居住人员复杂,无证门店多,道路建设硬件设施不足,导致诸多问题到目前还仍然存在。因此,罗湖应该继续加强对“插花地”的管理

一、“插花地”存在的问题

1、未拆除违规建房影响市容。在罗湖区接管“插花地”以前,由于“插花地”的城市管理严重缺位,村民违规建房成风。如金稻田路和禾坑路在加宽之前,在金稻田路和禾坑路口就有56栋楼房开始顶风抢建。而且在金稻田路一侧又多出个东联金艺峰果场。由于政府的及时制止,一些抢建的楼房被叫停。可是,被叫停的抢建楼房中“半拉子”房和东联金艺峰果场还矗立在金稻田路两侧,严重影响市容。

2、计生管理漏洞大。“插花地”出租房多,由于难于管理,成了流动人口和“超生游击队”的大本营。“插花地”里流动暂住人口中无证怀孕、无证生育者居多,管理部门要是处罚,他们便搬走。这种状况成了计生工作的难点问题。

3、无照经营泛滥。“插花地”由于是违法建筑众多、经营场地难以合法化。由于历史原因,房主把大部分未经原规划国土部门批准的违建,擅自将首层由住宅改为商铺。按照现行有关规定,这类商铺因不能提供合法的场地使用证明而不具备核发营业执照的条件,这是大量无证无照非法经营产生和存在的主要原因。我们知道;市场主体经营者在依法登记注册后,须缴交税费,而在办理执照的过程中还须交纳房屋租赁等一系列的费用;而在“插花地”里由于在违建屋里经营,经营者为逃避缴纳各种税费而采取无证无照经营。长期以来,“插花地”一带经营户在缺乏监管的无序状态下生存,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成为普遍现象。

4、“插花地”里环卫设施缺乏,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如在木棉岭,无证餐馆饭店有几十家,晚上都临时搭棚经营在路边,油烟噪音扰民现象严重。

 二、解决“插花地”问题的建议

1、“插花地”问题不该成为罗湖的“死角”。 “插花地”长期难以解决的症结在于涉及利益冲突。“插花地”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不利于加强城市管理和建设,不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尽快解决“插花地”问题,是实现净化美化罗湖大地的客观要求,是建设和谐罗湖的当务之急,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决心和智慧。建议罗湖加强解决“插花地”突出问题的紧迫感,责成相关部门认真调研,制定方案,采取得力措施尽快解决。

2 将解决“插花地”问题列入“专项治理”规划。“插花地”问题在其它城市也存在。在南昌、苏州、宁波等市已获得圆满解决。广州市过去也受“插花地”问题困扰, 2005 年顺利地通过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罗湖借鉴。建议罗湖广泛听取专家和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本着“资源优化重组,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解决“插花地”问题。

3、完善“城中村”改造的有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杜绝扯皮和“踢皮球”作风。抓好流动暂住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抓好“插花地”里的治安队伍建设,完善环卫基础建设。社区工作要站进行经常性检查和监督,促进这里卫生环境的改观。增加这里的休闲文化广场等娱乐设施建设,为彻底解决“插花地”城市管理问题,罗湖区应把出租屋清理整治、物业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把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平台,物业管理要精细化、专业化。完全行使管理职能,使“插花地”逐步纳入健康、有序管理的轨道。

 
 
观看次数:83    发布时间:2007-12-20 15:01:53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