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平安罗湖之建议
作者:陆木生

    我曾经在罗湖生活了好长一段时间,对罗湖的小区治安情况有相当的了解。目前罗湖的社区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主要的原因如下:一是流动人口增多,许多人是有人无户,人在这个小区,但是户口没有迁入。二是暂住人口较多,流动性大,也给管理增加了难度。三是就居民来说,部分居民的防范意识不强、参与维护治安的积极性也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的平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社区的隐患很多。为了清除治安隐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我就罗湖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建设平安社区的以下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设立警营开放日

公安工作保密性比较强,老百姓根本就无法也无从了解。所以可以通过设立警营开放日,将一些能够公开的公安工作公开,使老百姓对其发展史、性质、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而也调动老百姓积极参与到社区治安管理中来,真正建立起警民联手的机制。警力有限,民力无限。通过警营开放日,老百姓对治安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到警察的辛勤工作,就会自觉肩负起创建平安社区的责任,我认为警营开放日是警民互动、沟通、交流的最好形式,是亲民大行动,情感大交流、实力大展示、素质大训练的有效载体。

 

(2)大力开展安全防范宣传

公安部门可以编写《市民安全防范指南》,然后到社区里发放这些安全防范宣传资料。这些安全防范宣传资料的内容应该是与老百姓的日常安全息息相关的,比如告诉老百姓怎样预防自行车被盗,怎样存放现金与贵重物品,怎样防火等等。通过这个活动,我们老百姓

 

(3)让110 完全机动起来

建议110机动队抛弃惯有的有警接警,无警备勤做法,改变工作思路,做到有警接警,无警巡逻,让110机动队完全机动起来。由被动接警转为主动巡逻,使110机动队实现真正的灵活机动,对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起到更为重要作用。通过无警巡逻,优化社区治安环境的效果就会更好。在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建立多个治安岗亭和派民警重点巡逻,既震慑了犯罪分子,又给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4)建构全天候立体防范网

实行群防群治,做到警民同心,一起建构安全防范网络。以公安为主、群众为基础,建设一套全天候立体治安防范体系。创建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区警务融为一体的警务综治中心,推行民警挨家挨户排查摸底制度、工作日报制度,开展社区与公安部门积极配合,进行社会治安大检查。

 

(5)治安试行承包责任制

我建议试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将一个社区分成若干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的治安防范、管理面向全市民警或相关部门公开招投标。承包者中标后,承包费由发包方按月支付,承包者可以自主组合巡逻队伍,招用巡逻队员来负责该地区或路段的治安防控。承包者如果达到了合同约定的考核目标(考核重点放在减压发案等方面),发包方按约支付承包费,并给予奖励;若承包者达不到考核目标,则按约扣发承包费。

 

(6)设立邻居联系卡

搞好小区的治安,单靠警察是不行的,因为警力有限。警力有限,但是民力无限,要搞好社区治安光靠社区民警是不够的。若要好,邻里帮,街道、社区和公安机关应做好组织引导工作,不妨办一些邻居节邻里结对活动,以增加邻里间的联系,并可印制分发邻居联系卡,内容可包括家庭成员、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等。感情好了,一旦出事,左邻右舍就能立即伸出援助之手,对加强社区防控肯定有效。

 

(7)的士充当流动哨卡

充分发挥的士车流动哨卡作用。在每台的士上备放各巡区巡警、辖区派出所处警民警的联系电话,建立24小时街面流动哨卡,一旦发现可疑人员活动,则迅速通知辖区当值民警尽快赶至现场。

 

(8)组织义务侦查员   落实防范于细微

为了把安全防范工作真正落实,并且做到细微,我建议组织社区里的居民当义务侦查员,成立巡查小组,侦查员戴上红袖章,每天在小区里巡查,为百姓做一些实际的事,比如:伸手拉一拉每一扇防盗门有没有关好;抬头看一看楼上的窗户有没有可疑的动静;低头瞅一瞅停放在路边的车有没有锁好…… 而且,交流当月发现的新治安隐患。把防范落实到百姓中去,这样的社区才能做到真正平安。

 

(9)水管缠铁刺   防小偷入室

许多社区里的楼房都有水管,这些水管一般装在室外,依附在楼房外面。这就给社区的安全埋下了隐患,许多失盗事件都是因为沿着水管爬到室内偷窃。为了阻止小偷爬水管入室偷窃,我建议在每根室外的水管上缠绕一道道带刺的铁丝。具体的操作办法如下:在离地面一米五的位置,将管道缠上一圈一圈带刺的铁丝,一直缠到两米多高的位置。这样,小偷就很难从水管趴进屋里了。

 

(10)建立数字化小区  管理好流动人口

针对流动人口增多的情况,我建议每个社区的片儿警建立警务室数据库,引入信息化手段管理人口。具体的操作办法如下:设计一个软件,装入警务室的电脑。小区所有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精神病人、归正人员等信息全部输入电脑,只需点击鼠标就可找到任何人。而且任何人进入或搬出该小区,全都有记录。这样就能清除又一安全隐患。

 

(11)电子监控器  编织安全网

为了防范小偷进入社区作案,我建议有经济能力的社区引进一种现代的防范手段:安装电子监控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利用电子监控器来对公共场所进行监控,而且确实有效的抑制并大幅减少治安案件的发生。如果社区安装电子监控器后,治安人员就可以眼观八路,无形中就编织了一张安全网,而小偷想作案也无从下手了。

 

(12)开通短信报警、网络报警。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报警服务也该与时俱进。老百姓有事向警方求助,怎样才能更方便快捷呢?我建议开通短信报警、网络报警———网上直接提交或发送电子邮件。同时开设英文报警服务,方便外国客商。此外,在出租汽车上尝试公益性安装报警电话,发展建立流动性的报警岗亭。

 

(13)设立 “警察特别巡逻区”。我建议在作案猖獗的地段设立 “警察特别巡逻区”,树立 “警察特别巡逻区”的警示牌,起到威慑作用。

 

(14)设立大型报警示意图。我建议在公共场所多些设立大型报警示意图,方便市民报警。

 

(15)将110中队、交警中队、派出所三合一。我建议将110中队、交警中队、派出所三合一,这样既可减少重复出警,浪费警力资源,又可提高工作效率。

 

(16)多些招聘女警。鉴于目前公安民警警力不足的现状,可择优从社会上多些招聘女性人员从警,而且女警比较温柔,具有亲和力,容易给群众留下温暖印象,也可减轻民警的压力。

 

(17)组建专家谈判队伍

随着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尖锐与激化,犯罪形态增多,恶性案件不断升级,案件性质难以把控,建议在有丰富警务经验的中年警官中选拔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口头表达能力强、有耐心和精力旺盛的人员组成专家谈判队伍,以解决纠纷,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现场处置、侦查破案服务。

 

(18)建立艾滋病罪犯防治系统

当前,艾滋病犯罪人员逐渐增多,由于民警在查处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毒感染者违法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可能会与他们进行零距离接触,使得办案民警极易产生畏惧心理。此外,由于没有设立单独羁押场所,对艾滋病犯罪人员只能是“抓了放、放了抓”,既不利于社会稳定,又给艾滋病的传播埋下隐患。因此,建议政府一方面出资为民警配备相应的保护设施和提供必要的医疗条件,并通过设立相应的扶助资金、为办案民警办理保险等措施,解除民警办案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建议尽快建立专门的艾滋病犯罪者的羁押、监管和劳动改造场所,并配备专业的医疗人员和设备,使得艾滋病犯罪人员无处遁形。

 

(19)试行小区治安标准化建设

在居民区试行小区标准化建设,除有物管的新住宅小区和条件较好的单位小区外,其他人员复杂、闲散居住的居民区和“城中村”等由街办、镇等组织协调,科学地划分成若干标准化小区,必要时考虑将居民区整块连成片,建成安全性标准小区。由政府或单位加大物防、技防投入,将小区安全标准化,并向物业公司公开招标,由物业承包单位承担日常治安巡逻及物业管理,自主招用保安或聘用小区居民负责小区的治安防控。由他们在辖区派出所挑选社区民警,承担治安管理工作,政府、物业单位和居民区各承担部分费用。同时,由派出所定期公布辖区各小区的发案情况,定期对小区安全标准化建设进行考核,且可向社会公开各小区的考核情况,以使小区选择更好的物业单位,激励物业公司创建平安,加大治安巡逻的力度,确保小区的治安稳定。

 

(20)建立交通事故救援机制

拥有完善的紧急救援系统是降低事故致死率的重要手段。欧美等发达国家道路交通事故的致死率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普遍建立了一个立体型、全方位、反应快速的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机制。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致死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很多事故发生后,受伤者并没有当场死亡,而是因为后续抢救不及时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救援系统不完善是重要原因。所以我建议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快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机制建立工作,建立起公安、交通、医疗、保险等部门联合参加的综合救援机构及专门的交通事故急救中心,做到配合联动,确保所有工作均在第一时间内完成,减少不应有的伤亡和损失。

     社区安全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多方来构建这个网络。一个安全的社区,需要做大量的防范工作。而做好防范工作,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安全社区是建设平安罗湖的重要前提。只有社区安全了,百姓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才有一个真正平安的罗湖。

 
 
观看次数:82    发布时间:2007-12-20 15:09:49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