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七大 我为罗湖发展献计策
作者:陈传德

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所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本人就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浅谈如何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一、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

1、成立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组长,区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区卫生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区卫生局、应急指挥中心、发展改革局、贸工局、教育局、科技信息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交通局、农林渔业局、环保局、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安监局、城管局、旅游局、外(侨)办、新闻办、气象局及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任成员。根据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增加疾病防制和医疗救护2个基本应急工作组。

2、明确领导小组职责: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制定和完善本预案;贯彻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的方针、政策;掌握事件的发展和控制进展情况;组织各方面的资源参与处置工作;部署应急演练和应急宣传教育工作。发生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涉及到的各部门必须服从领导小组的领导。

3、组建应急队伍:区卫生局组建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应急处置队伍。应急队伍包括:传染病防治、食物中毒防治、职业中毒防治、重大创伤事故救治、生化及不明疾病救治、辐射事故医疗救治等6支应急队伍。每支队伍50人左右,后备队伍20人。

4、处置程序: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内容通过互联网直报系统和电话向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还应于2小时内寄送出报告卡。

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并统计汇总、分析,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卫生局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事件的级别,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还应同时报告同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督促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

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区卫生局应立即上报市卫生局。

二、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1、加强人员培训

既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来的突然,影响较大,危害较重。这需要我们有很高的现场处置能力。为此应对应急队伍进行现场流行病学培训,使其熟悉各种现场;掌握流行病学方法在现场中的应用,提高处置效率,把影响、伤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使应急队伍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2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

我区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已于2002年通过国家实验市认可,其结果国际互认。如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将为我区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又能减少相关单位的重复建设和节约资源)。配备精密仪器,加强人才引进,提高病原体和毒物的快速诊断能力。

 

 
 
观看次数:87    发布时间:2007-12-20 16:06:26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