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创意产业发展,提升罗湖城市竞争力
作者:钟阳飞

    【罗湖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解读】

    近年来,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立市”的战略部署和《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罗湖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罗湖,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罗湖、效益罗湖和文化罗湖建设。

加快文化罗湖建设,从根本上提升罗湖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任务,目前已成为罗湖上上下下的共识。建设文化罗湖,就是要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夯实罗湖的文化根基,丰富市民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渗透力,用文化能量最大化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罗湖文化产业发展,罗湖还提出了实施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品牌带动、项目拉动、国际化及人才等六大战略。大力培育高端创意,强化自主创新意识,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文化产业和服务的科技水平。增强深度开发能力、价值增值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管理网络化、文化事业信息化、文化产业市场化。推动创建创意产业孵化器,加强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集群。创建知名文化名牌,推动文化产业企业由加工向制造进而向创造转变,使企业成为本行业的引领,用名牌品牌效应占领市场份额,进而不断创新以保持品牌活力和生命力。吸引国内、国际知名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中介组织和研究培训机构把地区总部、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在罗湖发展。

【发展创意产业的背景和意义】

 “创意产业”概念源自英国,被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据统计,2005全球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正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增长速度更快,如美国达到14%,英国达到12%

创意产业是智能化、知识化的高附加值产业,它以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幅升值其产品价值,因而发展创意产业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和知识含量,促进产业升级转化,提升城市竞争力。在这一形势下,如何运用创意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且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20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亦轰轰烈烈进行,作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上海创意产业已经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为当地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而且为各地规划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发展思路。如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以浦东软件园为依托,以先进的科技水平、多样的艺术形式、健康的文化内容、现代的产业功能为发展主线,重点建设文化与高科技密切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意产业,集中体现了“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因此,以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为龙头整合目前分散在各区的动漫和网络游戏业、多媒体内容产业和影视后期制作业,加强合作,共铸并共享“上海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品牌,形成优势,实现共赢。

从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创意产业体现了产业融合的产业发展新趋势。创意产业最大的投入是以人的创造力为标志的知识产权、并依托现代的互联网和电脑技术作为工具,因此,它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体现了现代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同时它是一种典型的节能产业,因而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目前我国各类产业升级的空间还比较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助推创意经济升温。以典型的制造业为例,中国制造正面临非常大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煤炭资源、各种矿产资源压力巨大。与此同时,我国现有制造业文化含量低,品牌、创意、设计水平低的劣势已经显露无遗。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资源培养起来的制造业,依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只能成为世界工厂,产品的核心技术依旧掌握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的手中。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方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可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创意产业,能够加快现代城市服务业发展,改变目前传统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唱“主角”的局面,迅速推动第三产业的优化与升级。

我国对创意产业的需求巨大。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例,人们对文化内容的需求巨大。电视产业最清晰地体现了供需失衡,我国该产业每年有约600万小时的节目缺口。以儿童节目为例,我国18岁以下人口达3.67亿,但儿童节目多依赖进口卡通,而且经常定位不当。如果有创意的儿童节目出现,很可能会像超级女声一样,引发巨大需求。据报道,超级女声决赛吸引的观众超过4亿。此外,我国网游市场潜力不可小觑,目前全国有5000万左右的网络游戏玩家,手机用户超过3.6亿,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总和。

国际经验表明,大多数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后,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因为创意产业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作用巨大。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所说,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

因此,发展创意产业,实施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的战略,集中做强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创意企业品牌和创意产品的品牌,从而极大地促进产业升级和增强罗湖的城市竞争力。

【发展创意产业的实施建议】

1)打造出若干创意产业链,并围绕产业链培育出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创意产业集群。

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各项政策的同时,要广泛吸取各地在政策制定和创新方面的有效作法,灵活、主动地制定相关政策,关键是发展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

2)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分属文化、文物、广电、新闻等部门,政出多门,管理重叠,利益分割,各自规划,弊端迭出,阻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从政治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为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建议合并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组建单一的行政部门。如由于体制原因暂时难以做到,可由政府内部设跨部门的、拥有管理职责的联合机构,对文化创意产业行使统一管理。

3)改变资源配置方式。

现有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在政府与政府之间进行“自我循环”,而政府之间网格化的行政壁垒和信息不对称,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极大地消耗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突破体制瓶颈,加快制度创新,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建议政府积极营造适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重点是降低准入门槛,降低创业成本,打破政府对文化资源的垄断和对文化产业的过度干预。政府要有勇气退出市场,专注于文化公共服务职能;要建立一套全民创意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创意社区、创意社会,让创意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

4)实施创意人才战略。

发展创意产业,关键是人才。建议创造必要的条件吸引有创意思维和灵感的专业人才来我区发展和创业;对能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或高级人才,实行特殊政策给予引进,在住房、家属工作安排及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完善分配制度,鼓励拥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人才,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等作为企业股份参与利润分配;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利用我国各类教育资源(包括大专院校、中等技术职业学校、社区学院和党校),打造多层次、多规格、多手段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公共平台,重点培养具有领先的文化产业策划能力、文化产品创意能力、文化市场营销能力和开放的国际视野的创意人才,以及中高级产品制作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

5)设立发展专项基金。

政府负有培育和扶植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建议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优化财政在文化领域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作用,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政府应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并制定与产业导向相配匹的基金使用办法,支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文化项目的产业化,支持关键技术的开发,支持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奖励创造出良好社会效益的文化创意产品,放大基金的投入效应;实施制度创新,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依法进入文化领域,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利用城市CBD的金融优势和国际化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和资金,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水平和质量;鼓励国外企业和国内非公企业在文化企业的设立、管理、投资、兼并、收购、上市等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吸引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参股、收购、兼并各类文化企业,畅通资本退出渠道,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6)积极建设创意产业园区。

建设产业园区有其必要性。园区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利于在园区内形成产业链,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的市场机会。一个城市的创意产业能够分散发展,就应该可以集群发展。 “创意产业园区”可以不新增用地,依托老厂房,利用工业用地建设园区,或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文化街区、文化产业园等建设创意产业园。通过园区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公共市场体系,打造产业链,推广新业态。

 
 
观看次数:72    发布时间:2007-12-20 16:15:20



CopyRight©罗湖社区家园网2000-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