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工业,是上世纪60年代日本、荷兰、比利时为代表的国家,在沿海大型港口充分利用海运优势,建设大钢铁、石化、汽车等现代大工业,形成临港工业。国家产业成功转型、经济顺利升级,经济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接着90年代,临港工业从大港口、大城市的港口经济发展到邻港经济,国际化大都市多数在港口附近,全球贸易、工业布局、物流、金融、人口等重要经济要素都邻近港口,邻港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
罗湖20多年来的经验证明,邻近香港是罗湖发展独特的优势,学习香港、借鉴香港、依托香港、服务香港。罗湖发展邻港金融、邻港商贸、邻港服务业、邻港旅游、邻港物业、邻港文产等产业,将面临福田、南山等区的挑战。但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罗湖邻港经济发展仍然大有潜力可挖,可确保罗湖可持续稳定发展,确保罗湖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成功转型。
用科学发展观分类,罗湖的邻港经济区域、行业分明,以罗湖口岸为中心,呈扇面展开,层次逐渐变化如下:
深南路以南、罗湖口岸为中心,以邻港总部经济、邻港金融、邻港商贸、邻港旅游、邻港物业经济、邻港传统服务业、邻港高端服务业等特色明显。
在深南路以南是深圳、罗湖邻港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在地王大厦、国贸大厦、发展大厦等高级办公楼办公,70%以上企业的业务与香港有这样那样的关联,数千香港的金领、白领在此上班。有众多香港在大陆、在华南的企业总部及营销总部、结算总部、培训总部、客服总部等,这里是香港企业在大陆总部最集中的区域。
罗湖邻港金融分别以蔡屋围、人民南为中心,汇丰、花旗、东亚、渣打、南洋、法国兴业等大陆或华南总部设于此,是结算、汇兑、培训、资料中心等功能部门总部。以罗湖口岸为中心的人民币、港币现钞兑换,每年最少有150亿港元(或人民币)的兑换量,差价一般为0.4%,每年罗湖区的兑换点得差价6000多万元,罗湖区要引起重视。
罗湖邻港商贸业,香港人每年在罗湖购物消费年100多亿元,占罗湖区零售额的近25%以上。分别有罗湖商业城为代表人民南等商圈。每天有十几万香港人到罗湖商业城,占罗湖商业城80%以上的客流。人民南连廊建成,促进了人民南邻港商贸发展。
罗湖邻港旅游分别有罗湖区南部的50多家星级酒店,平均每天接待过夜游客一万人次,其中 60%以上是香港人、经港到大陆旅游、商务境外人士,或赴港旅游、商务的内地游客。但邻港导游方面,罗湖要学习借鉴盐田的完善导游市场的一些经验。邻港餐饮业既有人民南众多酒店、宾馆、酒家,也有向西村邻港餐饮业、酒吧、咖啡等,层次要提升。
罗湖邻港高端服务业,文华大厦、高嘉广场、东方广场有香港的会计等事务所、出版公司,进行文稿整理、报告编写、报表数据处理等后台工作。
罗湖邻港物业经济,仅早期在罗湖口岸附近的德兴大厦、罗湖大厦、敦信大厦、友谊大厦、湖景大厦、湖心大厦、南洋大厦、国际商业大厦、海丰苑、兴业大厦、兴隆大厦、金城大厦、高嘉花园等大楼,有的50%以上的房东、住户是香港人。尽管后来产权有变化,但香港人仍占较大比例。罗湖15%房产登记为香港人,罗湖香港人产权房有10多万套户。未登记的还有数万套,用于自住、投资、收租等,有8万多香港人一年超过6个月居住于罗湖。但罗湖区物业空置达到200多万平方米,仅商业大厦空置面积就达160多万平方米,罗湖邻港经济的物业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
罗湖邻港经济的传统服务业,有推拿、美发、美容、美甲和用品维修等,集中在罗湖商业城、向西村等,还有发展的空间。
深南路以北、笋岗路以南邻港经济,分为邻港东门老街商贸经济、黄贝工艺茶叶市场、乐园路海鲜街、东门肉菜市场等,是香港人来深的传统旅游、购物之处。东门老街每天有近10万香港人来逛街购物,一些商店平常30%的顾客是香港人。在香港公众假日,有时顾客中60%是香港人。宝安路深港豪苑、红桂大酒店等,安利、香港贝瑞德等经常在此开展直销服务、培训活动。
笋岗路以北、布心路以南,分别有珠宝加工、销售、设计、培训、市场调研、终端设计、货品调配、物流配送、店面陈列等。罗湖水贝、田贝珠宝业刚开始是一些香港人来进行加工,现在还有多家香港企业,投资较大企业仍是香港企业。此区域的江山工业区印刷业,很多是香港人下订单,印刷书刊、广告等。
罗湖邻港经济物流业集中于笋岗物流商贸区,是最大的输港物流商贸区,高峰时每天有几百个集装箱,运送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到香港。
布心路以北清水河、东晓、东湖三个办事处,泥岗、布吉、布心、东湖等区域,布吉农产品市场是内地输港果蔬最主要的市场。东晓路、布心路、太白路还有较多旧厂房、旧大楼,容积率低、利用率低、租金低、产业的层次低,可以从邻港经济发展方面来提升。
罗湖邻港经济中的文化产业,香港95%以上是华人,90%以上是广东、福建人。粤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北方文化、海外文化,粤剧、潮剧、京剧、闽剧、客家戏、采茶戏、山歌戏、高甲戏等都有一定听众、观众基础,罗湖有几十个粤剧社,也应该集中深圳其它戏剧的票友活动,开展文化交流、培训。其它如养老健身、围棋、象棋、武术、桥牌、书画交流、麻将、少儿学习等,发展罗湖的邻港培训经济。如罗湖的几十个乒乓球馆,每个都有省市级的冠亚季军在陪练,香港乒乓球有较好的基础。粤港教师语言(普通话、英语)培训项目自1999年立项以来,广东选派了322名英语教师赴港培训,接收了323名香港教师到广东培训普通话。罗湖发展邻港培训经济方面很多。
罗湖邻港经济的人口,祖籍罗湖、从罗湖移居香港、有亲朋好友在罗湖、经常往来罗湖的香港人有近100万,接近于罗湖区的人口。罗湖邻港经济从业人员近10万人,占罗湖区就业人口近20%,成为罗湖就业人口最多经济领域。
虽然邻港经济的提法以前较少,但事实存在、20多年来在推动罗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罗湖承担香港与内地经济交往的主要桥梁作用,两地人员往来每天30多万人次的香港人进出,50%客流在罗湖活动,输港的水、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全部或大部分都是从罗湖输送入香港的,罗湖是香港与内地经济往来最主要的区域。罗湖的邻港经济就业人口多、带动作用大、产值高、仍有很大发展空间,罗湖发展邻港经济有得天独厚优势,是罗湖发展用之不尽的宝库,是罗湖发展永恒的主题,罗湖区要引起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