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4-16日,《客家新娘》音乐电视摄制组在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的花萼楼、蕉岭县的长潭、中国客家博物馆、东山书院、梅江区的继善堂等地进行实景拍摄圆满成功。
娘有了喜就是有了我…十八个冬夏我的娘酒,十八个春秋我的娘酒,默默地收藏着爱恋…单等到花轿过门…花烛报喜的那一夜……这首优雅且悦耳动听的《客家新娘》歌曲,从一个“有”(喜)字切入,用(酒)字穿线,通过客家新娘对母爱的依恋,和对情爱的渴望,展示客家女人的贤惠与坚贞。
《客家新娘》音乐电视,由《春天的故事》作者蒋开儒作词、饶荣发作曲、梁 军编曲、山歌皇后-深圳市罗湖区文联主席郑钢坚演唱。《客家新娘》用独特的视角描写客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且具有浓郁特色的客家娘酒; 用婉转甜美的山歌唱出对母爱的眷恋,对情爱的渴望。从羞怯到骄傲的真情释放。用客家山歌的丰富灵动的歌声,充分表现出对客家女子的无限崇敬!同时,采用借物比喻、语义双关的唱句,以比、兴的抒情手法。细腻的表达了客家女性新婚时喜悦与羞涩的心情,歌词创作语言精炼、有情节、有人物心理变化等细腻描写和视角冲击;音乐创作上,该作品不仅以客家山歌优美清新的旋律为主要音乐元素,同时运用了客家山歌剧中常采用的板式变化。通过慢板、快板等板式的变化来突出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同时该歌在创作上还吸收了新民歌的创作手法,提高了歌曲演唱的音域,增加了演唱技术难度,用更细腻的方式来表达剧情人物,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画面感强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该歌在创作和演唱方面同时也兼具了继承与创新的特点,更是可用客家话和普通话演唱,突破了客家山歌仅在客家地区流传的地域性,从新客家人,新客家山歌的视角,让更多的人通过歌曲了解客家文化,欣赏到客家山歌优美清新的旋律。
《客家新娘》音乐电视是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罗湖区委、区政府、区文联共同打造,在梅州实景拍摄。在拍摄期间,得到中共梅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县委、县政府、宣传文化部门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使实景拍摄获得圆满成功。
《客家新娘》音乐电视作品完成后,相关宣传推广活动会相继推出,预计7月1日将在全国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播放和推广。此番在梅州实景拍摄,对促进当地的人文宣传和旅游开发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