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法治+安全,深圳各区开学第一课为青少年筑牢青春防线!
- 来源:深圳扫黄打非
- 时间:2025-09-08 10:52
随着各个学校陆续开学,为切实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深圳各区纷纷举办了自己的“开学第一课”,一起来看看吧~
罗湖区
东晓街道开展“禁毒开学第一课”活动
为切实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筑牢校园禁毒安全防线,9月1日,东晓街道在松源小学操场开展“禁毒开学第一课”活动,特邀社区民警走进校园,为全体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安全与禁毒知识课。
开学典礼现场,社区民警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们开展安全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禁毒社工聚焦“识毒、防毒、拒毒”核心内容,重点讲解当前毒品的多种伪装形式,尤其是伪装成“奶茶粉”、“巧克力”、“卡通贴纸”等常见零食、玩具的新型毒品,帮助学生认清毒品“真面目”。社工还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教给大家实用的防毒拒毒技巧,并派发了禁毒宣讲册,鼓励大家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共同营造“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围。
此次“禁毒开学第一课”将安全教育与开学典礼结合,不仅为新学期拉开安全序幕,更让禁毒知识深入学生心中,为构建平安、无毒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学生们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成员,他们将所学的禁毒知识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能够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进一步扩大禁毒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营造健康、和谐、无毒的社会环境贡献积极力量。
宝安区
新安街道开学第一课,禁毒安全进校园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禁毒宣传教育,提升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与能力,2025年9月1日,新安街道宝民社区在裕安学校开展一场以“青春无毒,安全同行”禁毒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为裕安学子开启新学年。全校1000余名师生齐聚开学典礼现场,共同参与这堂意义深远的安全教育课,筑牢校园禁毒安全防线。
活动现场,禁毒社工首先宣传《深圳经济特区禁毒条例》,接着以“三个约定”的创新形式,与同学们亲切互动,立下“坚定拒毒、科学防毒”的安全承诺。宣讲内容不仅深入剖析毒品危害,更拓展至反诈防骗、识别抵制“反宣币”,反邪教宣传等实用安全知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安全素养。针对新型毒品隐蔽性强的特点,活动设置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都积极举手发言,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社工鼓励学生争做“小小禁毒行动家”,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中、传播社区,成为禁毒宣传的生力军。
活动还创新推出“国风破毒,唯我少年”华夏禁毒少年团招募计划,邀请高年级学生参与英雄角色塑造小组,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禁毒使命感。在庄严的宣誓环节,全体学生高举右拳,铿锵誓言响彻校园:“远离毒品,拒绝诈骗,反对邪教,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做阳光好少年!”彰显了裕安学子捍卫青春、拒绝毒品的坚定决心。
宝民派出所周胜颉警长从专业角度解读安全知识,以真实案例进行剖析,强调守法意识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权威安全指导。
典礼结束后,七年级新生踊跃参与禁毒摊位体验活动,通过观摩仿真模型、学习宣传折页、与社工互动答疑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此次活动成功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禁毒教育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识毒防毒拒毒能力,更创新了校园安全教育形式,为创建平安、健康、和谐的无毒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多元化安全教育活动,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龙岗区
平湖街道开学第一堂法律课
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9月1日,龙岗区平湖街道平安法治办(司法所)联合深圳市龙岗区平湖第二实验学校,开展“‘法’现青春,守护成长”开学第一堂法律课活动。本次课程由平湖街道普法讲师团成员、广东文顺律师事务所陈佳丽律师主讲,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生动实用的法治启蒙教育。
专业讲师坐镇,法治课堂“有料又易懂”
陈佳丽深耕基层法治服务多年,不仅是平湖街道办法律顾问,更擅长用青少年听得懂的语言解读法律知识。课堂开场,她没有照搬法条,而是以“什么是法?”抛出问题 ,随后,她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核心法律,梳理出未成年人的“五大合法权益”,并用“如果父母不让你上学,违法吗?”“同学偷看你的日记,怎么办?”等贴近校园生活的提问,引导同学们主动思考“法律如何保护自己”。
分清“不良行为” 等级,警惕“小错酿大错”
“上课迟到、说脏话是小事吗?”课堂中段,陈佳丽用一组 “行为分级对照图”,将未成年人的不当行为划分为轻度不良行为(迟到、染发、乱闯红灯等)、不良行为(吸烟饮酒、旷课逃学、沉迷网络等)、严重不良行为(结伙斗殴、携带管制刀具、盗窃勒索等),每一类都搭配了真实案例,“不是只有打人、偷东西才是错,从第一次逃学、第一次帮同学‘出头’推搡他人开始,就可能一步步走向危险边缘。”陈佳丽特别强调,轻度不良行为若不及时纠正,可能升级为严重不良行为,甚至触犯刑法。
实用技巧手把手教,应对风险“有招可循”
针对初中生最易遇到的校园霸凌,陈佳丽给出了“可操作、能落地” 的应对方案,遭遇校园霸凌,记住三步法,她还特别提醒旁观者:“看到同学被欺负,别沉默!可以大声喊‘老师来了’分散注意力,或悄悄拉走受害者,再向老师报告 ——你的一次援手,可能帮同学摆脱困境。”
此次开学法治课,不仅让同学们学会了“用法律保护自己”,更懂得了“用规则约束自己”。不少同学课后反馈:“原来以前觉得‘无所谓’的小事可能是不良行为,以后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们也纷纷点赞:“街道和学校联合在一起,把法治教育送到孩子身边,我们特别放心!”
法治护航,青春不偏航。接下来,平湖街道司法所将继续以“接地气、暖人心”的方式,把法治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为他们的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法律防护墙”。
福田区
莲花街道开学首日“安全大礼包”送到课堂
9月1日,福田区莲花街道、紫荆社区联合社区警务室,走进华强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平安建设宣传进校园”主题活动。活动围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邪反邪、反有组织犯罪、禁毒反诈等核心内容,通过案例讲解、情景互动、实物展示等多样化形式,为学生们送上开学“法治安全第一课”,助力青少年筑牢法治思想防线,提升自我保护能力,织密校园平安防护网。
活动现场,各宣传区域根据青少年认知规律与兴趣特点,设计了针对性十足的互动环节,吸引学生们主动参与、沉浸式学习。
在反诈宣传区,社区民警以“游戏账号交易诈骗”“虚假红包陷阱”等近期校园高发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情景还原、拆解诈骗流程的方式,生动揭示诈骗分子利用青少年好奇心、贪利心设局的惯用手段。“遇到陌生人索要游戏账号密码怎么办?收到‘免费领皮肤’的链接该点吗?”民警结合案例抛出问题,与学生们现场互动,反复强调“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个人信息”的“三不”原则,引导学生提高警惕,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防邪反邪宣传紧扣“2025年深圳市反邪教宣传周”主题,创新设置趣味答题环节。题目聚焦邪教常用的“免费辅导”“心灵成长”“治病消灾”等迷惑手段,通过“提问-解答-延伸”的模式,拆解其诱导青少年的套路。“这些看似贴心的‘帮助’,背后藏着怎样的陷阱?”工作人员耐心讲解,让学生在答题互动中轻松掌握辨邪知识,树立科学理性的世界观,增强对“歪理邪说”的辨别能力与抵制意识。
反有组织犯罪宣传区前同样人头攒动,工作人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重点条款,围绕涉校周边“校园贷”“暴力欺凌”等热点问题,深入剖析背后可能隐藏的有组织犯罪线索。通过真实案例,详细讲解有组织犯罪的特征、危害及举报途径,告诫学生既要坚决抵制有组织犯罪的拉拢、利诱,不参与任何违法活动,也要学会在遭遇威胁、恐吓时,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或公安机关求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禁毒宣传区更是成为现场“焦点”,仿真毒品模型、新型毒品伪装成“奶茶粉”“巧克力”“软糖”的实物图片整齐摆放,直观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工作人员结合青少年吸毒的典型案例,详细讲解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的区别、对身心的严重危害,以及如何识别伪装毒品,传递“防毒拒毒要从少年抓起”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坚定信念。
此次“平安建设宣传进校园”活动,不仅为学生送上一堂生动实用的法治安全课,更搭建起“街道-社区-警务室-学校”多方协同的平安建设平台,形成“预防为先、宣传到位、教育入心”的闭环机制。接下来,莲花街道将持续深化校园平安建设工作,结合青少年需求,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平安莲花”建设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