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快报 罗湖要闻

深圳市人民医院:与特区共成长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时间:2025-08-26 10:21

罗湖家园网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年来,不仅书写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更在医疗卫生领域镌刻下守护民生的温暖印记。作为与特区同呼吸、共命运的“健康卫士”,深圳市人民医院自1946年宝安县卫生院起步,历经“留医部”的时代记忆,到1979年更为现名后开启新征程,始终以守护人民健康为初心,持续推动医疗服务升级,已成为深圳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关键医疗质量指标

持续稳居全市首位  

深圳市人民医院作为深圳市医疗服务的核心力量,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推动医疗服务与技术能力全面提升,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发挥了行业引领与示范作用。

建院至今,深圳市人民医院历经多个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连续6年位列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等级,目前已迈入国内一流现代化综合医院行列。医院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与患者体验。近年来,医院关键医疗质量指标如CMI值、四级手术占比等持续位居全市第一。

医院积极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开设13个多学科联合(MDT)门诊,设立日间医疗中心和住院服务中心,并率先推行“预住院”模式,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此外,医院的夜间门诊、药学独立门诊、护理专科门诊等一系列创新服务,切实满足了市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医院还率先建设全国首家医学人文质控中心,牵头制定《深圳市医学人文质量控制标准》和《2024年深圳市医学人文建设十大目标》,将医疗质量、关心关爱、环境改善等医学人文各项工作融入诊疗服务全过程。举办2024年南方医学人文大会,成功申办2025年第七届全国医学人文大会。通过举办医学人文建设十大目标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引领全市医疗机构加强高品质医疗服务和高水平人文医院建设。  

学科人才双轮驱动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在卓越的医疗服务与技术能力支撑之下,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区域辐射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同样取得显著成效。医院现有4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17个省级和17个市级重点专科。健康管理科连续三年位列全国专科前十,8个专科进入华南地区声誉排行榜前十。

医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通过柔性引进与全职引进相结合,汇聚了一批高水平医学专家。引进钟南山院士担任呼吸疾病研究所荣誉所长;引进王继刚教授牵头成立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引进董家鸿院士全职出任粤港澳大湾区肝胆胰医院院长。医院希望依托董家鸿院士团队的领先技术,推动精准诊疗体系建设,提升复杂病例救治能力,致力建设“立足深圳、辐射湾区、面向全国的一流肝胆诊疗中心”。在加强引进的同时,医院构建多层次内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职业环境,推进职称与激励制度改革,提高固定薪酬比例,有效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

雄厚人才基础成为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2020至2024年间,医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44项、国家重大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2351篇。医院完成实验楼扩建4286平方米,建成生物样本库、SPF级动物中心等平台,引进全光谱流式细胞仪等高端设备,大幅提升科研支撑能力。

智慧服务与区域辐射并进

国际交流深化合作  

在智慧医疗方面,医院整合多渠道预约平台,实现信息实时推送,提供智能导诊、陪护预约、移动支付等一站式服务。公众号支持用药提醒与复诊随访,“延续服务”小程序实现居家护理与远程复诊。互联网医院平台特创检验检查结果线上咨询,AI大模型预问诊使预约诊疗率达93.2%,平均候诊时间缩至6.8分钟。病区自助结算服务让近40%患者在病房完成出院手续。

区域辐射能力显著增强,五年间,医院市外患者比例从7.69%提升至10.63%。医院组建5个医联体和5个专科联盟,与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协作。呼吸与老年医学医防融合项目覆盖深圳10区及深汕合作区,2024年实现深汕远程查房设备全覆盖,为4家卫生院配备远程查房车、肺功能仪等设备。

在国际合作方面,医院与德、英、美、法等国知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Best of SABCS SHENZHEN”已成为品牌会议。近五年选派20余名骨干赴海外研修,引进杰出人才50余名,聘请9位国际客座教授。近六年获批国际合作项目44项。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胡立夫团队在肺癌早筛领域实现突破,2024年完成单项转化300万元。与伦敦国王学院合建联合医学院,2024年起招收生物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持续推进国际化医学教育。

深圳市人民医院以扎实的医疗服务与技术能力为根基,通过学科、人才、科研、区域协作与国际合作的多轮驱动,不仅实现了自身从“深圳最大”到“全国百强”的历史性跨越,也为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为建设健康中国持续贡献深圳力量。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 韩成良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