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提“智”向“新” 攀登产业新高度
- 来源:南方日报
- 时间:2025-08-26 10:19
罗湖家园网讯: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5周年。罗湖,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再度引人注目——无人机配送咖啡、无人驾驶巴士穿梭口岸、直升机观光梧桐山,这些新技术、新场景共同构成“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落地的生动实践。
场景革命
低空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推进
低空经济正成为罗湖鲜明的新标识。8月10日,市民纪小姐在翠湖文体公园收到第一杯由无人机配送的咖啡,背后是一条5—8公里半径、可一对多配送的国资运营航线。近年来,罗湖低空经济蓄势而起,累计开通34条文旅观光、2条空中交通、5条物流航线,建成低空基础设施110个。
为贯彻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罗湖推出“一街道一场景”低空经济方案,实现全区10个街道无人机机场全覆盖。以“大梧桐低空花游”为例,该航线在今年3月短短四天内载客801人次、起降215架次,即便在无补贴情况下仍保持盈利,显示出低空文旅已从试点探索发展为常态化运营。
低空经济让“天空”成为新赛道,颠覆性技术则在“实验室”里孕育未来。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赛道落户罗湖,深圳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璞跃中国等平台相继落地。江原创芯南方研发中心成功设计国内首款12纳米AI大模型计算芯片;蓝箭航天、魔方卫星等企业将商业火箭技术延伸至卫星产业链。
让“场景”变“前景”,罗湖科创全区域、全领域、全流程“焕新”:推出“苗圃计划”及“AI十条”政策,提供最高500万元场景采购补贴、1000万元算力券和100万元数据产品交易奖励。计划到2026年底,全区将遴选不少于50个标杆场景、开放超500个场景机会,并服务不少于1000家新技术和新产品企业。
双向奔赴
营商环境与民生幸福同频共振
罗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多项审批效率刷新纪录。清水河红岗国际创新广场实现“拿地即开工”,全流程仅用6天;全区30栋主题楼宇推行“一楼一策”,为企业提供租金减免、算力支持和场景开放等综合服务。数字政府上线“费改保”及数字人民币公共事业应用场景,实现政策“免申即享”。人才引进方面,“菁英计划”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最长一年免费住房和共享办公空间。
为进一步拓展科技创新空间载体,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2+2”新兴产业布局,罗湖正加快推进B1地块、玉龙片区和清水河数字新城等重点区域建设,持续释放百万平方米级优质产业空间。其中,位于清水河数字新城核心地带的罗湖新质科技大厦今年2月开工建设,将成为集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
产业升级最终要落到人的感受。罗湖把“百千万工程”当作城市更新“针灸”——不拆不迁,微改造、精提升,让老街区长出“数字神经”。东门—湖贝老旧商圈入选首批省级示范项目后,骑楼外立面修旧如旧,AR导航、AI客服、数字人民币支付悄悄嵌入街角。
民生幸福则通过一条条可感可触的“微创新”兑现。罗湖口岸旁的“港式口岸综合医院”正式运营,香港长者医疗券、港澳药械通、跨境远程门诊陆续落地;罗湖人民医院与香港“医健通”系统数据互通,今年1—7月,该医院每月平均接待约4500名香港患者,遍布口腔科、骨科、中医科等多个科室。
口岸功能也在同步升级:文锦渡口岸成为深圳首个离境退税陆路口岸,万象城、金光华等商场试点“一单一包”便利化通关,东门步行街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条离境退税特色街区……上半年罗湖离境退税额、商店数量、“即买即退”商店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面向未来,“人工智能+服务业”正成为罗湖区都市型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路径。服务业占全区GDP94%,金融、商贸、黄金珠宝、文旅等优势产业为AI技术提供丰富应用场景。金融风控、智能投顾、黄金珠宝区块链溯源、旅游低空业态等创新不断涌现,持续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
45年前,罗湖以土地拍卖“第一槌”彰显改革勇气;45年后,无人机螺旋桨的嗡鸣声再次划破天际。从低空经济到空天动力,从跨境金融到数字治理,一连串“首创”“首发”“首单”诠释着先锋精神的时代表达,书写了中心城区向“新”而行、提“智”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链接
罗湖推出无人“配送侠”
近日,深圳罗湖的街头悄然出现一支科技感十足的“打工车队”——一辆辆造型流畅的L4级无人物流车,正自如地穿梭于晨曦之中。它们来自京东物流、白犀牛智达等行业头部企业。首批开通5条智慧物流线路,覆盖东晓、东湖、清水河、笋岗、莲塘等街道。
该批无人车具备高度自动驾驶能力:可识别红绿灯、自动刹停,主动避让行人及障碍物,即便雨雾天气仍能稳定运行。京东物流“独狼”车型载重1吨、续航160公里,支持换电持续作业;白犀牛R5货仓达5.5立方米,可容纳600件包裹,充电便捷、支持远程调度。
为减少交通压力,无人车运营时间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6:00—7:00、9:00—17:30、19:30—23:00),避开早晚高峰。交管部门呼吁市民正常通行,无人车将主动礼让。
目前第二批6条线路已进入审批阶段,将延伸至桂园、南湖等片区。新石器X3车型也已申请加入,其配备激光雷达与多摄像头,载重500公斤,将进一步增强区域运力。
这是罗湖区以场景“小切口”做出科技创新“大空间”的一抹剪影。今年,《罗湖区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行动方案》和《罗湖区加快推动场景创新行动方案(2025—2026年)》正式发布。3月,罗湖智算中心、罗湖教育医疗数据语料中心、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场景、无人小巴、PM2.5空气质量卫星遥感模型预报及超标预警场景、罗湖“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重点项目正式发布,未来将一一亮相。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郭悦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