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快报 罗湖要闻

让每一间教室都成为新质教育生态的“生长点”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时间:2025-07-31 09:27

罗湖家园网讯:日前,罗湖区教育局召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工作部署会。会议深入贯彻国家、省、市课程改革政策要求,结合罗湖教育“14104”战略,部署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重点任务,推动贯通育人课程落地见效。区教育局领导、区教科院负责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书记、校长及教务主任等参会,凝聚改革共识,明确实践路径。

39、46、2000、10亿……一组数据说明先行优势

会上,区教科院李春娥院长首先部署罗湖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工作。她结合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2024年《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办法》及2025年《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方案》等三级政策,明确提出“底线之上求创新”的实施原则。

她特别提到罗湖在数智赋能方面的先行优势:全区已研发39个AI教育应用,覆盖46所学校的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累计生成近2000节优质课例,数据交互超10亿次,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

跨学科项目、科创融合……要求学校实践充分立足校情

作为课程改革试点校,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和滨河实验学校(初中)分别分享实践经验,展现不同学段的创新路径。

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以“生活场景跨学科项目”为抓手,将劳动、科学、语文等学科融入“每周半天计划”,通过“校园垃圾分类”“传统节日探究”等主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知识与实践的贯通。学校构建的“梦想课程体系”,已形成“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的三维结构,成为罗湖区小学课程统整的典型样本。

滨河实验学校则聚焦初中阶段“科学教育与AI融合”,以生物、美术、劳动学科为核心,设计16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借助罗湖教育智能体拆解课标、生成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两所学校的实践印证了“课程改革有范式、无定式”:无论是小学的“生活链接”还是初中的“科创融合”,都需立足校情,在政策框架内找到特色路径。

课程改革是撬动学校整体发展的“支点”

区教育局马爱华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看书记校长能否“把方向、抓统筹、强执行”。她提出,课程改革是撬动学校整体发展的“支点”:既要通过数智赋能激活教师创新活力,又要通过贯通课程体系让学生实现“从知识积累到素养提升”的成长,最终形成“课程有特色、教师有活力、学生有成长”的良性生态。

此次部署会既是政策落地的“动员会”,更是改革攻坚的“誓师会”,罗湖区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深化“14104”战略,让每一间教室都成为新质教育生态的“生长点”,为罗湖建设“深圳教育高地、全国教育先锋城区”筑牢根基。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 谢粤蕾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