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空间“活”起来 就业创业“火”起来
想创业却愁没场地?缺资源?没方向?在罗湖,这些问题有了“家门口”的解决方案。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打造“党群创享站”,盘活空间设置实训、直播等功能区,链接企业、高校等资源,还提供从培训到孵化的全链条指导,让宝妈、珠宝创业者等群体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起步。
肖正芳 东湖街道大望社区“妈扶帮”成员
直播间的粉丝朋友们,上午好,主播现在说的是我们一个小学生特版的衣服啊……
在大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直播间里,肖正芳正熟练地展示着校服样品。这位曾经面对镜头就紧张无措的全职妈妈,已经成长为拥有稳定粉丝群的带货主播,而这一切,都要从她去年加入“妈扶帮”开始说起。
肖正芳 罗湖区东湖街道大望社区“妈扶帮”成员
第一次上播就是紧张,然后又害怕,不敢面对镜头。我们当时有个培训,他们会告诉我们哪里不合适,哪里讲得不好,会反复的去播,我们就慢慢成长了,也有自信一点了。
肖正芳提到“培训+实操”模式,正是东湖街道大望社区为“妈扶帮”项目设计的定制化服务。社区依托党群空间打造弹性工作区,不仅配备专业直播设备,还链接了20余家企业资源,搭建起“社区需求—企业服务”的精准对接平台。目前,这里已经创造了60余个就业岗位,开辟出直播、研学、手工、讲师团等多种就业路径,项目综合营业额近 8 万元。
庾燕梅罗湖区东湖街道大望社区“妈扶帮”成员
在她们的带动下,我从一无所知到现在勇敢的站在台上,去把一件物品完整的讲解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进步。
高桂秀 罗湖区东湖街道大望社区党委书记
我们在党群服务中心三楼和五楼,为创业者提供了11个创客工位,下一步,我们引入社会化运营,建立社区商家联盟,扶持成长,所获收益纳入社区公益基金,来弥补社区基层治理民生短板。
不仅是宝妈群体,水贝社区的创业者们也在党群服务中心找到了发展机遇。手工编绳从业者翁晓菲参加“水贝夜校”技能培训后,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党群中心设置的“作品展示区”也成为她对接客户的窗口。如今,她的工作室不仅实现月销售额破万元,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数十个就业岗位。
翁晓菲 非遗编绳创业者
社区、夜校给我们提供最大的一个支持就是所有的设备不需要我们来(采购),减少了很大一个成本,因为在水贝不管是租金还是柜台上的(费用)都不便宜。我们在这里就可以专心把我们学到的东西,专心去设计、开发一些产品出来。
据了解,社区通过升级党群服务中心空间,划设“实训实操”“作品展示”“共享办公”三大功能区,同时融合党群服务与创业服务,搭建“培训—孵化—就业—保障”闭环服务体系,更通过鼓励创业者反哺阵地运营,形成“阵地赋能创业、创业回馈社区”的良性循环。
朱梅英 罗湖区翠竹街道水贝社区党委副书记
我们的优秀学员,她参加了培训之后,可以返聘回来,作为我们(夜校)的讲师。(此外,)一些作品放在“寄售区”售卖之后,所得利润的30%会注入到社区的慈善基金库里。我们“水贝夜校”也将课程抵用券,作为志愿者积分兑换的物品,以她自己的服务来换取上课的服务。
截至目前,罗湖区已建成24个“党群创享站”,共盘活544平方米服务空间,提供61个办公卡位,提供就业岗位两千余个。从灶台到直播间,从设计台到展销区,这些党群服务中心正以“就业驿站”的新角色,为居民编织起触手可及的创业就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