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区里多了一台智能回收箱
- 来源:深圳晚报
- 时间:2025-07-15 09:15
罗湖家园网讯:近日,在罗湖区莲塘街道长岭社区文化广场,蓝色的“深i回收”智能箱前围满了人。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正手把手教陈奶奶操作:“阿姨,选‘衣物回收’,把袋子放进去就可以啦,小程序能查周边所有回收点,连开门时间都清楚,以后卖旧物不用再绕远路。”
这台“科技感十足”的回收箱,是莲塘街道探索垃圾分类的“新玩法”——通过“深i回收”小程序,居民一键定位最近回收点,导航直达;旧物投入后,屏幕实时显示重量和收益,全程无需人工,比找废品站方便得多。
旧物里的“爱心传递”
“这裙子是去年女儿生日买的,穿了两次就小了,塞衣柜占地方。”王姐一边把小裙子放进回收箱,一边跟旁边人唠:“听说会消毒送给有需要的家庭,比扔了强!”旁边大叔举着本少儿绘本:“孙子上初中了,这些书还新着,给别的孩子看,也算发挥余热。”
现场最忙的是志愿者,见张阿姨拎着沉重的纸箱,赶紧跑过去帮忙:“阿姨,我帮你搬!”张阿姨笑着说:“孙子的课本堆了一柜子,以前想捐都不知道往哪儿送,现在既能换点钱,又能帮到人,多好!”
从“怕麻烦”到“主动来”
“以前旧物堆阳台,扔了可惜留着占地方,现在下楼就能卖,还能帮到人!”刚卖完旧鞋子的李阿姨看着微信里的钱到账,笑得合不拢嘴:“这双小鞋子是孙子出生时买的,没穿就小了,卖了既能换零花钱,又能让别的孩子穿上,划算!”
莲塘街道负责人站在一旁,看着热热闹闹的场景说:“以前靠人工督导,有的居民觉得麻烦,现在用智能设备,让大家觉得‘方便又有好处’,自然愿意参与。接下来我们要把回收箱放进更多小区、学校,让大家出门就能找到,慢慢养成环保习惯。”
垃圾分类从“任务”变成“习惯”
活动结束时,回收箱里装满了旧衣物、书籍、玩具,志愿者们正分类打包,准备送公益机构。李阿姨看着箱子感慨:“以前觉得垃圾分类是麻烦事,现在才知道旧物能变爱心,以后要经常来!”
从“人工督导”到“智能管理”,从“怕麻烦”到“主动参与”,莲塘街道的“有偿回收”模式,用科技给垃圾分类加了把劲儿——让居民觉得“方便、划算、有意义”,自然愿意拿出旧物,减少浪费又传递爱心。未来,随着更多智能回收箱走进社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居民加入,让“变废为宝”成社区新风尚,让垃圾分类从“任务”变成“习惯”。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王雅萍 通讯员 陈兵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