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进深圳多个在建重点工程现场——科技新 匠心浓 进度快
-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时间:2025-07-10 10:07
罗湖家园网讯:机械轰鸣,吊臂起降,工人奋战一线,工程车辆穿梭……近日,记者先后走进深圳多个在建重点工程现场,见证广大建设者们“大干快上”,奋力推进抢抓工期,用劳动和实干勾勒出一幅幅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工地建出科技味
在“创新之城”深圳,新科技在建筑领域的运用已是不胜枚举。近日,我市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随着“通泽号”泥水气平衡盾构机顺利始发,这项民生工程正式转入地下隧洞施工攻坚阶段。
该工程横跨龙岗、罗湖两区,是深圳水库饮用水水源水质的重要保障工程,也是缓解沙湾河流域内涝的民生工程。在截排工程中,隧洞段的施工尤为关键。对此,该项目创新采用了泥水平衡盾构工法,“通泽号”泥水气平衡盾构机则是该工法的核心设备。
“盾构机上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包括复合式带压刀盘、螺旋机与泥水直排双通道出渣系统及内置的颚式破碎机等,这使盾构机在软土、破碎带以及强风化至微风化硬岩地层均可稳定作业。”项目主任郑磊介绍,该项目还将引入深圳首台下沉式竖井掘进设备,可通过精准控制沉降和液压驱动有效应对复杂岩层和环境条件,提升施工精度。
日前,位于南山区大学城片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也迎来重要进展,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正式进入装饰装修、机电安装施工阶段。
由于该项目紧邻深圳地铁7号线及在建的27号线,地质结构复杂,日常列车运行产生的震动、地质活动等因素对重点实验室设备运行所需的“绝对平稳”环境构成了极大挑战。对此,该项目运用创新工艺,筑起了科研“承重墙”。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墙体高度达27.05米,突破了现有世界前列的反力墙实验系统记录(25.5米),其加载孔单孔拉拔最大承载力达130吨,加载孔间距误差控制在±2毫米,“结构精度与抗震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医疗项目加速推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成功浇筑,位于南山区大学城片区的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校本部)项目近日迎来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将正式进入机电安装、装饰装修阶段。该项目包含西楼、东楼、感染楼及相关医疗专项工程等建设内容,规划床位800张,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深圳市诊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资源供给,助力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在设计上,该项目别具匠心,以“山水动脉”的设计理念充分融入地域和大学的文化特点。主体建筑具有优雅的弧形造型和舒展的姿态,并通过绿色基台扩大城市景观面,为患者提供康复及交流的绝佳场所,还规划建设了南科大健康长廊,以实现医疗与科研教学空间精巧连接。
不远处的深圳大学总医院二期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土石方及桩基施工中。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该项目紧邻深圳地铁7号线深大丽湖站地下主体结构,因此与7号线采用了一体化设计理念,将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医院与轨道车站无缝接轨,开创医院与深圳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径。
“项目利用BIM模型呈现出各类交通流线情况。地铁人流可通过深大丽湖站A口、C口到达医院地面层,再根据需求快速到达一期和二期各功能区。地铁站厅建设预留B出口,使医院二期地下负二层通过连接通道与地铁站厅无缝衔接,让地铁人流以最短路径到达医院。”市建筑工务署项目负责人表示。
基建提速惠民生
在清平高速公路北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钢铁巨臂舞动,架桥机精准托起箱梁,稳稳落在桥墩之上,这条全长20.43公里的南北交通动脉,历经两期建设,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殷切期盼,未来全线贯通后将极大提升区域交通效率,有效改善沿线民众交通出行环境,对促进深莞惠区域联动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分拆的四个项目正协同推进,箱梁架设及桥面系施工等关键工程稳步推进中。”生产经理郑生机表示,面对复杂施工环境,建设者们日夜奋战,用智慧与汗水攻克技术难关,随着架桥机持续作业,清平高速的“脊梁”正逐步成型。“每一片箱梁的精准架设,都是通向通车目标的坚实一步”。
机器轰鸣、焊花飞溅,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市政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作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核心载体,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承载着打造“全球标杆城区”的战略使命,建设者们来回奔忙,深感重任在肩。
“项目建成后将为片区未来高效运转提供关键基础设施保障,对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市政项目负责人畅东东介绍,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基坑土方开挖工程正加速推进。
在河套片区,由中建二局华南公司承建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东翼-1项目将于7月底迎来住宅楼封顶。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3栋塔楼,其中一单元为56层办公塔楼,二、三单元为两栋55层住宅塔楼。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东翼-1项目经理胡亮介绍,“作为合作区东翼重点推动建设的首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高端商业、商务办公、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为一体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综合体,将建设国际科技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国际人才引进一站式服务,为经备案的境外人士在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停居留及工作提供便利。”
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 张程 编辑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