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青影计划”分享交流会收官
- 来源:深圳晚报
- 时间:2025-07-07 09:15
罗湖家园网讯:7月5日,由深圳市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罗湖区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罗湖区舞蹈家协会、深圳ADC艺展中心承办,罗湖区笋岗街道办事处协办的2025“青影计划”分享交流会(第二场)结束。之前的6月28日举办了首场分享交流会。
活动邀请到行业资深专家与青年影视从业者深度对话,为罗湖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两场活动聚焦多元创作维度,搭建跨界交流平台
6月28日的首场活动中,邀请到了中影制片厂创作部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范琳琳,曾参与策划开发了《狼图腾》《流浪地球》系列、《志愿军》三部曲,多部影片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等重要奖项。
活动现场,范琳琳以“当下中国电影创作如何应对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为主题,分享当下电影创作如何融合现行审美趋势,以《流浪地球》系列、《志愿军》三部曲等知名影片为例,从前期策划、剧本打磨、资源整合到后期制作的全流程拆解,揭示商业类型片的工业化创作逻辑,并特别提及深圳罗湖的城市特质:“罗湖作为深圳中心城区,既有‘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基因,也有罗湖桥等承载城市记忆的空间符号,这些都可能成为电影叙事的独特支点。”
在互动环节,听众围绕“女性题材的创作”“如何制作出爆款”“如何品鉴优秀作品”等热门话题与授课嘉宾展开深度探讨,范琳琳结合自身作品,深入解读创作背后的思路与考量,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诸多具有创新性与实操性的创作思路。
7月5日的第二场活动则跨界邀请到中国现代舞艺术家、儒禾舞蹈剧场创始人范敏,他曾获罗马国际舞蹈大赛舞蹈影像特殊奖等多项大奖,并受中国舞蹈家协会邀请担任粤港澳大湾区环境舞蹈展编导。
现场以“影像舞蹈创作与思考”为主题展开分享,范敏提及他对舞蹈影像的认知:“是镜头和舞蹈在跳双人舞”,强调二者彼此融合创新的关系。
结合原创作品《剩余价值》的经验,他进一步提出“影视镜头可借鉴舞蹈的空间叙事逻辑”,并以多部影像舞蹈作品为引,深度解析如何用身体语言构建情感张力。从舞蹈编排的精妙构思,到拍摄剪辑的匠心独运,他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分享内容丰富详实。
在互动环节,他与听众热情交流,深入探讨环境因素给创作带来的挑战,同时着重强调基本功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当舞蹈的韵律与影视镜头语言激烈碰撞,范敏的分享为影视创作者开辟了全新的视觉叙事视角。
多行业力量协同联动,构建影视人才新生态
两场活动现场均汇聚了行业多方力量,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与资深从业者交流的平台。“青影计划”不仅是技能培训的平台,更是罗湖影视产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影视与舞蹈跨界融合趋势显著,影像舞蹈作为新兴艺术形式在国内外影节影展中备受关注,这是影视创作的全新机遇,也是影视创作破局创新的一种尝试。
“青影计划” 紧扣行业前沿动态,鼓励青年创作者尝试影视与舞蹈的跨界表达,也逐步推动罗湖影视产业朝着多元化、精品化方向蓬勃发展。
深耕城市文化内核,赋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罗湖作为深圳影视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目前已集聚了100多家上下游影视相关企业,随着2021年广东省电影创作培训基地正式落户罗湖和罗湖区“影视十条”的推出,也更有力的助推了影视产业的发展。
罗湖依托“青影计划”持续挖掘城市文化IP:既有东门商贸文化、渔民村改革记忆、罗湖桥等历史文脉,也有水贝黄金珠宝集聚区、笋岗ADC艺展中心等现代文化空间,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同时继续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创作者,通过 “培训 + 实践 + 孵化”的模式,推动优秀作品落地。
此次“青影计划”分享交流会的举办,不仅展现了罗湖在影视人才培养方面的落地举措,更凸显了城市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 易芬 实习生 刘梓涵 编辑 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