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个AI场景 赋能罗湖教育
当课堂遇上人工智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日前,罗湖召开“教育+AI“主题发布,二十余家科技企业带着前沿产品亮相,政企学界共绘智慧教育新蓝图。
走进发布会展厅,仿佛踏入未来教育的“科技馆”, 智能钢琴搭载自动演奏引导系统,让音乐“小白”也能弹出完整旋律;智慧操场通过体感互动屏幕,将体育课堂变身为趣味运动闯关游戏;AI 课堂助手实时捕捉师生互动细节,生成课后复盘报告…… 从智能校餐管理系统到虚拟化学实验室,从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到 AI 编程启蒙工坊,20 余项黑科技如同散落的“智慧拼图”,精准覆盖“教、学、管、评”全场景,让人目不暇接。
王勇 国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我们会通过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记录每个孩子在上学过程中的个性化变化,相当于老师有多个助手帮他去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后面大规模的因材施教奠定一个技术基础。
尹利 安徽一视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销售经理
我们这套设备叫“体育角”,就是针对学生课后十分钟,或者课后十五分钟,让学生运动起来。我们会做一些趣味性、游戏互动的一些项目。
高明 北京健力源集团副总、平安云厨科技集团董事长
我们通过人工智能营养师去分析孩子们应该吃什么,喜欢吃什么,通过分析的结果去指导餐企怎么备好餐、做好饭,以营养健康的方式让每个孩子吃好。积累一段时间之后,形成第二成绩单,学期末的时候发给家长。
这场科技与教育的“双向奔赴”,不仅是技术的秀场,更是战略的启航。活动现场,罗湖与11家高校、企业、协会签署战略协议,粤海城T2、云启大厦也被授牌为“智慧教育生态孵化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罗湖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也重磅发布,细分出四大主要行动和六大重点项目。未来三年,罗湖将重点推进200个数智化应用场景落地,实现100%专任教师完成素养提升,预计培育300 名人工智能骨干教师和1000个人机共育优秀案例。
黄伟龙 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
(按照罗湖区)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目标,我们想对整个教育做一些结构化的重构。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发展的这种阶段,会有更加丰富的手段,我们在努力地探索(怎么)突破行政班的限制,真正做到时时处处可以学。
从 2023 年 AI 课程全面铺开,到 2024 年全国首个“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落地应用,再到如今“新质教室”开始试点, 罗湖教育正在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让知识教授基于数据精准供给,让能力培养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个性生长。
黄伟龙 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
(通过科技)让学生的天赋方面得到更好地支持,让他更好地成长,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罗湖正绘制一幅“技术赋能而不替代、数据驱动而不冰冷”的教育新图景。当“时时处处可学”成为现实,当每个学生的天赋都被看见,罗湖为学子们铺就了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成长之路。